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雷公这小子,最近那对中医脉象简直着了魔,脑袋里整天像个不停转的小风车,全是关于脉象的稀奇古怪问题。这不,他又满脸写着好奇,一路小跑,风风火火地跑去问黄帝:“黄帝大大呀,我最近研究脉象,就像着了魔似的,尤其是这人迎和寸口的脉象对比,我咋想都想不明白,为啥人迎会大于寸口呢?这里头到底藏着啥不为人知的秘密呀?您快给我讲讲呗,我这脑袋都快想破啦!”
黄帝一听,乐了,心说这雷公求知欲还真不是一般的强,就像个永远填不满的小漏斗,啥知识都想往里装。于是慢悠悠地说道:“雷公啊,要说这人迎大于寸口,这里面的讲究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你可得竖起耳朵,听好喽!要是人迎的脉象比寸口大一倍,那毛病很可能就出在足少阳经上。要是这大一倍的脉象还跳得特别急躁,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那问题就在手少阳经啦。”
雷公听得眼睛都直了,像只好奇的小猫咪,赶紧追问:“黄帝大大,这足少阳经和手少阳经是啥呀?为啥人迎脉象一变,就和它们有关系呢?您快给我说道说道,我都快急死啦!”
黄帝笑了笑,心想着得给这小子好好解释解释,让他明白个透彻。于是耐心地说道:“这足少阳经啊,就好比是身体里一条超级重要的‘交通要道’,它主要负责联系胆和一些周边的脏腑。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宽敞的高速公路,胆呢,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城市。如果人迎脉象比寸口大一倍,就好像这条高速公路上突然车流量大增,堵得水泄不通,那很可能就是胆或者周边区域出问题了。比如说,胆火太旺,就像胆这个城市里突然着了一场大火,胆汁分泌就不正常啦,这些问题都会像信号一样,反映在人迎脉象上。就好比高速公路上出了事,路上的车就开始乱套,人迎脉象就是那显示车流量和秩序的信号灯。”
“那手少阳经呢,它也有自己专门的管辖范围,主要和三焦有关。三焦这玩意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里的一个超级大管家,负责调节气、血、水的运行,就像一个掌控全局的调度员。要是人迎大一倍还特别躁,就好比这条‘道路’上不仅车多,而且车还开得横冲直撞,一点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就是三焦这个大管家没把事儿管好,气、血、水的运行全乱套啦。就好像调度员打盹儿了,整个城市的交通就陷入了混乱。”
雷公恍然大悟,脑袋上的问号好像一下子少了几个,但紧接着又冒出新问题,他又接着问:“黄帝大大,那要是人迎比寸口大两倍呢,这又咋说?我感觉这里面的门道越来越有意思啦!”
黄帝清了清嗓子,像个说书先生一样,继续绘声绘色地说道:“要是人迎二倍于寸口,这病就可能在足太阳经。要是这两倍的脉象还特别躁,病就在手太阳经。这足太阳经啊,就像另一条特别重要的‘主干道’,它主要联系着膀胱和小肠。你想啊,膀胱就像个小水库,负责储存尿液,小肠像个加工厂,把吃进去的食物加工成身体能吸收的营养。要是人迎脉象大两倍,就好像这条路上的车多得快把路堵死了,那就说明膀胱或者小肠可能出故障了。比如说,膀胱蓄水太多,就像水库快满得溢出来了,或者小肠消化吸收出问题啦,加工的效率变低了,这些问题都会通过人迎脉象告诉我们。”
“手太阳经呢,和心脏的关系比较密切。要是脉象又大两倍又急躁,就好比这条‘路’上不仅车多,还特别乱,车都开得歪七扭八的,那就可能是心脏附近的气血运行出了状况,影响到了小肠经的正常工作。就好像心脏这个‘总指挥官’有点迷糊了,下面的小肠‘小兵’也跟着乱了阵脚。”
雷公听得那叫一个入迷,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紧接着又问:“黄帝大大,那三倍呢?三倍又会咋样?我感觉我正一步步揭开中医脉象的神秘面纱呢!”
黄帝笑着说:“人迎要是三倍于寸口,病就在足阳明经。要是这三倍的脉象还躁,病就在手阳明经。这足阳明经啊,那可是和胃紧紧相连。胃就像个大口袋,负责装咱们吃进去的食物,把食物磨碎消化。人迎大三倍,就好像这条通向胃的‘路’上,车多得都快把胃这个口袋挤破了,那肯定是胃出问题了。比如胃里积食了,就像口袋里东西太多,撑得难受,或者胃酸过多,烧心难受啥的,这些毛病都会让这条‘路’变得拥堵不堪,反映在脉象上就是人迎大三倍。”
“手阳明经呢,主要和大肠相关。要是大三倍还躁,就好比这条‘路’上不仅车多,还开得风风火火,横冲直撞,那就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可能出问题了,便秘或者拉肚子啥的毛病可能就找上门了。就好像大肠这个‘运输队’,本来好好地把糟粕运出去,结果路上出乱子了,要么运得太慢,要么运得太急。”
雷公挠挠头,感觉脑袋里的知识越来越多,但问题也像小豆芽一样不断冒出来,又问:“黄帝大大,您光说这大小和躁不躁的,那这脉象除了这些特点,还有别的讲究不?我觉得脉象的世界就像个大宝藏,怎么挖都挖不完呢!”
