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 第848章 不愿看懂程序的亚历山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8章 不愿看懂程序的亚历山大

随着亚历山大的沉默,实验室里陷入了一种更令人窒息的安静,只有卡里尔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声。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了沉重而略显凌乱的脚步声。

实验室门被猛地推开,满身伏特加酒气的伊万部长去而复返,脸色阴沉的他,之前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径直走到亚历山大面前,一把揪住了对方白大褂的领口,几乎将他提离地面。

“亚历山大·彼得罗夫!”伊万部长低吼着,喷出的酒气混杂着愤怒。

“你当初是怎么向我保证的?!你说过,要‘完美地’仿制出‘大黄’!可今天这台东西是怎么回事?!它除了能做些小学生级别的算术,还能干什么?!我要的是能和原版媲美,甚至超越原版的机器!不是这种半成品!”

亚历山大慢斯条理的抓着伊万部长的手指,是的,仅仅是一根。

然后,掰……

“啊……”

“部长大人,纠正您一下,小学生可不会算出高达18位数的结果……”

“至于您说的超越原版,我也确实做到了。华国同志的原版仅仅能计算14位罢了,计算式增加了4位,可不是简单的加4就能完成的!”

扒开伊万部长的手,整理了一下被弄皱的衣领,亚历山大语气平稳地继续回答:

“综上所述,伊万·彼得洛维奇同志,我答应您的事情已经做到。

我确实成功仿制出了‘大黄’的硬件本体,它的核心逻辑电路、晶体管布局,甚至内存架构,都已经在这台‘meДВeДЬ’上得以实现。”

亚历山大顿了顿,指向键盘和显示器:“我甚至更进一步,逆向工程并制造出了这些外设装备,让我们摆脱了对落后打孔纸带机的依赖。至于您所说的‘达不到要求’……请您务必分清‘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伊万部长愣住了,酒劲醒了大半,皱着眉问:“硬件和软件…… 有区别?”

亚历山大恰到好处的露出一抹技术专家固执的笑容:“当然有!区别还很大,比如我们两人,您的主攻方向是政治,而我,则是计算机硬件。准确的说,是电子管计算机……

虽然同是联盟的同志,但,人与人的区别真的很大。套用在机器上,也很合理不是吗?” 亚历山大双手一摊。

眼看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亚历山大突然话锋一转,指向一旁努力减少存在感的卡里尔:“如果您不信,可以问问卡里尔同志。他在向各加盟国销售‘大黄’时,是不是将这些外部设备,比如键盘、显示器,以及让它们能工作的‘驱动程序’,都是分开计价、单独出售的?”

伊万部长充满血丝的眼睛立刻瞪向卡里尔,怒气仿佛找到了新的宣泄口:“卡里尔!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卡里尔心里叫苦不迭,额头上瞬间冒出一层细汗。

他何止是分开卖……

他简直是“肢解”了卖!

不仅主机、键盘、显示器分开算钱,连机器配套的基本输入输出管理程序、标准数学函数库、甚至每个专用的计算应用程序他都单列一项,作为“高级技术服务包”额外收取高额费用。

特别是能实现文字编译的那种新程序,更是被他倒腾出了天价……

毕竟随时能打印的功能,用过的人都说好!

尽管华国方面提供的原装机,其磁芯存储器里早已固化了一套完整的基础监控程序和常用的工具软件,让用户开机即可使用。

但精明的卡里尔在搞明白大致原理后,硬是让人把存储这些程序的磁芯存储器模块物理上拆解下来,然后声称这是“核心软件”,需要单独购买和“授权”才能使用其全部功能……

呸!电脑城奸商提前出现了,这是属于……

在部长逼人的目光下,卡里尔只得硬着头皮,结结巴巴地解释了自己如何将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外设驱动等“分门别类”、层层加价销售的“商业模式”。

出乎意料的是,伊万部长听着听着,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反而露出了一种混合着惊讶和欣赏的表情,最后甚至拍了拍卡里尔的肩膀低声嘀咕了一句:原来这才是贩卖计算机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呃,不知道,反正我是这么干的!”

“嘶……”部长摸着下巴,上下打量着卡里尔:“软件卖一遍钱,硬件再卖一遍钱……嗯……卡里尔,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商业天才!”

但部长的思路很快回到了技术问题上,他转向亚历山大,带着一丝希望问道:

“既然卡里尔都能搞到驱动程序,你不是有从列车上提前拆下的那些大黄里完好的磁芯存储器吗?为什么不直接把里面的程序调用到我们的‘熊’里?那样不就完美了?”

“看不懂!”

“啥!”

“华国朋友存储器的程序架构、指令集,与我们已知的任何体系都截然不同。如果形容的话,应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二进制0和1,其逻辑层似乎更为复杂……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解码方式,都无法正确解析和执行其核心代码。强行调用,只会导致系统崩溃。”

“部长,别忘了,现在联盟内流行的,可是三进制!”

是的,亚历山大的“看不懂”,除了技术壁垒,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此时联盟计算机科学内部正涌动着一股“歪路”思潮。

受千顶之城国立大学部分理论派学者的强烈影响,以及出于对西方主流二进制体系的一种刻意“超越”心态,联盟高层正倾向于推动所谓的“三进制计算机”发展路线。

是的……

当世界主流计算机科学界几乎全部沿着二进制道路高歌猛进时,联盟的顶尖科研力量,在天才科学家c.П. co6oлeв的带领下,却另辟蹊径,投入巨大资源致力于开发被认为更符合逻辑、理论上更具优势的三进制计算机。

这条技术路线虽然有其理论魅力,但也导致了联盟在二进制软件的积累、编译器开发、生态系统建设上严重滞后。

面对“大黄”这种纯粹基于二进制逻辑和指令集架构的成熟系统,其软件和固件对于习惯了三进制思维模式的联盟顶尖工程师而言,不啻于一种完全陌生的“外语”,逆向工程和移植的难度超乎想象。

同时,在内部资源和学术地位争夺上,像亚历山大这样致力于逆向、学习并改进西方二进制体系的做法,实际上承受着不小的政治和学术压力。

某种程度上,即使他能“看懂”一部分,来自体系内的无形阻力也可能让他无法全力投入对二进制体系原型机的完全复制,甚至需要刻意强调其“难以理解”和“不同”,以规避风险。

又或者……

亚历山大不愿意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