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就是在建宁城外纪念碑的招魂仪式过后的两天,我把工坊里忙碌的蒲元单独叫来。

“家主,有什么吩咐?”他很客气的问,但是语气里含着着急,他要忙到事情很多,修补各类武器装备,制作这类军备都需要他的指挥和指导。

“我知道你很忙,但我确实要占用你一些时间。”我淡定的说道。

“家主请讲?”

“是这样,这次我们的交州之战我们的武备准备还是很好的,基本支撑了各场战役,但是我也发现了问题。”

他瞪大眼看着我,但没有开口说话。

我继续道:“最早是我们的床子弩发射的弩箭箭头崩断了,就是射中城墙后直接断掉了,弩箭本身也没有插在墙上。后来的多次战斗中,我们的许多铁质武器,特别是刀剑和弓弩箭头在对付皮甲和铜甲时还行,但是对上铁甲也是有很多都崩断了。我们带回来的破损武器你应该也看过了,我想可能是铁器的硬度够,但韧性不够,太脆了,你觉得呢?”

“家主说的是,我也早发现这个问题了,天竺的铁打造的武器和箭头出现这样问题的少,其他地方的铁打造出来的就多很多,这跟铁的质量有关,我一直在调整工艺,看看如何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提升韧性。”

“嗯,我想也是如此。我在龙编城(交趾郡治所)的时候,听闻了些消息,说交趾出现过一些质量特别好的铁制武器,甚至有传言说‘青釭剑’也曾出现在交州,有的还说‘灌钢法’就是出现在交州的,但这些都无法证实,你听过灌钢法吧?”

“这些传言我听过,灌钢法我也听过,龙编的铁锭确实质量很好,几乎已经赶上天竺的铁锭了。但是灌钢法在很多年前出现,很快就消失了,具体工艺流程失传了。”

“我在交州那边听闻是用生铁和熟铁一起炼化,再反复锻打,最终得到硬度和韧性都非常高的钢!”

“这个我也有所耳闻,好像是在张角起事之前有工匠掌握了其中的妙法。”

“可否试制一下,你也知道我们这次的交州之行损失巨大,如果有更好的武器,那我们恢复实力的速度会加快很多!”

“好,家主,我立马开始实验,不过这需要些时间!”

“好,你把其他事交给手下人去做,你专门研究这个。”我看着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轻声告诉他:“我在交趾还听说,这个灌钢法淬火时需要用马尿和动物的油脂,在锻打时还需要反复折叠反复锻打,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不知道。”

“原来如此,家主听闻的这些很有用,也许这些才是关键,我马上去实验!”

“去吧,不要怕浪费,大胆的去试,我们有足够的铁锭和材料!”

他长长一揖,匆匆走了,眼里闪烁着光。

作为一个前世的历史学究,我确实听过灌钢法,但是具体如何做我可记不得,也就只记得淬火需要马尿和油脂,以及折叠锻打。

灌钢法确实是厉害,起源自汉末,但真正兴起可能是西晋,或者是东晋时代,具体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这个时间大体不会错,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槊兴起了,无论马槊还是步槊都是这个时间段兴起的,槊的特点是硬度和韧性都非常强,也只有灌钢法制作出来的钢材才能做合格的槊头,这间接证明了灌钢法的兴起时间。谁重新发掘出了灌钢法更是没有任何记录,但我一直怀疑历史上就是蒲元重新发掘的,因为历史记载他曾制作了三千口钢刀,一战就把司马懿的几万部队砍的哭爹喊娘(具体是哪一战我就忘记了),被誉为“神刀”,也是公认的三国时期最强冷兵器(神兵除外),不过历史记载只记录了他要求必须用蜀江的水来淬火,别的并没有记录,可能记载是真的,也可能是蜀国故意放出的烟幕弹,他们采取了技术封锁!总之,后来再没有有关“神刀”的任何记录!

