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五色篇第四十九(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雷公一脸好奇,像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小孩,蹦蹦跳跳地跑到黄帝跟前。雷公挠了挠头,笑嘻嘻地说:“黄帝大大,我最近对这面色的门道特别好奇,您快给我讲讲呗,这面色里到底藏着啥秘密呀?”

黄帝微微一笑,摆了摆衣袖,不紧不慢地说道:“雷公啊,这面色的学问可大了去了。你听好了,咱们看面色呀,左边的面色就对应左边的身体状况,右边的面色就对应右边的身体状况。要是这面色看起来有点‘邪乎’,颜色聚在一起或者散开,还歪歪扭扭不端正,那就得注意啦,这就是面色在给咱们身体‘打小报告’呢。”

雷公眼睛瞪得像铜铃,赶紧追问:“黄帝大大,啥叫颜色‘邪乎’呀?咋个不端正法儿呢?我咋越听越迷糊啦!”

黄帝哈哈一笑,说道:“你看啊,咱们正常的面色呢,有青、黑、赤、白、黄这几种颜色,而且这些颜色得是饱满、端正的。就好比一个漂亮的脸蛋,妆容得整整齐齐的才好看对吧?这颜色要是有变化,就像化妆没化好,出问题啦。比如说,要是某个地方的颜色特别红,像长了个大红豆一样,而且这个红的范围有榆荚那么大,那就不太妙咯。要是这个红出现在脸的正中间(面王,也就是鼻子周围),那可能过不了几天身体就会出状况。”

雷公挠了挠头,还是不太明白:“黄帝大大,这颜色出现在鼻子周围咋就不好啦?难道鼻子是个‘警报器’不成?”

黄帝笑着解释道:“你还真说对了,这鼻子周围啊,就好比身体的一个重要‘信号站’。鼻子在脸的正中间,很多重要的经络都从这儿经过,就像很多条高速公路在这儿交汇。要是这儿的颜色不正常,就说明身体里的交通可能堵塞啦,气血运行不畅,那身体能不出问题嘛!”

雷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黄帝大大,那您刚才说颜色还有啥上锐下锐的,又是啥意思呀?”

黄帝指了指自己的脸,说道:“你看,如果这颜色往上变得尖尖的,那就像一个箭头,指示着身体上部有空虚的地方,病气可能往上面走;要是颜色往下变得尖尖的,那就表示病气可能往身体下部走。要是颜色在脸的左边或者右边,也是这个道理。这就好比颜色是个小导游,在脸上给咱们指引着病气的方向呢。”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又问道:“黄帝大大,那这青、黑、赤、白、黄这几种颜色,除了看正不正常,还有啥别的讲究不?”

黄帝坐直了身子,认真地说:“当然有啦!这几种颜色啊,和咱们身体的五脏可是紧密相连的。青色对应着肝,就像肝的专属‘外衣’。你想啊,肝就像一个大仓库,负责储存和调节身体的血液,它喜欢舒畅条达,要是肝出问题了,脸色可能就会发青,就像仓库里出了点小状况,它的‘外衣’颜色就变啦。

“赤色对应心,心可是咱们身体的‘总司令’,主管血脉和神志。心要是活力满满,面色就会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大苹果。但要是心有毛病了,这红色可能就会变得不正常,要么太红,像发烧了一样,要么红得不均匀,这就说明‘总司令’可能有点指挥不动啦。

“白色对应肺,肺就像一个大的‘空气净化器’,负责呼吸和调节身体的气机。要是肺气虚了,脸色就会发白,就像空气净化器出故障了,没了精气神儿。就好比一个气球,气不足就瘪瘪的,脸也就没了血色。

“黄色对应脾,脾可是咱们身体的‘后勤部长’,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供给身体各个部门。要是脾的工作没做好,营养输送不顺畅,脸色就容易发黄,就像后勤供应出了岔子,整个人都显得没精打采。

“黑色对应肾,肾是身体的‘大后方’,藏着咱们的先天之本,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要是肾有点虚了,脸色可能就会发黑,就像大后方根基不稳,有点‘暗沉’啦。”

雷公听得入了迷,眼睛放光,说道:“黄帝大大,您说得太有意思啦!原来这小小的面色里,藏着这么多和五脏相关的秘密呢。那五脏和身体其他部位还有啥联系不?”

