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岁的洛谢夫体力已经不足以为大家详细介绍超弦熔断计划的来龙去脉。
好在有万向面前有该项目的所有档案。
万向翻开印有机密字样的资料袋然后快速浏览。
很快项目的背景将万向拉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
那还是米毛冷战时期..
双方都还笼罩在核阴影下。
为了能够相互压制对方,双方都在科技发展中挑战着极限。
特别是基础物理学领域,因为所有人刚刚见识到了原子弹的威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个大国都为那种毁天灭地的能量感到着迷。
于是大量的资源都被投入到微观粒子的研究当中,并暗自较劲。
米国将资源投入登玥,还有对于基本粒子的理论研究。
而大毛的科学家更加痴迷于极端工程。
根据当时大毛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提出的假说,地幔中存在一种超弦粒子,它属于宇宙大爆炸残留的高能量粒子,它可以与核能产生‘共振’释放出几何倍的能量。
换句话说就是给核爆叠加一个能量翻倍的bUff。
为找到这种超弦粒子他们甚至在北极圈附近创造了人类最深的科拉钻孔。
其实对于这个项目对外是公开的。
外界的报道中项目由于温度,岩层的坚硬程度等问题,最终钻探深度停留在米。
甚至一些外界传闻是由于一些超自然事件而导致项目停止。
但此时呈现在万向眼前的是一份真正的机密档案。
米!
这是科拉钻孔的真实深度!
万向感到震惊!
迫不及待的继续往后看去。
在后续十年的时间里,凭借超深地下的低辐射背景和极端环境特性,大毛的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弱相互作用粒子的研究。
比如暗物质和中微子。
原本实验研究按照正常计划进行。
可就在研究进行到第八个年头。
科学家们在孔口外搭设了一台高能粒子发射装置,并且持续的往孔内轰击,试图引发与宇宙背景中微子的弱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一些研究数据。
在测试进行到第二个月的时候,试验区发生了严重地震。
以至于地下米以下的钻孔被全部掩埋,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对外披露的钻孔深度为米。
就在这时。
洛谢夫看到了万向脸上的表情变化,终于带着沙哑的声音开口说“年轻人,我是那次事件的经历者,地震发生以后起初人们以为是一次意外,但接下来地下传感器传回了大量的数据,数据显示地震震源就位于钻孔内部..”
“并且,根据探测器测试,震源周围的物质密度在短期内呈现几何式的增长,这也是诱发地震的原因。”
洛谢夫眼睛坚定的死死盯着万向,仿佛要让万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当年发生的事情。
“年轻人你再看看后面的数据。”洛谢夫沉声说道。
同时万向也注意到了那些数据,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质量密度曲线中,一段奇高的峰值数据。
即使是地底高岩层密度环境,也不可能出现如此夸张的质量数据。
万向蹙了蹙眉“会不会是探测仪出现了故障?”
洛谢夫摇了摇头“我们也这样认为过,但是你接着看后面...这是同一时间全世界地球物理观测站检测到的数据,还有同一时间飞机的飞行数据、海岸线潮汐、卫星轨道监测数据、引力波探测数据...这些数据是骗不了人的,的确在那个瞬间钻孔内部质量增加了约整个地球的5.2倍...好在持续时间短于1毫秒,小于普朗克时间,否则人类文明已经毁灭了..”
万向已经将后续的数据全部看完,正如洛谢夫所说的,结合所有独立样本数据来看,事件的的确确发生了。
并且资料中记录了那时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明显高于以往。
这也意味着在瞬时的1毫秒内,地球的质量增加了5.2倍!
万向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倒吸了一口凉气,稍稍平复心情后才问道“所以洛谢夫先生,这是什么原因!?”
“高维卷曲..”谢洛夫一字一句。
“什么意思!?”万向问。
“我们认为是高能粒子诱发了超弦粒子的卷曲释放...换句话说那1毫秒的时间卷曲的高维空间被打开了呈现释放状态...我们应该庆幸的是弦粒子的卷曲释放没有发生链式反应,否则但凡超过1秒对地球来说都是灾难。”
“这个实验后续有复现过吗?”
“没有,具体诱发机理不得而知”洛谢夫手臂微微颤抖,仿佛心有余悸。
稍稍停了停,他才继续说道“但并不是一无所获,经过探测,科拉钻孔3万米深度依然保持着高密度状态。”
万向微微颔首,这也意味着科拉钻孔3万米的地方有释放质量的产物,那里掩埋着当时的真相。
至于为什么该项目叫‘超弦熔断计划’是为了防止以后此类事件发生后,人类有阻止卷曲释放的手段。
后续的事情就很容易解释了。
为了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大毛时代结束后,相关科学家开始把研究的希望放到了龙国。
并且在与龙国科研人员共同设计建造了现在的高能粒子对撞机。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是建造这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重要拼图。
因为传统能量带来的加速效果根无法探测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
这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后,科学技术发展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
就在这时会议室内快步走进来一名白衬衫打领带的年轻工作人员。
三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浓密,身姿挺拔,他刚一进门便环视会议室内。
然后目光迅速锁定到了万向身上,他快步走到万向身旁,伸出手,从容开口说道“你好万总工,我是‘超弦熔断计划’的负责人戴平。”
万向有些惊讶第一反应是此人好年轻,30出头的年纪竟然是百亿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而且是前沿的物理科学。
戴平看出了万向脸上的疑惑,他笑了笑说道“其实最开始项目是我导师负责,只是2年前他因病去世,我被指定为项目负责人,也算是继承了导师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