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先婚后宠的妻 > 第564章 俩老爷子的攀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色如水,路家庄园的主卧内,那枚梧桐叶项链在程曦的锁骨间泛着温润的光泽,如同他们此刻交融的心意,静谧而珍贵。这一夜,他们相拥而眠,睡得格外香甜,连梦境都浸染着玫瑰色的暖意。

翌日清晨,生物钟准时唤醒了路皓辰。他侧身看着枕边人恬静的睡颜,轻轻将被她枕着的手臂抽出,又细心地为她掖好被角,才悄声下床。他先去了婴儿房,曦曦和曦月都还沉浸在梦乡,小脸红扑扑的,像两只熟透的苹果。他俯身,在孩子们额头上各印下一个轻柔的早安吻,这才心满意足地去洗漱。

当程曦在温暖的阳光和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声音中自然醒来时,路皓辰已经衣着整齐,正抱着刚刚睡醒的曦月在室内慢慢踱步,低声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这一幕让她心头软成一片。

“怎么不多睡会儿?”路皓辰见她醒来,抱着女儿走到床边。

“被这两个小淘气吵醒了。”程曦笑着伸手,接过张开手臂索要抱抱的曦月,在她脸上亲了亲,“今天集团不是还有个重要的晨会?”

“嗯,一会儿就走。不过下午应该能早点结束,陪你和孩子们去湖边散步。”路皓辰说着,又将试图往床上爬的曦曦抱起来,防止他打扰妈妈。

温馨的晨间时光在孩子们的嬉笑和夫妻俩的默契配合中流淌而过。送走路皓辰后,程曦陪着孩子们用了早餐,又处理了一些工作室的紧急邮件。临近中午,她接到了爷爷程老爷子打来的电话。

“曦曦,在忙吗?今天有空回来一趟吗?爷爷刚得了件好玩的东西,给你瞧瞧。”程老爷子的声音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得意。

程曦一听便笑了,程老爷子这语气,准是又在拍卖会上有所斩获了。她看了看日程,下午并无紧要安排,便应道:“好啊爸,我一会儿带卓然和汐月过去看您。”

程家老宅坐落于城西,是典型的苏式园林风格,与路家庄园的西式奢华迥然不同,处处透着中式文人的风雅与积淀。白墙黛瓦,曲径通幽,假山池沼错落有致,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程曦带着两个孩子到达时,程老爷子正在他的书房“墨耘斋”里。书房面朝庭院,窗外翠竹掩映,室内紫檀木书架上典籍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沉香的气息。

程老爷子穿着一身舒适的深色中式盘扣褂子,正戴着老花镜,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件器物,对着窗外的光线细细把玩,脸上是痴迷与赞叹交织的神情。

那是一件美得惊心动魄的器物——一只元代琉璃盏。

盏身并不巨大,约莫一掌可握,但其造型古朴浑厚,线条流畅饱满,典型的元代风格。它的材质是极其珍贵的“舶来”钠钙琉璃,在当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工艺复杂,数量稀少,非王公贵族不得享用。历经七百余年岁月洗礼,盏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如同被时光浸润过的“蛤蜊光”晕彩,在不同光线下变幻着蓝、紫、金、绿的瑰丽光泽,如梦似幻。

盏身通体采用“缠丝琉璃”技法制作,这是元代琉璃工艺的巅峰代表。只见一道道或深或浅、或金或紫的琉璃丝线,如同有生命的藤蔓,被当时的能工巧匠在高温下精准地缠绕、熔贴在透明的琉璃胎体上,形成繁复而有序、充满异域风情的缠枝莲纹样。每一根丝线都纤细均匀,脉络清晰,缠绕之间毫无滞涩感,仿佛天然生长而成,体现了元代工匠对火候和材料掌控已臻化境。

“爷爷,我们来了。”程曦轻声唤道,怕惊扰了老爷子的雅兴。

程老爷子抬起头,看到女儿和外孙们,立刻笑逐颜开,但目光很快又落回手中的琉璃盏上,献宝似的招呼她:“曦曦,快来看!这是你爸爸刚在嘉德秋拍上请回来的宝贝,元代缠丝琉璃盏!你看看这品相,这蛤蜊光,这缠丝工艺,绝了!”

程曦将孩子们交给迎上来的保姆,走到书案前,也忍不住被那琉璃盏的光华所吸引。她虽不专精古董,但在世家氛围中长大,眼力是有的。“真美,”她由衷赞叹,“这丝线缠绕得如此流畅精准,颜色搭配也古雅高贵,保存得还这么完整,太难得了。”

“何止是难得!”程老爷子激动地压低声音,仿佛怕被旁人听去,“这可是传承有序的宫闱旧藏,据说很可能出自元代皇家专用的‘大都窑厂’。你看这底足,打磨得多么温润自然……”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件琉璃盏的工艺、材质,以及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历史风云,整个人都焕发着一种找到毕生所求之物的光彩。

就在程老爷子兴致勃勃地给孙女普及元代琉璃知识,程曦也微笑着耐心倾听时,书桌上的古董座机电话响了起来。

程老爷子意犹未尽地咂咂嘴,接起电话:“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路老爷子中气十足、带着几分悠闲笑意的声音:“老程头,干嘛呢?大中午的躲在家里孵蛋啊?”

