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股市弄潮:退役军人的京城岁月 > 第202章 年11月9日周日,网格间距的设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年11月9日周日,网格间距的设定

北京终于放晴。金色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书房,在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连空气中的潮湿气息都被驱散了大半。

李大山坐在书桌前,指尖滑动着手机里的交易记录,身边的杨小凤见他眉头微蹙,便轻声问:“哥,今天又要聊读者的哪个毛病呀?”

“第四个,也是最影响风控的一个——网格间距杂乱无章。”李大山抬起头,把手机递给小凤,“你看看这位读者的操作,6.51元买了1万股,没过几天6.37元就补仓2万股,股价才跌0.14元就急着加仓,也太操之过急了。”

小凤接过手机,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买入记录:2025年8月7日6.51元买1万股,8月29日连着三笔买入,6.38元、6.37元、6.34元各买2万股,9月1日6.16元买3万股,9月29日5.97元买4万股。她越看越困惑:“跌这么一点就补仓,后来怎么还涨一点也买呀?这成本不都堆在一起了吗?”

“可不是嘛。”李大山拿回手机,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要是特别看好一只票,跌一点补仓还能理解,但她倒好,股价稍微动一动就加仓,最后买入价全集中在6元上下。这样一来,风险根本没法算,操作也被动得很。”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思绪回到了自己刚做网格交易时的样子。“我早年也犯过这毛病,觉得跌了就该补,越跌越买,结果间距没把控好,补着补着就重仓了。

后来股价再跌,心里发慌,差点就割肉离场,最后虽没亏,但也没赚到钱。”

转回书桌前,李大山打开电脑,调出一个Excel表格:“你看,做网格交易,间距必须提前定死。

比如一只票极限下跌空间3元,从6.5元开始买,每跌0.3元补1万股,跌到3元正好补11次,总共买11万股。”他指着表格里的计算过程,“资金成本大概是(6.5+3)÷2x=52.25万元,事先算好能承受的风险,后续股价再跌也不会慌。”

“可那位读者没算这些吧?”小凤凑过来看表格。

“完全没算。”李大山摇摇头,“她买着买着就投了90多万,仓位堆得太满,股价一跌就心慌,心慌就容易乱操作——要么割肉止损,要么保本就跑,根本拿不到真正的盈利。而且成本全集中在一个区间,后续操作特别被动。”

他举了个例子:“要是这只票跌到5元后开始震荡,在4.5元到5.5元之间来回晃,她手里的仓位全是6元以上买的,没有获利筹码,想高抛低吸赚差价都没机会。但如果按固定间距补仓,5元以下肯定有仓位,震荡的时候就能低买高卖,慢慢摊薄成本、锁定利润。”

“那该怎么设置合理的间距呢?”小凤好奇地问。

“间距得根据股票的波动幅度来定,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李大山打开广东读者地素石尚的交易记录,“你看她之前的操作,12.59元买了700股,还设了12.40元买入300股的条件单,间距才0.19元,太近了。”

他调出读者原来的条件单记录,接着说:“我让她把买入价改成12.10元,卖出价设为13.10元,这样间距拉到0.49元,就合理多了。

12.59元买过之后,得等跌到12.10元再补仓,既不会频繁触发交易,又能有效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小凤点点头:“这样一来,就算股价小幅波动,也不会随便加仓,成本也不会堆在一块了。”

“对,固定间距是网格交易的核心。”李大山的语气格外笃定,“就像在部队布阵,战壕之间得留够合理距离,才能互相支援、防控风险。

要是战壕堆在一起,敌人一发炮弹过来就全完了。炒股也一样,间距太窄,成本集中,一点风浪就扛不住;间距合理,仓位分散在不同价位,才能进退有据。”

他想起自己现在的操作,比如英特科机设了19元补仓,和19.67元的买入价间距0.67元,常润顾份17.50元的买入价,也是根据其历史波动幅度算出来的合理间距。

“我现在每只票的网格间距都提前算好,大盘股波动小,间距就设0.3-0.5元;小盘股波动大,间距就设0.8-1元,永远不临时改。这样不管股价怎么动,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阳光渐渐移到书桌中央,照亮了上面的交易笔记本。李大山翻开本子,上面记着不同板块股票的合理间距范围:“你看,这些都是我总结的经验。

比如消费股波动稳,间距可以窄一点;科技股波动大,间距就得宽一点,得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小凤拿起笔记本翻了翻,上面的字迹工整,标注得清清楚楚:“哥,你把这些告诉那两位读者了吗?她们能改过来吗?”

“已经把修改后的条件单模板发她们了。”李大山笑了笑,“那位广东读者悟性高,已经把地素石尚的条件单改了,还跟我说现在心里有数多了,不用再盯着股价小幅波动慌神。等她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体会到固定间距的好处了。”

他合上笔记本,伸了个懒腰:“其实炒股的道理说来说去都很简单,就是守纪律、讲方法。不频繁看盘、不追高、数量统一、间距固定,这四条做好了,就能跑赢九成股民。”

小凤走到他身边,轻轻捶了捶他的肩膀:“哥,你这些心得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她们能跟着你学,真是太幸运了。”

李大山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我也是踩过坑才明白这些道理,能让她们少走点弯路,也挺好。等她们把这四个毛病都改过来,盈利自然就稳了。咱们也一样,按规矩操作,日子才能越来越踏实。”

两人走到阳台上,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远处的天际线清晰明朗,像李大山的交易计划一样有条有理。李大山知道,股市的浪潮永远起伏不定,但只要守住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用军人的严谨和耐心布局,就能稳稳地站在浪潮之上。

而身边的小凤,就像这秋日的阳光,总能在他分享心得时静静倾听,在他复盘时默默陪伴,成为他在股市之外最温暖的港湾。那些关于交易的规矩和心得,不仅是赚钱的技巧,更是他稳定盈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