黄帝笑着点点头,说道:“当然有联系啦!这五脏啊,还分别和身体的不同组织器官相互配合,就像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肝和筋可是好搭档,肝就像筋的‘幕后老板’,给筋提供营养,让筋能灵活地活动。你看那些练功夫的人,要是肝血充足,筋就强劲有力,动作就特别利落。要是肝血不足,筋就像没了油的机器,容易僵硬、抽筋。

“心呢,和脉是一伙儿的。心就像一个超级水泵,脉就是连接各个地方的水管。心不停地跳动,把血液通过脉输送到全身,让身体各个地方都能得到滋养。要是心这个‘水泵’出问题了,脉里的血液循环就不顺畅,人就会感觉不舒服。

“肺和皮也关系密切。肺把呼吸进来的新鲜空气,通过‘气’的力量输送到皮肤,让皮肤能正常呼吸、排汗。同时,皮肤也像肺的‘小卫士’,能抵御一些外邪的入侵。要是肺功能不好,皮肤就容易变得粗糙、没光泽,还容易感冒。

“脾和肉那也是‘铁哥们’。脾负责把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让肌肉长得结实有力。要是脾运化不好,肌肉就会变得松弛,没力气。你看那些身体虚弱、不爱吃饭的人,肌肉往往就比较松软。

“肾和骨更是亲如一家。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又能养骨。就像给骨头注入了强大的‘生长剂’,让骨头长得又结实又健康。要是肾精不足,骨头就像缺了养分的树苗,容易骨质疏松,人也容易腰酸背痛。”

雷公兴奋地说:“黄帝大大,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身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么奇妙。那在实际看病的时候,咋通过面色准确判断五脏的问题呢?”

黄帝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比如说,一个人脸色发青,还经常感觉两胁胀痛,情绪也不好,老是爱发脾气,那就可能是肝出了问题,有可能是肝郁气滞。这时候呢,就需要疏肝理气,可以用点柴胡、香附之类的草药。

“要是面色发红,心烦意乱,晚上还睡不好觉,舌头也红红的,那可能是心火旺。可以用点莲子心、竹叶之类的,清清心火。

“如果脸色发白,容易感冒,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那可能是肺气虚。可以吃点黄芪、党参,补补肺气。

“要是脸色发黄,食欲不振,肚子胀,大便还稀稀的,那很可能是脾胃虚弱。可以用白术、茯苓来健脾祛湿。

“要是面色发黑,腰膝酸软,晚上起夜次数多,那可能是肾有点虚。可以吃点枸杞子、杜仲,补补肾精。

“不过,雷公啊,这面色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不能光凭面色就下诊断,还得结合病人的症状、脉象等其他方面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开出合适的药方。这就好比破案,得收集各种线索,才能真相大白。”

雷公连连点头,说道:“黄帝大大,您说得太对啦!我以后一定多留意这些细节,好好积累经验。那您再给我讲讲,除了刚刚说的这些典型情况,面色还有啥特殊变化能反映五脏问题呀?”

黄帝笑了笑,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比如说面色的光泽也很重要。正常的面色应该是有光泽的,就像一颗饱满的珍珠,透着光亮。如果面色没有光泽,发暗发灰,那就说明身体可能有点问题。即使面色看起来是正常的颜色,但没有光泽,也可能是五脏的精气不足。就好比一辆车,外表看起来颜色正常,但要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跑起来就没劲儿,整辆车也显得没精神。

“再说说面色的分布。有时候,面色的异常不会均匀地出现在整个脸上,而是集中在某个部位。比如说,有的人鼻头发红,鼻头这个地方在中医里对应脾胃。如果鼻头发红,还伴有口臭、便秘等症状,那就很可能是脾胃有热。这时候,就得清清脾胃的热,可以用一些像黄连、黄芩之类清热的药。