程老爷子一听是老亲家,也笑了:“你个路老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正欣赏新得的宝贝呢,没空跟你闲扯。”

“哦?又淘到什么好东西了?让我也开开眼。”路老爷子饶有兴致地问。

程老爷子顿时来了精神,他特意调整了一下座机的方向,让自己和书案上的琉璃盏都在手机视频通话的范围内。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琉璃盏,对着镜头,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瞧见没?元代缠丝琉璃盏,刚在拍卖会上一举拿下!看看这蛤蜊光,这缠丝工艺,怎么样,眼馋了吧?”

视频那头,路老爷子正坐在自家梧桐树下的藤椅上,身后隐约可见那套“山水间”茶台。他眯着眼凑近屏幕看了看,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刻意的挑剔:“嗯,花花绿绿的,是挺晃眼。花了多少啊?”

程老爷子就等着他问这句呢,立刻用一种看似随意、实则每个字都透着炫耀的语气说道:“不多不多,才2.1个小目标而已。”他特意把“亿”说成“小目标”,那份得意劲儿几乎要透过电话线溢过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路老爷子一声意味深长的“哦……”。他并没有如程老爷子预期的那样表现出惊叹或羡慕,反而慢悠悠地调整了一下手机角度,将自己和身后那套“山水间”茶台更完整地纳入画面。

“2.1个亿啊……是挺贵的。”路老爷子端起自己那只小巧的紫砂杯,呷了一口茶,语气悠闲得让人牙痒痒,“老程头啊,要我说,这古董嘛,好看是好看,但终究是死物,只能看,不能用,还得小心供着,多累得慌。”

程老爷子一听,眉毛立刻竖了起来:“你懂什么!这叫历史,叫文化,叫艺术!每一道光泽都沉淀着七百年的故事!你这大老粗,就知道你那点茶叶!”

“嘿嘿,”路老爷子不怒反笑,将茶杯轻轻放在身边的茶台上,发出清脆的叩击声,他用手掌慈爱地抚摸着那温润的木纹,“我不懂历史?我看你才是不懂生活。你看看我这个,我孙媳妇曦曦,昨天特意从那个什么国际艺术馆给我买回来的,叫‘山水间’茶台。”

他故意把“孙媳妇曦曦”和“特意给我买的”这几个字咬得特别重。

“你看看这线条,这木质,这意境!当代顶尖设计师林木的杰作,用的是三百年以上的黑胡桃木独板,传承唐代的擦生漆工艺,二十多道工序,纯手工打造!这榫卯,看见没?改良的插肩榫,和台面浑然一体!这叫什么?这叫‘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

路老爷子现学现卖,把昨天程曦讲解的知识点都用上了,虽然有些术语说得磕绊,但那份炫耀之情溢于言表。“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乖孙媳的一片孝心!知道我爱喝茶,特意寻摸来的!天天能用,越用越温润,这木头上啊,以后留下的都是我们路家其乐融融的时光印记!这叫什么?这叫活的传承!你那冷冰冰的琉璃盏,能比吗?”

程老爷子在视频这头,看着路老爷子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又听到他一口一个“我孙媳妇曦曦”,再低头看看自己手里这只花了2.1亿、却被说成是“冷冰冰死物”的琉璃盏,顿时觉得胸口发闷,一股气堵在那里上不来也下不去。他那张红光满面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了起来,像只充了气的河豚。

“你……你……”程老爷子“你”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合适的话反驳。论价值,他的琉璃盏无疑更高;但论亲情温度和使用价值,路老头那茶台似乎……好像……确实更贴近生活,更显得含饴弄孙、家庭和睦。尤其是,那还是自己女儿买的!这感觉,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多年的绝世名花,转头给别人家院子增添了光彩,还反过来被对方炫耀了!

“哼!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跟你这不懂欣赏的老家伙没话说!”程老爷子气鼓鼓地说完,“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把那只价值连城的琉璃盏往书案上一放,双手抱胸,坐在太师椅上生闷气。

程曦在一旁,将两位老小孩的隔空“斗法”全程看在眼里,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她走到父亲身边,轻轻给他捏着肩膀,柔声安抚道:“爸,您别生气。路伯伯他就是那个脾气,您还不知道吗?您这琉璃盏是国之瑰宝,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无价的。那茶台再好,也就是件现代家具,哪能跟您这个比?”

