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文博四人跪地谢恩,锦缎官服的衣料摩擦着冰凉的金砖地面,发出细碎的声响。起身时,赵文博目光扫过殿中站立的文武百官,只见吏部尚书王大人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晦暗不明;兵部侍郎李嵩则低头垂目,仿佛对眼前的封赏漠不关心,可紧握的袖中双手却暴露了他的不平静。赵文博心中微动,暗影阁虽灭,北漠已退,但这朝堂之上,似乎仍有看不见的暗流在涌动。

盛大的庆功宴在御花园举行,琼林玉树,灯火通明。宫女们端着玉盘穿梭其间,酒香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夜色之中。李铁柱捧着酒坛,咕嘟咕嘟灌下一大口,抹了把嘴,大声道:“赵大哥,苏姑娘,道长,咱们这一路可真是不容易!从黑风寨到暗影阁,再到北漠战场,没想到俺李铁柱这辈子还能当上将军,光宗耀祖!”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清风道长轻啜一口清茶,手中拂尘轻轻晃动,笑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我四人因宝藏相识,却最终为守护家国而战,这便是缘分。” 他目光望向天边的皓月,眼神深邃,“只是老道夜观星象,见紫微星旁仍有一缕煞气盘旋,恐怕日后还有变数。”

苏沐云身着一身淡紫色衣裙,褪去了战场的风尘,更显温婉动人。她给赵文博斟满酒杯,轻声道:“不管有什么变数,只要我们四人同心,便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她的目光落在赵文博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自边境归来后,两人之间的氛围便多了几分微妙,只是碍于身份与场合,始终未曾点破。

赵文博端起酒杯,与三人轻轻一碰,沉声道:“道长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王尚书与李侍郎向来与北漠有所勾结,此次我们击溃北漠,他们必定怀恨在心,日后定会寻机报复。”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暗影阁虽被捣毁,但难保没有漏网之鱼,他们的残余势力或许还在暗中蛰伏,伺机而动。”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禁军统领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跪地禀报道:“大将军,不好了!城西粮仓突然起火,火势蔓延极快,已经烧了大半!”

众人脸色骤变,粮仓乃是京城的命脉,如今刚经历战乱,粮草本就紧张,若是粮仓被毁,后果不堪设想。赵文博当机立断:“李铁柱,你立刻率领禁军前往粮仓救火,务必保住剩余的粮草!苏姑娘,麻烦你带领清风镖局的弟子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有人趁乱生事!道长,劳烦你随我前往粮仓,看看是否有蹊跷。”

“好!” 三人齐声应道,立刻起身赶往城西。

夜色中的粮仓火光冲天,熊熊烈火照亮了半边夜空,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让人难以靠近。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哭喊声、咳嗽声混杂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李铁柱率领禁军奋勇救火,士兵们提着水桶、扛着云梯,在火海中穿梭,不少人的衣衫被烧坏,皮肤被烫伤,却依旧不肯退缩。

苏沐云骑着骏马,手持长剑,指挥着清风镖局的弟子们疏散人群,设立警戒线。“大家不要慌,有序撤离!远离火场,注意安全!”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让慌乱的百姓渐渐平静下来,纷纷听从指挥,向安全的地方转移。

赵文博与清风道长来到粮仓附近,清风道长取出罗盘,凝神观测,片刻后沉声道:“不对劲,这火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纵火!你看那火势,呈诡异的三角形状,而且有黑色的烟气缭绕,其中夹杂着西域的引火粉气味,定是有人在暗中操控。”

赵文博眼神一凛,抬头望向粮仓顶部,只见几个黑影在火光中穿梭,动作迅捷,显然是武林高手。“果然是暗影阁的余孽!” 他冷哼一声,抽出腰间的龙吟剑,纵身一跃,便朝着黑影扑了过去。

龙吟剑出鞘的瞬间,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剑光如练,划破夜空。为首的黑影见状,冷笑一声:“赵文博,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发现了我们!暗影阁虽毁,但阁主的大仇,我们定会报!” 说罢,他挥起手中的弯刀,与赵文博战在一起。

