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半自动步枪12万支,咱们20万人里六成到七成是普通的步兵作战人员,扣掉机枪手、炮兵这些不用步枪的专业兵种,足够配给普通战士当主力武器,耐用还省弹药,后勤压力也小。”
张万和扶了扶老花镜,手指点在“全自动步枪支”上:“这全自动的配得不少啊,是给骨干用的吧?”
“您一眼就看出来了。”林毅笑了笑,“班长、副班长、火箭筒手还有通信兵,这些骨干得有火力压制能力,每个步兵班配3到4支,关键时刻能撕开敌人防线。”
他指尖一移,滑到机枪区域:“轻机枪挺,咱们部队大概有1.2万个步兵班,基本是每班1挺,主攻方向的加强班配2挺,刚好撑起班组火力核心。
通用机枪3200挺是按连营级单位配的,每个营编一个重机枪排,配4到6挺,主攻方向的加强营直接配机枪连,12到16挺,这枪既能架起来当重机枪压制,又能拆下来跟班组机动,灵活得很。”
张万和跟着点头,忽然指着“枪榴弹发射器6000具”问:“这玩意儿用得着配这么多?”
“太用得着了。”林毅语气笃定,“挂在步枪上就能用,比单独配火箭筒轻便,对付简易工事、碉堡正好,不用让战士们冒着危险去攻坚。”
他顿了顿,补充道,“火箭筒1.2万具也有讲究,现在各国军队装甲车越来越多,每个步兵连火箭筒排标配6到8具,部分加强班还得配1具,营里再储备一批,遇上坦克能形成交叉火力,不至于被动挨打。”
话锋一转,林毅指向迫击炮区域,指尖在不同口径上依次划过:“迫击炮是曲射火力的关键,得分层配。
60毫米的2800门,全给步兵连的迫击炮排,每个连2门,再加上加强分队的补充量,几百米到一公里内的隐蔽目标都能覆盖。
82毫米迫击炮1600门是团属的,每个步兵团配一个迫击炮连,6门打底,加强团再增配2到4门,刚好能支援营级作战。”
“至于这800门120毫米迫击炮,我配给了军直属炮兵分队,还有主攻方向的师级单位。”林毅加重语气,“这玩意儿火力猛,每个炮兵营配6到8门,复杂地形里打火力覆盖比榴弹炮还好用,对付敌人的集群目标一炸一个准。”
张万和的手指顺着火炮区域往下滑,在107毫米火箭炮那栏停住:“400辆107火,是按师属炮兵团配的吧?”
“您一猜就中。”林毅笑着点头,“一个师的火箭炮营标配12辆,再加上军直属的独立火箭炮连补充,刚好凑够数。这玩意儿轻便,山地作战拉着就走,火力猛还不挑地形,简直是为咱们的山区作战量身定做的。”
“85毫米加农炮240门,主要配给军属炮兵团和军区直属反坦克团。”林毅继续介绍,“军属的配12到18门,直属反坦克团配54门,咱们这编制里的军级单位和独立反坦克部队,刚好能吃透这些装备,专门对付坦克集群。
122毫米榴弹炮500门是师属主力,师炮兵团配两个营24门,算上加强分队也差不多。”
他指尖落在152毫米加榴炮的数字上,眼神变得严肃:“最关键的是这200门152毫米加榴炮,直属预备炮兵师的核心装备,每个预备炮兵师配24到36门,咱们20万人的部队配了3个重炮炮兵团,这火力用来打纵深目标,不管是敌人的指挥部还是弹药库,都能一锅端。”
说到装甲装备,林毅的语速稍快:“坦克分了三类,虎式600辆当攻坚主力,这可是硬家伙,每个坦克团配90到100辆,咱们20万人的部队能编6到8个坦克团,刚好够用。
蝎式轻型坦克300辆,这种坦克适合山地、丘陵作战,配属给山地师,每个轻型坦克营配30到40辆,穿插起来比兔子还快。”
“还有150辆鸭式水陆两用坦克,配属两栖作战部队。”林毅补充道,“每个水陆坦克营配20到30辆,咱们20万人部队里的两栖作战分队按5到6个营规模估算,刚好能满足两栖登陆的需求。
轻型装甲车8000辆是用四驱皮卡和吉普改的,成本低还快,侦察、巡逻都够用,1200辆装甲运兵车专门拉步兵,步坦协同不能落。”
张万和的目光移到车辆部分,算了算问道:“吉普车3500辆、皮卡车5000辆、卡车8000辆,这运力够吗?”
“绝对够。”林毅拍了拍桌子,“吉普车是师、团、营级指挥员标配,每个营配2到3辆,团部配5到8辆,师部配10到15辆,连通信、侦察用的都算上了。
皮卡车架上重机枪或者高射机枪,用于边境或山地部队,保障短途物资运输和联络,数量虽多但只配属前沿分队和后勤单位,不浪费。”
“军用卡车是核心运输装备,8000辆里5000辆运兵,3000辆拉物资,还能用来牵引火炮,按每门大口径火炮配1辆牵引车算,都富余不少。”
林毅解释道,“自行火炮600门,含122毫米、152毫米、203毫米等不同口径,直属炮兵师少量配备,每个自行火炮营配18门,跟着装甲部队机动,火力支援随叫随到。”
“防空这块也没落下。”林毅指着“响尾蛇便携式防空导弹4500具”说,“配给班组防低空目标,再加上1800挺12.7毫米重机枪,既能打地面目标也能兼职防空,织起低空防空网没问题。
对了,我还加了火焰喷射器,配属喷火器班,每个加强营配2个喷火器班,4到6具,多用于摧毁碉堡等坚固工事,减少战士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