程老爷子听着女儿的温言软语,心里的气顺了一些,但嘴上还是不服软:“就是!还是我闺女有眼光!他路老头就是嫉妒!嫉妒我有这么好的宝贝闺女,还嫉妒我这价值连城的琉璃盏!” 话虽这么说,但他再看那琉璃盏时,不知怎的,总觉得刚才那令人心醉神迷的蛤蜊光,似乎……没有刚才那么耀眼了。他心里暗暗琢磨:下次,是不是也该让曦曦给我淘换个既好看又实用,还能在路老头面前显摆一下的玩意儿?

一场因隔代孝心而引发的、充满温馨笑料的“老爷子攀比大赛”,暂时在程家老宅的书房里落下了帷幕。而这份深厚的亲家情谊与可爱的“竞争”,也成为了联结两个家族情感的又一抹独特亮色。

程曦看着父亲这副模样,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她太了解这两个老人家了,年轻时就是亦敌亦友的竞争对手,如今老了反倒更像两个爱较劲的老小孩。

\"爸,\"她柔声劝道,\"路伯伯那个茶台,其实就是个日常用的物件,哪能跟您这传承有序的元代珍品相提并论。\"她故意拿起琉璃盏,对着光线细细欣赏,\"您看这缠丝工艺,这蛤蜊光晕,放在博物馆里都是镇馆之宝呢。\"

程老爷子被女儿这么一说,脸色稍霁,但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往已经黑屏的电话方向瞟。他接过琉璃盏,手指摩挲着温润的盏壁,忽然叹了口气:\"其实爸爸也不是真要跟他比什么。就是......\"

就是什么,他没有说出口,但程曦却听懂了。

两位老爷子斗了半辈子,从商场较量到收藏,如今又比起了儿女的孝心。路老爷子那番话,看似在炫耀茶台,实则是在炫耀孙媳妇的贴心。而这一点,恰恰戳中了程老爷子的软肋——他何尝不也希望女儿能时时惦记着自己?

程曦心念一动,忽然想起什么:\"爸,我记得您书房里是不是还缺一个合适的画案?前些日子我正好认识一位老匠人,他那里有一块上百年的紫檀木料,要不......\"

她的话还没说完,程老爷子的眼睛就亮了起来:\"紫檀木料?是哪位匠人?做工如何?\"

\"是南边来的老师傅,祖上就是专门给宫里做木工的。\"程曦见父亲感兴趣,便细细道来,\"我见过他做的几件小件,榫卯工艺极其精湛,特别是他独创的'隐燕尾榫',堪称一绝。\"

程老爷子顿时来了精神,刚才那点不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快,给爷爷详细说说!\"

就在父女俩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保姆抱着曦月走了进来。小丫头看见外公,立刻伸出小手要抱抱。程老爷子连忙放下琉璃盏,小心翼翼地把外孙女接过来。

\"哎哟,我的小宝贝醒啦?\"他逗着怀里的汐月,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汐月被外公逗得咯咯直笑,小手好奇地去抓他衣襟上的盘扣。这时,卓然也被保姆带了过来,看见妹妹在外公怀里,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要抱。

程老爷子索性把两个孩子都抱在膝上,一时间,书房里充满了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他看着怀里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外孙,又看看身旁温柔体贴的女儿,忽然觉得,什么元代琉璃盏,什么名家茶台,都比不上眼前这天伦之乐来得珍贵。

\"曦曦啊,\"他忽然感慨道,\"爸爸刚才是不是太幼稚了?\"

程曦抿嘴一笑:\"哪有,爷爷这是真性情。\"

\"其实路老头说得对,\"程老爷子轻叹一声,\"再珍贵的古董,也比不上家人的陪伴。他那个茶台虽然比不上我的琉璃盏值钱,但是每天喝茶的时候都能想起孙媳妇的孝心,这确实......挺让人羡慕的。\"

他说这话时,目光温柔地看着怀里的孩子们,语气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较劲,反而带着几分释然和理解。

程曦心中一动,轻声道:\"爷爷,要不这个周末,我们带着孩子们来您这儿住两天?正好皓辰也要出差,我陪您下下棋,听听戏,顺便让这两个小调皮多陪陪外公。\"

程老爷子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那太好了!我这就让人把西厢房收拾出来!\"

看着爷爷欣喜的模样,程曦忽然明白,两位老爷子的\"攀比\",说到底不过是渴望被子女惦记、被亲情包围的一种表现。而她要做的,就是让这份孝心如同细水长流,温润地滋养着两个家族的长辈。

窗外,阳光正好,竹影摇曳。书房内,一老两少其乐融融,那件元代琉璃盏静静地立在书案上,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一幕默默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