这黑影的武功极高,弯刀挥舞得密不透风,刀风凌厉,带着刺骨的寒意。赵文博不敢大意,凝神应对,龙吟剑与弯刀碰撞,火花四溅,发出 “叮叮当当” 的声响。两人在粮仓顶部辗转腾挪,脚下的瓦片不断碎裂,掉落下去。

清风道长见状,从袖中取出几张符咒,口中念念有词,符咒瞬间燃起金色的火焰,朝着其余的黑影飞去。“妖邪之辈,休得放肆!” 符咒落地的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威力,黑影们惨叫一声,纷纷被火焰灼伤,动作迟缓了许多。

苏沐云处理好百姓的疏散工作后,也立刻赶来支援。她手持长剑,身形灵动,如一只轻盈的蝴蝶,在黑影之间穿梭,剑招精准,每一剑都直指黑影的要害。李铁柱救火心切,看到黑影在捣乱,怒火中烧,抛下手中的水桶,握紧拳头,朝着一个黑影狠狠砸去。他天生神力,这一拳下去,黑影顿时被打得口吐鲜血,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

经过一番激战,暗影阁的余孽渐渐不敌,为首的黑影见势不妙,想要趁机逃跑。赵文博岂能容他,脚尖一点,身形如箭,追了上去,龙吟剑直指他的后心。“留下吧!”

黑影脸色大变,急忙转身抵挡,却被赵文博一剑刺穿了肩膀。他惨叫一声,跪倒在地,眼中满是怨毒:“赵文博,你等着,北漠的大军还会回来的,到时候,大楚必亡!”

赵文博眉头一皱,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北漠王已经率领残军退回北漠,怎么可能再回来?”

黑影冷笑一声:“你以为北漠王真的那么容易被击退吗?他此次退兵,不过是缓兵之计。他已经联合了西域的流沙国,不久之后,两国大军便会一同攻打大楚,到时候,你们谁也挡不住!” 说完,他猛地一口咬碎了口中的毒药,七窍流血,当场身亡。

众人闻言,脸色都变得十分凝重。西域流沙国向来神秘莫测,国力强盛,若是真的与北漠联手,大楚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危险。

粮仓的大火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被扑灭,但大半的粮草已经化为灰烬。赵文博看着烧毁的粮仓,心中沉重不已。如今粮草短缺,若是北漠与流沙国真的联军来犯,大楚将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回到将军府后,赵文博立刻召集三人商议对策。“如今情况危急,粮仓被毁,粮草不足,而北漠与流沙国又即将联手来犯,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赵文博沉声道。

李铁柱急道:“赵大哥,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不如直接率领大军前往北漠,趁他们还没准备好,先下手为强!”

清风道长摇了摇头:“不可,北漠地势险要,气候恶劣,我军长途奔袭,必定会水土不服,而且流沙国的情况我们尚不了解,贸然出兵,风险太大。”

苏沐云思索片刻,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立刻派人前往西域,打探流沙国的虚实,了解他们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第二,尽快筹集粮草,安抚民心,避免因粮草短缺而引发内乱;第三,加强边境的防御,增派兵力,修筑工事,做好迎敌的准备。”

赵文博点了点头,赞同道:“苏姑娘所言甚是。李铁柱,你负责筹集粮草,安抚京城百姓,务必保证京城的稳定;苏姑娘,麻烦你派清风镖局的弟子前往西域打探消息,清风镖局的弟子遍布各地,打探消息最为方便;道长,你继续观测星象,预测敌军入侵的时间,同时协助我整顿边防,加强防御。”

“好!” 三人齐声应道,立刻起身前去执行任务。

李铁柱回到禁军大营后,立刻召集手下的将领,商议筹集粮草之事。“如今粮仓被毁,粮草短缺,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吗?”

