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前有个协谷镇 > 第486章 耍赖没有任何代价,傻子才主动发工资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6章 耍赖没有任何代价,傻子才主动发工资呢!

如果这样的企业只有一个两个也就罢了,在这时代,这样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这会,甭管是劳动仲裁还是法院,对拖欠工资的企业没啥有效的惩戒措施,反正人家企业主耍赖没有任何代价,傻子才主动发工资呢!

曾亲眼见过被逼无奈,下班之后出门要饭的劳务工,这也是劳务市场上,为什么必须要现结工资的原因。

“什么厂子,这么长时间不发工资,这不是胡闹嘛!”

郑为民没想到身边竟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类似的新闻。

“镇东边那个螺栓厂”

协谷镇东边有一个制造螺栓的小厂子,就在郑红英绣花厂的西邻。

“它效益不是挺好吗?”

郑为民记得那个小工厂很红火,他每次去郑红英那蹭饭,总能看到那个厂里出货。

“效益归效益,他不发钱,你也没办法!”

陈孝文曾经代表村里去找那个厂老板交涉过,不过他一个南部山区村里的书记,到了镇上也没多少面子可言,被人家一顿搪塞就送了出来。

“我回去……跟牛镇长说一声吧!”

郑为民觉得这事还是找老牛比较合适,协谷镇由不同领导分管工业和劳动保障,工资虽然这块归劳动保障管,但是那些企业主才懒得搭理他们,他们有啥事也是求管工业的领导。

这导致了工人工资这块,能管的说不上话,能说得上话的不管这茬……

第二天一大早,郑为民就找到了老牛,跟他说了此事。

“我这边只管生产,工资这事不归我负责。”

老牛一听这事就头疼,倒不是他不想帮忙,最近不想发工资的企业主,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作为分管工业的副镇长,插手其他领导分管的业务,多少有些捞过界之嫌

“别的咱不管,这家的孩子整天在路灯下写作业,牛书记还想着晚上请上面领导来看亮点工作呢,这要是让上面领导看到了,那还不出大事!”

郑为民琢磨了半宿,已经想好了一套合理的说辞,牛家庄作为协谷镇西南方向的必经之路,甭管哪级领导过来检查,根本绕不开。

“我跟他说一声吧,先给他开几个月的应应急。”

老牛也不想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惹牛进明不快。这会镇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平安灯建设,牛进明正等着出成绩呢,甭管谁敢在这会给他找点闹心事,他绝对饶不了他!

在老牛的干预下,那个孩子的父亲,很快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那个孩子也不用继续在路灯下写作业了。

这事不知道被谁传出去了,那些被拖欠工资的听说镇上能帮忙讨要工资,立刻就挤爆了镇上的劳保所。

劳保所所长和分管劳动保障的副镇长,还没明白出了什么事,就被上访的农民工给堵了个正着……

对此,郑为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好运,丝毫没有始作俑者的愧疚。

劳保所为要工资的信访人给堵了,郑为民这边也不利索,这天又有个七十岁上下的老爷子推开了他的办公室。

“你是郑主任吧?”

“你有什么事吗?”

郑为民一听是点名找自己的,头也不抬的继续忙着手上的工作。

接待了那么多信访群众,他早就总结出规律来了,这进门先问名字的,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大多不是基层能够解决的。

“我们村装路灯,人家家门口都有,就我们家没有,我来问问,是你管吗?”

这老爷子也是因为路灯来的,不过跟前山村那个还不一样,这老爷子口气比较硬,似乎是有莫大的冤屈。

“路灯可不是每家门口必须装的,一般都是按照三十米的间距,门口碰不上也很正常。”

虽然是无用功,但郑为民还是给他讲解镇上的政策。

“我们家门口可不是三十米,三百米都有!”

老爷子显然不听郑为民的解释,直接嚷了起来。

“三百米?你是哪个村的?”

郑为民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来,一些上访人在反映问题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夸大其词,不过他们说的起码还有些事实根据,就像前山村那个将二十米夸张到一百米,但是像这老爷子夸张到三百米的,就多少有些不正常了。

“我是南高村的。”

“哦,你叫什么名字?”

一听是南高村,郑为民在心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南高村作为南部山区最大的村,一直是南边这些山民的荣耀,不过杂姓多,情况复杂,是协谷镇有名的难管村之一。

郑为民有时候都想劝南高村赶紧改名,“南高”与协谷镇这边的方言“难搞”近似,所以南高村素有难搞村的雅号。

“我、我叫鲍怀水。”

鲍怀水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神色有些闪躲。

“哦,我知道了,等我忙完这几个信访件,就去你们村里看看。”

听到鲍怀水这个名字,郑为民心里就有数了,当年刚开始落实低保政策的时候,这一家可没少给他找麻烦。

作为潍坊大医院的主任医师和学校里的高级教师,就为了让鲍怀水“高兴高兴”,“大孝女”和“大孝子”一直没放弃给鲍怀水争取低保,举报信甚至都写到了省部级,这会没事还在打电话投诉省厅救助处。

幸好,他们家的诉求实在是太过离谱,没人拿他们家当一回事,就当看猴戏了。

“你不能现在就去吗?”

鲍怀水见他要打发自己,顿时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儿女,别人理应处处以他为先。

老年人年纪大了,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脾气,像鲍怀水这样觉得别人必须让着他,什么事都是他优先的,这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罢了。

“咱干啥都得有个先来后到吧”,郑为民拿起桌上的信访件,开始挨个数落,“这是昨天的、这是前天,这是更早还没处理的,咱怎么也得按顺序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