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王李恬年少轻狂,意图大位,皇后为此忧心忡忡,但愿成婚之后,他能稳重些。

大儒陆九光的女儿陆沉鱼品行出众,堪为良配,皇帝和皇后都很满意。

至于楚王的想法,那不重要,皇后直截了当地说,只要她还活着,李恬就别想觊觎太子之位。

皇帝也默许了,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但他就是控制不住对太子的猜忌。

太子一改年少时的暴烈性情,变得温和仁善,日日给皇帝皇后请安,嘘寒问暖,从不懈怠。

满朝文武交口称赞太子仁德,皇帝却很是烦躁,既然太子那样好,他是不是就没用了?

肩膀的旧伤又在隐隐作痛,丹药的镇痛效果在减弱,皇帝益发力不从心。

李弘毅颤抖着撇下朱笔,忽而想到祖父从前说过,拉车的牛马,伤了病了就杀掉,用卖肉的钱再去换一个小牲口崽子。

李成德说的是乡下的事,但皇帝想的却是太子,李天保年幼时就爱哭爱闹,谁曾想长大了居然是这般喜怒不形于色。

就在皇帝胡思乱想时,太子来了,他面容俊朗,一身朱红朝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

李成德容貌平常,但他在发迹后纳了不少美艳动人的侍妾,让子孙后代的相貌有了极大改善。

李天保的眼中看不出情绪,他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候,皇帝只觉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朕不安!”皇帝耍起了性子,埋怨地说道。

太子道:“父皇龙体欠安,不妨请玉环山的仙长诊治。”

姜州的道宗行走不固定,薛从时不时就会远行寻花问草,青莲盛开在即,他便守在花园中,片刻不敢擅离。

恰巧乔桢也下山了,他是为雕版而来。

大郑对书籍的管控极为严格,用笔名也容易招来无妄之灾,乔桢便等到了改朝换代,才将《玉台集》出版。

雕版难制,大量印刷单一书目却是比活字方便,咬文嚼字了几十年,当然要多印几本。

胜天楼没落已久,戏台子也冷清萧索,大昭皇帝尚武,看不惯哭哭啼啼的才子佳人。

皇帝在宫中建了一座演武台,在他尚且年轻的时候,处理朝政之余,时常和将士们切磋武艺。

当然,皇帝永远会赢。李弘毅精于骑射,曾在夜晚一箭射穿了敌将的右眼,战绩辉煌。

好汉不提当年勇,皇帝低低地咳了几声,才道:“那些神仙太难伺候,朕就不麻烦他们了。”

太子抬起头,仔细打量着皇帝,印象中高大如神明的父亲老了,面颊深深凹陷下去,手臂也细弱地如同竹枝。

“朕自问没有汉太祖豁达,却终究不想留下骂名。”皇帝似是在自言自语,“服丹止痛无异饮鸩止渴,你不要学朕。”

太子俯身下拜:“谨受教。”

皇帝又道:“你母亲不愿见朕,你便多去看看她吧,瑞奴,这天下很快就是你的了。”

李弘毅难得地唤了李天保乳名,他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