实战才是检验一切武器装备的最终实验场,武器的问题一直萦绕着我的心间,交给蒲元后,我才放松下来,除了商路和武器的问题外,我就只剩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了,那就是军队的问题,这次出征是损失最大的一次,即使算上我们在交州补充了部分兵源,我们真正带回建宁的郡兵队伍依旧是一支残破的部队,士兵缺编严重,将领损失严重,重新整合势在必行!

我考虑了好几天,不说茶饭不思吧,确实是想了许多,中间也找手下将领商议过两次,最终我还是决定在补充兵源的同时,对各部队做出架构调整。

当然,首先要调整架构,然后才是去补充兵源。

在交州之战中我看到了骑兵的重要性,以及重装步兵的真正威力,所以我最大的决定就是扩编毒蜂骑和狂象士。首先是毒蜂骑,先从除狂象士外的各部队挑选骑术好的,补充满五百人,重归大汉正统编制,五百人为一曲,设军侯一人,百人为一屯,设屯长一名,一屯下设十个什,一个什设什长一位。当然了和正规大汉官军略有不同,大汉官军是军司马带两曲,军侯带五个屯长,屯长带两个都伯,一个都伯带五个什,一个什长带两个伍,一个伍长带四个大头兵。我这里层级更少(不设伍长和都伯),部队规模也小,因为正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部,也就是两个曲,一千人,而我的是以曲为作战单位,只有五百人,更加精干,负担也小,后勤压力也小。

毒蜂骑分设五个屯,也就是原来的五个百人队,一屯为投矛骑兵,一屯为弓骑兵,一屯为弩骑兵,一屯为持盾和单手武器(锤、斧、刀、剑、连枷)的近战骑兵,一屯为持长武器(矛、枪、戟、斧、锤、铍、叉、连枷)的近战骑兵。为了骑兵有稳定的输出,我不得不祭出骑兵最大的依仗——双马镫,只有双马镫才能提供骑兵稳定的攻击和防御,我需要双马镫提前几十年出现在历史上!

弓骑兵屯长为张嶷(原毒蜂骑远程骑兵百夫长),投矛骑兵屯长为孟火(他原本是猛虎团投矛百人队长),弩骑兵屯长为周彻(他原为猎豹团小弩百人队队长),持盾骑兵屯长为刘二(原飞龙团重步兵百人队长),持长武器骑兵屯长为孟猴(原猎豹团长兵百夫长),军侯仍为马忠,他带骑兵已经颇有经验,大小战役已是好多次。

这里要说明的是弩骑兵这个兵种当然是存在的,在大秦就有弩骑兵,就是弩骑兵保证了长平之战秦国最后的胜利,在汉代自然也有,出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队伍里就有很多弩骑兵,是应对游牧民族弓骑兵的利器,在后世大唐都有弩骑兵,据说李世民的玄甲军中就有弩骑兵。当然了,弩骑兵在有双马镫下才能发挥威力,输出能力才强大。

然后是狂象士,我要培养他们做骑马的重步兵,也就是欧洲后世的龙骑兵,骑马行军,下马作战!

也是补充满五百编制,从除毒蜂骑以外的各部队挑选身强体壮者(主要是各部的重步兵),骑术不好无所谓,后面慢慢练,只要练到会骑就行,骑术要求比毒蜂骑的低很多。

构成上,两个屯是重甲持盾和短兵的,两个屯是重甲持长兵器的,一个屯是厚皮甲的大弩弩手,持盾的两个重步兵屯的屯长为孟虬和沙摩柯,持长兵的两个屯的屯长为句扶和孟水,持弩的屯的屯长为孟土,孟水和孟土是我的另外两个义子,狂象士部队最大的要求是忠诚,他们是我的亲卫队,军侯依旧是樊仲,他的忠诚是经过了检验的。

猛虎团、猎豹团、飞龙团的改编就难一些了,主要是手头的将领太少,我不得不提拔了一些人上来,另外我还多设置了一支新军,新部队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