黄帝点点头说:“当然有啦。如果人迎脉象摸起来特别有力,感觉像在打鼓一样,咚咚咚的,那一般就是身体里有热。就好比身体里生了一把大火,烧得人浑身热乎乎的,热得不行。要是脉象很虚弱,感觉像蚊子嗡嗡叫,没什么力气,那就是身体里有寒,就像冬天没穿衣服,冷得直哆嗦。”
“要是脉象摸起来特别紧,就像绳子勒得紧紧的,那这人多半是得了痛痹,也就是身上这儿疼那儿疼,像被小妖怪抓住使劲儿捏一样,难受得不行。为啥会这样呢?就好像身体里的气血被一股力量紧紧束缚住了,没办法顺畅地流动,气血不通,就只能通过疼痛来提醒你。就好比一条好好的马路,突然被一堆障碍物堵住了,车辆过不去,就只能在那儿干着急,发出“嘟嘟嘟”的抱怨声,这疼痛就是身体发出的“抱怨”。
“要是脉象一会儿强一会儿弱,跳得不均匀,就像走路一瘸一拐的,这叫代脉。出现代脉,就说明病情一会儿严重一会儿又好点,来回折腾。这就好比坐过山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身体也跟着起起伏伏,不得安稳。为啥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正在打仗,正气有时候能占上风,病情就好点;邪气有时候反扑,病情就又严重了,脉象也就跟着一会儿强一会儿弱。”
雷公赶紧问:“黄帝大大,那知道了这些脉象,咱们咋治病呢?总不能干看着吧,得想办法把病治好呀!”
黄帝说:“这治病啊,讲究对症下药,就像开锁得找对钥匙一样。要是脉象盛,也就是热证,那就得把这热给泻出去,就像给熊熊大火泼点水,让它降降温。可以用一些清热降火的药材,比如黄连,这黄连就像个灭火小能手,往身体里一放,就能把那股热劲儿给压下去。要是脉象虚,也就是寒证,那就得补一补,给身体加点能量,就像冬天给房子生个火,暖和暖和。这时候可以用点人参,人参可是个大补元气的好东西,能让身体虚弱的地方重新充满活力。”
“要是脉象紧,身上疼得厉害,那就得在肌肉丰厚的地方找穴位扎针,就像给疼痛的地方来个‘精准打击’,把那些让你疼的坏东西都赶跑。比如说足三里这个穴位,就在小腿前面,肌肉挺厚实的。扎针的时候,就好像给这个穴位发了个信号,让它调动身体里的力量,去疏通那些被堵住的气血道路,疼痛自然就减轻啦。就好比派了一群勤劳的工人去清理马路上的障碍物,路通了,车就能顺畅走了,疼痛也就没啦。”
“要是出现代脉,那就得从血络上放放血,再喝点药,双管齐下,把身体里捣乱的家伙都收拾了。为啥要放血呢?这就好比身体里有一些陈旧的、不好的血液,就像一潭死水,放放血能把这些‘死水’放出去,让新鲜的血液流进来。再配合喝药,药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专门去对付身体里的邪气,这样正气就能慢慢恢复,病情也就稳定啦。”
“要是脉象摸起来感觉脉都陷下去了,软软的,没啥力气,那就得用艾灸来治疗啦。你想啊,艾灸就像给身体点了个小火炉,慢慢地给身体加热,让气血都活跃起来,把陷下去的脉给‘烘’起来。艾灸的时候,那股温热的力量能渗透到身体里,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让身体里的气血都欢快地流动起来。就好比冬天把一盆冷水放在小火炉旁边,慢慢地,水就变暖和了,这脉象也就能恢复正常啦。”
“要是脉象不盛不虚,没什么特别明显的问题,但又确实有点不舒服,那就按照经脉的循行路线,选取合适的穴位来治疗,这就叫经刺。这种治疗方法就像是给身体做个全面的小调整,让各个部位都能更顺畅地工作。比如说,沿着手臂上的经脉,找到一些穴位,轻轻地扎针刺激一下,就好像给身体的各个小零件都上了点润滑油,让它们运转得更灵活,人也就感觉舒服多啦。”
雷公又好奇地问道:“黄帝大大,您前面说的都是人迎比寸口大一倍、两倍、三倍的情况,那要是大四倍呢?这可咋办呀?我感觉这数字越大,问题好像越严重呢!”
黄帝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要是人迎四倍于寸口,而且脉象又大又快,这可就麻烦了,这种情况叫做溢阳。就好像阳气多得都溢出来了,泛滥成灾啦。溢阳会导致一种叫外格的病症,这病啊,就像是身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被打乱了,阴阳失调得厉害,就像家里的秩序完全乱套了一样,病情非常严重,基本上很难治好,就相当于判了个‘死刑’,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
雷公吓得一哆嗦,忙说:“黄帝大大,这也太可怕了。那我们咋才能提前预防,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呢?您快教教我,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得这种病!”
黄帝语重心长地说:“这就要求咱们平时看病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审查病情的来龙去脉,观察病人是寒证还是热证。你得像个侦探一样,从各种症状里找出线索,来判断到底是哪个脏腑出了问题。比如说,病人除了人迎脉象异常,还有怕冷、手脚冰凉的症状,那可能就是寒证,得往寒证的方向去考虑病因和治疗方法;要是病人发热、口渴、心烦,那大概率就是热证,治疗就得清热降火。”
“还有啊,要留意病人的饮食、起居习惯。有些人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时间长了,身体里就容易积热,就像往身体这个小房子里不停地堆易燃物,一不小心就着火了,也就是出现热证。有些人呢,老是熬夜,作息不规律,就像打乱了身体的生物钟,身体的正气就会受损,容易出现寒证。所以啊,我们不仅要通过脉象来判断病情,还要综合考虑这些生活细节,才能准确地诊断病情,找到合适的治疗办法,不让病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雷公听了,重重地点点头,说道:“黄帝大大,我明白了,我以后看病一定会仔仔细细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要把您教我的这些知识都用到实处,帮助更多的人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