一位将领说道:“将军,不如向京城的富商大户募捐,让他们捐出粮食和钱财,等战乱结束后,再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李铁柱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刻派人前往各大富商家中,说明情况。起初,有些富商心存疑虑,不愿捐献,但在李铁柱的劝说和朝廷的承诺下,越来越多的富商开始响应,纷纷捐出粮食和钱财。短短几日,便筹集到了足够京城百姓和军队食用半年的粮草。

苏沐云则挑选了十几名精明能干的镖局弟子,让他们乔装打扮,前往西域。这些弟子都是清风镖局的精英,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善于应变,很快便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程。

清风道长则每日在钦天监观测星象,记录天体的运行轨迹。他发现,最近几日,天狼星异常明亮,这预示着将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同时,他还根据星象的变化,推测出敌军可能会在三个月后入侵大楚。

赵文博则亲自前往边境,整顿边防。他视察了各个关隘和军营,更换了一批贪生怕死、不作为的将领,提拔了一批有勇有谋、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士。同时,他还下令修筑防御工事,在边境线上挖掘战壕,架设弩箭,准备迎敌。

在整顿边防的过程中,赵文博遇到了一位名叫林玥的女将军。林玥是边境守将的女儿,自幼习武,武功高强,而且颇有军事才能。她率领的女子军在边境屡立战功,深受士兵们的爱戴。赵文博对林玥的才能十分赏识,将她提拔为副将,协助自己打理边防事务。

林玥对赵文博也十分敬佩,两人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经常一起商议军情,探讨战术。苏沐云前来边境探望赵文博时,看到两人并肩站在城楼上,指点江山,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醋意,但她也知道,国家大事为重,不能因个人私情影响大局。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北漠与流沙国的联军果然如期而至。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兵临城下,旌旗蔽日,鼓声震天,整个边境都被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

赵文博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将大军分为三路,一路由自己率领,驻守主营,正面迎敌;一路由李铁柱率领,驻守左翼,防止敌军偷袭;一路由林玥率领,驻守右翼,牵制敌军的兵力。苏沐云则带领清风镖局的弟子和百姓,在后方运送粮草,救治伤员;清风道长则在阵前布下道家大阵,借助天地之力,增强大军的战斗力。

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喊杀声震天动地,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刀剑碰撞的声响不绝于耳。北漠与流沙国的联军攻势凶猛,士兵们个个悍不畏死,朝着大楚的防线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赵文博手持龙吟剑,身先士卒,率领士兵们奋勇杀敌。他的剑光所过之处,敌军纷纷倒地,无人能挡。李铁柱在左翼也打得十分惨烈,他率领禁军与敌军展开了近身肉搏,士兵们一个个奋勇争先,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林玥率领的女子军更是英勇无畏,她们虽然都是女子,却丝毫不逊色于男子,手中的长剑挥舞得虎虎生风,让敌军闻风丧胆。

清风道长布下的道家大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阵中金光闪耀,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了敌军的进攻。同时,大阵还能增强大楚士兵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勇猛。

苏沐云在后方忙得不可开交,她不仅要指挥弟子们运送粮草,还要照顾受伤的士兵。看到士兵们一个个浑身是伤,痛苦呻吟,苏沐云心中十分难受,她亲自为士兵们包扎伤口,喂水喂药,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战争持续了数日,双方都损失惨重。北漠与流沙国的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大楚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始终无法突破防线。赵文博知道,这样长期对峙下去,对大楚不利,必须尽快找到敌军的弱点,一举击溃他们。

经过几日的观察,赵文博发现,流沙国的士兵虽然勇猛,但他们的粮草供应却十分薄弱,而且他们不适应边境的气候,很多士兵都患上了疾病。于是,赵文博决定采取奇袭战术,派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敌军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大营,同时散布瘟疫,让敌军不战自溃。

他将这个计划告诉了众人,大家都表示赞同。李铁柱主动请缨:“赵大哥,让俺去吧!俺一定能成功袭击敌军的粮草大营!”

赵文博点了点头:“好!李铁柱,我给你率领五千禁军,务必在今夜子时之前,赶到敌军的粮草大营,烧毁他们的粮草。同时,我会让清风道长给你一些特制的符咒,你将符咒混入敌军的水源之中,引发瘟疫。”

“放心吧,赵大哥!俺保证完成任务!” 李铁柱拍了拍胸脯,立刻率领五千禁军,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了敌军的后方。

敌军的粮草大营防守严密,四周布满了哨兵。李铁柱率领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进,避开了哨兵的视线,来到了粮草大营的外围。他示意士兵们做好准备,然后猛地一声大喝,率领士兵们冲了进去。

禁军士兵们个个如狼似虎,奋勇杀敌。敌军的哨兵猝不及防,很快便被消灭。李铁柱指挥士兵们点燃火把,朝着粮草堆扔去。瞬间,粮草大营便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

