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突然驾到,坐在内殿与官家议事的相公们正要起身避出去,就听到官家的咳嗽声。
“出去……”
官家没能将皇后推开,红着眼睛怒吼,然而声音还没能出口,立即就被更激烈的呛咳淹没。
皇后装作没明白官家的意思,踉跄几步又复扑上前:“官家,您怎么了?”
得不到官家的回应,皇后愤怒地看向旁边的江季:“江押班你是怎么照顾官家的?怎么让官家病成这样?太医院的人呢?为何不在这里候着?”
江季没说话,倒是旁边的黄内侍低声提醒道:“圣人……官家正在与相公们议事……”
这话就似一点火星,登时将皇后整个人都点燃了,她看向大殿里的王秉臣:“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让官家这般劳累?”
“诸位相公,为何不劝解官家,让官家以龙体为重?”皇后这话虽是与所有人说的,却单单看向王秉臣。
“王相公,您是大梁的股肱之臣,有那么多要紧的公务,必须要禀告到官家病榻前?”
这话就说得极为严重了,好似官家能有今日,都是王秉臣的过错。
官家想要开口呵斥,却一张脸憋得通红,半晌也喘不过气,刚好给了皇后可乘之机,她一边哭,一边拍抚官家的后背,吩咐宫人立即将太医请过来,这次她要看着太医诊脉。
王秉臣想要上前,皇后皱眉阻止:“诸位相公还是在外面等候,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得等官家好转一些再说。”
皇后那孤注一掷的模样,看起来都是因为心系官家,让臣子们无法反驳。
皇后说完话,等待着臣子们的反应,换成寻常臣子兴许就会告退了,可惜站在这里的是王相爷。
果然,王秉臣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反而叮嘱江内侍:“我们就等在殿外,随时等待官家传唤。”
皇后攥起了手,秦王之前担忧的没错,真的到了最后关头,王秉臣是最大的阻碍。
太医被带进内殿,立即上前为官家诊治,皇后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先皇驾崩时就是突然头疾加重,随即就不能言语,接下来的事务就由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处置,所以后面官家监国、承继皇位才格外顺利。
她多希望官家也是如此,她就能顺理成章接过权柄。
如果王秉臣反对,她就可以用祖制来压他。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榻上突然传来呕吐声,宫人们慌忙上前侍奉,皇后顾不得别的,也忙挤上前去,只见床边有一滩污秽,官家正靠在迎枕上。
皇后紧盯着官家的脸,正准备仔细探查官家的呼吸,手还没落下,榻上的官家却突然睁开了眼睛,直直地看向她,皇后吓了一跳,差点喊出声,好在及时稳住了情绪,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官家,您总算醒过来了。”
官家沉着脸,目光凌厉中带着几分威慑,声音沙哑地道:“你突然……闯入内殿……惊扰朝堂,岂是……中宫所应为?”
皇后心里一阵慌跳,却还是硬着头皮道:“妾听说官家好几日没有走出福宁殿,心中担忧,这才找了过来。”
官家显然还没有力气,不愿意多言语,落在皇后身上的目光几经变幻,最终看向江内侍:“请……王……”
江内侍立即道:“奴婢这就去叫王相公。”
官家点点头。
皇后心有不甘,官家病重,相信的还是王秉臣。尤其是她今日这么一闹,恐怕在官家那里更没有了什么地位,好在她至少知晓了福宁殿里的实情。
王秉臣进了内殿,上前行礼:“官家感觉可好些了?”
官家轻微地点了点头,然后道:“朕病这段日子……事务交由宰相处置……每日……留二人……在福宁殿当值……人选……王卿……自行斟酌。”
王秉臣应声。
官家又将目光落在皇后身上,深吸一口气,然后费力地吐出两个字:“禁足。”
皇后面色大变:“官家……妾是关心则乱……求官家让妾留下侍疾。”
官家不再说话而是闭上了眼睛。
皇后知晓断不能这样离开,站在那里思量对策,却听得王秉臣道:“官家需要歇息,江押班就照官家的意思,将圣人送回去吧!”
官家说了,事务交由宰相处置,王相公此时说话也是应当。
江内侍应声,然后上前一步:“圣人请吧!”
皇后盯了王秉臣一眼,王秉臣却仿佛并没有瞧见一般,依旧平静地站在那里。皇后又看了看其余几个官员,此时此刻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她说话,她咬了咬牙只得抬脚向殿外走去。
官家还清醒,现在闹起来对她没有任何好处。
皇后出了福宁殿就瞧见了站在院子里的秦王,秦王垂着头,一副老实本分的模样,但就在皇后离开之时,他微微抬起眼睛,刚好与皇后目光相接。
皇后眉头紧锁,面容阴沉,虽然什么都没说,但秦王已然知晓,皇后定是受了挫。
等到太医院的人离开之后,王秉臣和几位官员才走了出来,不过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去了侧殿。
秦王看到江内侍,上前道:“官家眼下是什么情形?”
江内侍也不隐瞒:“吃过药好一些了,官家召王爷过去说话。”
秦王心中一喜,却不表露出来,快步走进内殿。
官家正闭着眼睛养神,秦王也没有上前去唤,只是站在一旁候着,过了大约两刻,官家才看到秦王,向他招了招手。
秦王立即走上前。
官家示意旁边的奏章,低声道:“多听……王相公的……”没有让他监国的言语,更没有托付政务。
秦王等了一会儿,才上前去取奏折,目光瞥到一本敞开的奏章上,上面压着三佛齐送来的表文。
秦王快速乜了一眼,立即看到了几句重要的话语。
“多有魍魉之徒,剿劫商船……今欲仰借大皇帝之洪威……乞求大梁遣发舟师一同发兵夹击,可一战而擒,海波可永期清晏。”
大致的意思就是,三佛齐要与大梁一起发兵,对付海上的海盗。
方才官家显然是在与王相公等人商议这桩事。
秦王想到了夏孟宪背后那些海商,显然官家还没有放弃追查,那么官家到底知不知道夏孟宪与他有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