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陈锦年把奖杯摆放在工位上,安静下来的人力部再次骚动起来,纷纷从周围聚集过来,想要亲眼目睹这传说中的国内三大电影奖之一的神奇之处。

“好精致啊,上面坐着的是麒麟吧。”

“人家是朝天吼。”

“对,是石吼,华表奖的奖杯是照着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做的,你去旅游的时候没看见吗。”

“我没去过啊。”

“那你真应该去一趟。”

众人围着奖杯七嘴八舌的议论,不断交流着关于奖杯的信息。

此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杜悦琳,正站在奖杯正前方好奇的伸出手,但手刚伸到一半,她就触电似的将手缩了回来,扭头小心翼翼的询问。

“我能摸一下吗?”

陈锦年点点头,“当然,想拍照合影的都可以,不过要排好队,一个个来,别给我摔喽。”

他在周五晚上一共领了三座奖杯,一座给送给学校,一座留在书香雅苑的,剩下的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这一座,是王一笛让他带回来放到家里的。

要是被摔坏了,王一笛非得找他拼命不可。

“谢谢老大。”

众人闻言雀跃不已,立即沿着工位的过道排出七拐八拐的队伍。

“你们要抓紧时间,现在可是工作时间,等会行政要是过来检查纪律我可不管哈。”

陈锦年在提醒完同事后,便扭头回到的自己的办公室里,此趟回北京领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让他有点假期综合症了,得尽快调整工作状态。

毕竟他手里不仅管着人力部的优化,还有一个他新要来的合规部要处理。

“当当当。”

陈锦年刚在电脑上敲出了几行字,办公室的玻璃门就被敲响了,将他从工作状态中一脚踢出去。

“谁啊?”

他无奈的大声喊道。

门被推开,进来一个俏丽的职业装美女,正是公司的总助万梓宁。

只见她寒着一张脸,手里拎着陈锦年放在外面的奖杯,一步一步,踩出清脆的脚步声,缓缓来到陈锦年的面前,并将没收奖杯放在办公桌上。

“你们人力部可真热闹啊,先是聚众吵架,接着拍照打卡,还有没有把公司当做工作的地方。”

“额,吵架的事和我们人力部无关啊,怪就怪制度制定的不人性。”

“制度不是你们人力部在培训吗,现在把问题推制度上了,你怎么不说是你们人力部培训不到位。”

“你吃枪药的吧。”

陈锦年诧异的抬起头,看向冲他莫名发火的万梓宁,他才来公司几天的,这种事能怪到他身上吗。

“你来大姨妈了?”陈锦年试探的问道。

“啪。”

万梓宁用奖杯狠狠拍了下办公桌,“你才来大姨妈了!”

“没来就没来呗,你敲什么桌子啊。”

陈锦年的忙不迭的起身将奖杯拿过来,仔细检查底座有没有损坏,然后赶紧打开背包将奖杯装进盒里。

估计这奖杯也没想到,有一天它能的干惊堂木的活儿。

万梓宁用凶狠的目光瞪了陈锦年一眼,接着气鼓鼓的坐到会客椅上,翘起二郎腿看向窗外的高楼大厦。

陈锦年将背包放在文件柜,用纸杯在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递给万梓宁。

“你应该在楼上开会啊,在我们人力部干什么,而且基层员工闹矛盾,好像也不应该惊动你这位总助出马啊,是不是太掉价了。”

万梓宁接过水杯一饮而尽,转动转椅,看向陈锦年。

“如果你剧组里有位你很讨厌,但又很有能力的演员,你会怎么办,是忍着他将电影拍完,还是将对方开了找新人来替代他。”

“有趣的问题。”

陈锦年抚摸自己的下巴,陷入思考,他明白王梓宁究竟是在问什么,同时也恰恰是因为他知道,所以才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沉吟良久后,他依旧没有头绪,只能坦白的说道:“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一道有正确答案的问题,顾全大局但却拍出一部烂剧的,和破釜沉舟更换主角拍出经典的例子都有,我只能说任何选择都有道理,但任何选择也不能保证一定成事。”

万梓宁用颇为意外的目光看了陈锦年一眼。

“我还以为以你的脾气,一定会选择第二条路。”

“我没你想的那么愣头青,院线电影是商业项目,盈利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性格脾气不对付的问题,大不了拍完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就得了的,这又不是稀罕事。”

“你们影视圈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不是发生过,是非常多,凡是项目盈利过,但主创再也没有合作过的项目,基本上全是在私下闹翻了,你随便查查便能看出端倪,不需要我一一列举。”

谁和谁不能同时出镜,谁和谁不能见面,谁和谁在晚会上不能坐一起,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简直不要太多。

哪怕陈锦年在筹备项目的时候,都会有人来提醒他,邀请了哪位演员之后,就不能再邀请谁谁谁和谁谁谁,避免大家工作尴尬。

万梓宁微微颔首,明白了陈锦年的话里的含义。

“对了,我还有点事想问你。”

“赶紧说,给你做完心理辅导,我还得把刚才吵架的事给处理好,哎,真是愁人啊,你们如此大的公司,员工也全是高学历的,竟然还和我们剧组一样,时不时的出现下场单练的情况。”

“别废话。”万梓宁叫停了陈锦年的抱怨,转而认真的问道:“你有收购公司股份的计划吗。”

“没有,我是有钱,但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钱。”

《周处》的确让陈锦年大赚一笔,但这笔钱明年三四月份才能到账。

而陈锦年之前账上的钱,在划掉对外投资的钱,新项目预算的钱,和园区修建的钱后,实际上也没多少了,只够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

在听到陈锦年明确的答复后,万梓宁微微有些愣神,紧接便陷入到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