敌军听到动静,纷纷赶来支援。李铁柱率领士兵们与敌军展开了激战,同时按照赵文博的吩咐,将清风道长特制的符咒混入了敌军的水源之中。符咒遇水即溶,散发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种气体能够让人染上瘟疫,浑身无力,丧失战斗力。

完成任务后,李铁柱率领士兵们趁乱突围,顺利返回了大楚的军营。

第二天一早,北漠与流沙国的联军便出现了异常。很多士兵都染上了瘟疫,浑身无力,上吐下泻,根本无法作战。联军的将领见状,心中焦急不已,想要率军进攻,却发现士兵们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赵文博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全线进攻。大楚军队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朝着敌军冲去。敌军毫无还手之力,纷纷溃败,四散奔逃。

北漠王和流沙国的国王见状,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军,狼狈地退回了自己的国家。

这场战争,大楚军队大获全胜,不仅成功击退了北漠与流沙国的联军,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消息传回京城,皇上欣喜若狂,再次重赏了赵文博四人以及所有参战的将士。

战争结束后,赵文博四人回到了京城。经过这一系列的战斗,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彼此也更加了解。赵文博与苏沐云之间的感情也终于水到渠成,在皇上的赐婚下,两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

李铁柱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与林玥在战场上相识相知,彼此欣赏,最终走到了一起。清风道长则继续担任国师,掌钦天监,为大楚观测星象,祈福纳祥。

几年后,大楚在赵文博四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安定祥和。北漠与流沙国再也不敢轻易入侵,西域各国纷纷前来朝拜,与大楚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皇宫太和殿内,气氛肃穆。

楚皇端坐龙椅,脸色铁青。下方站着赵文博四人,以及几位军机大臣。

“乌孙国竟敢如此放肆!” 楚皇怒拍龙椅扶手,“朕待西域诸国不薄,年年赏赐,互通有无,他们却恩将仇报,袭击我大楚榷场,杀害我大楚子民!”

军机大臣张太傅上前一步:“皇上息怒。乌孙国叛乱之事,恐怕背后有人指使。据边关奏报,叛军使用的武器并非乌孙国所造,反而与多年前西域一个已覆灭的邪教‘拜火教’所用武器相似。”

“拜火教?” 赵文博心中一动,“传闻拜火教崇尚武力,嗜血好杀,多年前因意图谋反,被先皇联合西域诸国剿灭,没想到如今死灰复燃。”

清风道长道:“拜火教的教主‘火尊’当年并未伏诛,只是下落不明。此次乌孙国叛乱,恐怕就是他在暗中操纵,意图借助乌孙国的力量,重建拜火教,进而称霸西域。”

楚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赵文博四人:“当年你们四人率军击退北漠与流沙国联军,为大楚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西域告急,朕希望你们再次出山,前往西域,平定乌孙国叛乱,铲除拜火教,保住丝绸之路!”

赵文博四人齐声领命:“臣(臣妇 \/ 贫道)遵旨!”

楚皇点点头:“赵文博,朕任命你为西域安抚使,总领西域军政要务;李铁柱,你为破虏将军,率领三万禁军,随赵文博出征;苏沐云,你熟悉西域风土人情,且精通谋略,就担任参军,辅佐赵文博;清风道长,你掌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提供情报支持,必要时可随军出征,施展道法相助。”

“谢皇上信任!”

楚皇又道:“朕已命户部筹备粮草军械,三日后你们便可启程。记住,此次出征,既要平定叛乱,也要安抚西域各国百姓,不可滥杀无辜,尽量争取西域诸国的支持。”

“臣等明白!”

出宫后,四人立刻分头行动。赵文博前往兵部调兵遣将,李铁柱去禁军大营整顿军队,苏沐云回家收拾行装,同时联络西域的商队和眼线,收集情报,清风道长则返回钦天监,进一步观测星象,推演局势。

三日后,京城郊外的校场上,三万禁军整装待发,旌旗招展,气势如虹。

赵文博一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阵前。苏沐云身着戎装,英姿飒爽,手持长剑。李铁柱身披黑色披风,腰挎大刀,目光炯炯。清风道长立于一旁,手持拂尘,神色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