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24岁,是处长 > 第847章 闫解成筹备开商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闫解成手里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他这些年在港岛打工攒下来的钱,换算之后有两万多块。

即便经济发展到这个时候,足足两万多的存款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多的。

可一般家庭就算存款数目没这么多,他们也有稳定的工作,日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闫解成年纪不小了,身体也不算好,也干不了什么工作。

虽然三个弟弟妹妹会给他一定的照顾二老的钱,不过这个钱大概率也只会持续到二老寿终正寝为止,之后闫解成就要全部靠自己了。

在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下,这两万多块要给自己养老送终就显得不那么宽裕了,所以闫解成才打算自己开个小商店做点小生意。

这样子靠着附近住户的生意,就算发不了财应该也饿不死。

定下了基本的目标之后,闫解成就在附近转悠起来。

闫解成在港岛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没自己做过生意,但在港岛那个资本主义社会中也算是见过不少猪跑的,相比那些啥也不懂的生意小白还是多一些经验。

在闫解成的观察之下,他发现周围的四合院虽然有不少人都搬走了,但搬走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剩下的都是些腿脚不好的老年人,有不少出门都要拄着拐杖。

而最近的小商店距离这一片还有几百米,看着是不太远,但老胡同地形复杂,几百米的路要拐好几个弯,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如果自己在这片老房子中间能开个小商店出来,那么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都会成为自己的客人。

实地查探过情况之后,闫解成对开店做生意的事情有了更多信心。

至于店面的问题闫解成也想过,现在95号四合院大多数住户都搬走了,剩下的空房子有很多。

闫解成打算去把前院的一户房子给租下来,然后把临街的一面墙给打通,做成面向街道的柜台,然后再在外面装上卷帘门,这样平时路过这里的人都会知道这里开了一家小商店,要开门关门也都容易。

闫解成跑去街道办打听了租房和改造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计算成本。

现在的房价因为经济发展已经有了多轮的暴涨,商业中心地带别说是买房子了,房子的租金都已经高过大部分人一个月的工资。

不过好在这一片都是老住宅区,暂时也没什么改造的计划,因此房租比那些经济中心要低很多,加上有创业补贴,算下来一个月的租金是一百三十块。

闫解成想要的房屋改造也能做,街道办有推荐的工程队,整体改造和屋子翻新的总费用大概是八百块。

闫解成没有立刻付款,而是打算先去批发市场看看进货的价格。

闫解成开小商店的目标客户基本就是住在95号院子附近,腿脚不便的老人,因此卖的也就是些油盐酱醋,还有日用百货。

这些东西以前在国营体制下因为产量有限,还需要靠票来调控数量,如今在私营背景下,各家厂商激烈竞争,价格并不算贵。

闫解成预估自己花不到三千元应该就可以采购一批货物和库存,加上租房和改造的两千多块,拢共不到五千块就可以把生意做起来,闫解成觉得这成本还可以。

自己有两万多块,这五千块就算全部亏了,自己也还有一万多,不至于因为一次亏损人生就彻底完蛋。

不过在批发市场研究进货价格的闫解成也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我该用什么东西来进货呢?”

在闫解成研究进货价格的这段时间,整个批发市场非常繁忙,无数的人和车进进出出,都是来进货的。

这些进货的人大多开的是鸿安之星之类的轻型面包车,装货到时候恨不得把整辆车的全部空间塞满,不留下任何一点缝隙,装货的效率很高。

不过这不适合闫解成,他在港岛就是个社会下层,在港岛买不起车,也没有驾照,他这个年纪了也不知道考不考得出来。

而且汽车的价格太贵,就算鸿安之星把价格压到极限也是两万左右的车,以闫解成手里剩余的钱顶多去买个二手的,但就算买二手的,也会把他剩余的钱消耗大半,这样闫解成手里的流动自己就没剩多少了,万一遇到点事故就没钱应对。

而且万一生意失败了,这车再拿去转卖肯定又要亏上一笔。

这里面的风险让闫解成直接放弃了买车的打算。

可是不买车,用板车吗?批发市场可不会开在距离老百姓居住区很近的地方,这里距离95号四合院二十多公里呢,在这里买一车货,然后用板车拉回去,闫解成这身骨头就散架了。

而在批发市场附近也有些做拉货生意的苦工或者板车,但这些临时工偶尔用用价格还行,可要长期用了,肯定是不太合算的。

就在闫解成因为运货的交通工具陷入两难的时候,一辆蓝色的,造型夸张的三轮车停在了批发市场的门口,车上的人按了按喇叭,那喇叭极其地响,小半个市场都听见了。

“老板,拿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