“还有眼睛周围,如果出现青黑色,往往和肝、肾有关系。因为肝开窍于目,肾和肝又有密切的联系,肝肾同源嘛。要是经常熬夜,或者情绪不好,导致肝肾阴虚,眼睛周围就容易出现这种青黑色的‘黑眼圈’。这种情况就得滋养肝肾,可以用点熟地黄、山茱萸之类的药。

“另外,面色还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春天的时候,万物生发,人体的肝气也比较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青一点,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春天树木发芽,一片青葱。但如果青色太过,或者出现异常的青灰,那可能就是肝有毛病了。

“夏天天气炎热,心主夏,心气比较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红一些。要是红得太厉害,像喝醉酒一样满脸通红,还伴有心烦、口渴等症状,那就可能是心有实火。

“秋天天气转凉,肺主秋,肺气当令,面色可能会稍微偏白。如果白得像白纸一样,没有血色,那可能是肺气虚或者血虚。

“冬天天气寒冷,肾主冬,肾气旺盛,面色可能会稍微偏黑。要是黑得像锅底,还伴有腰膝冷痛、四肢冰凉等症状,那可能是肾阳虚。”

雷公听得如痴如醉,感叹道:“黄帝大大,中医真是太神奇啦!没想到小小的面色居然和季节、五脏有这么多复杂又奇妙的关系。我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黄帝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说道:“是啊,中医这门学问博大精深,一辈子都学不完。你要有耐心,多观察,多实践。以后在行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你得用心去琢磨,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厉害的医生。”

雷公坚定地说:“黄帝大大,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我要把这些知识都用到实际看病中,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

从那以后,雷公更加刻苦地学习中医知识,每天都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结合他们的症状、脉象等进行分析判断。他还经常向黄帝请教问题,黄帝也总是耐心地给他解答。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者,面色发黄,身体消瘦,还老是感觉乏力。雷公想起黄帝说的面色发黄可能和脾胃有关,于是他仔细询问老者的饮食和大小便情况。老者说自己最近胃口不好,吃一点就觉得肚子胀,大便也稀稀拉拉的。雷公又给老者把了脉,脉象虚弱无力。综合这些情况,雷公判断老者是脾胃虚弱。他给老者开了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子,里面有白术、山药、党参等药材,让老者回去按时服用,还叮嘱他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

过了一段时间,老者再次来找雷公,只见他面色变得红润了一些,身体也有了力气,胃口也变好了。老者对雷公千恩万谢,直说雷公是神医。雷公笑着说:“老人家,这可不是我有多神,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智慧厉害。只要您按照我说的继续调理,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这件事让雷公越发感受到中医通过观察面色诊断疾病的奇妙之处,他也更加用心钻研。又有一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前来求诊。雷公一眼就注意到小伙子两颧部位呈现出一种鲜艳的红色,犹如涂了腮红一般,但仔细看又透着一股不自然。

雷公想起黄帝所讲,两颧部位对应心肺,这种异常的红色可能与心肺有热相关。于是他询问小伙子的症状,小伙子说最近老是感觉心慌,胸口有些烦闷,还时常咳嗽,痰比较黏稠,颜色发黄。雷公为小伙子把脉,脉象洪数,综合这些情况,雷公判断小伙子心肺有热邪。

雷公对小伙子说:“兄弟,你这心肺有热啦,就像家里的火炉烧得太旺,热气散不出去。我给你开个方子,帮你把这股热气降下来。”雷公开的方子中,用了黄芩来清泻肺热,黄连清心火,搭配上杏仁、桔梗来宣肺止咳化痰。他叮嘱小伙子回去后,按时服药,并且要多喝水,多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别吃辛辣油腻的东西,不然就像给那烧得旺旺的火炉又添了把柴。

小伙子拿着方子半信半疑地走了。过了几天,小伙子又来找雷公,脸上的红色明显消退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多了。他高兴地对雷公说:“哎呀,雷大夫,您这方子可真神了!吃了几副药,我感觉心慌、胸口烦闷的症状好多了,咳嗽也减轻了,痰也没那么黏了。太感谢您啦!”

雷公笑着回应:“能帮到你就好。以后可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别让热邪又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