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幸好遇见神 > 第672章 宇文毓登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宇文觉得位后启用的国名是“周”,这是宇文泰生前决定的,就是先秦“夏商周”三代的那个“周”。

宇文泰遗命改国号为“周”,主要有两层意义:一、废除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向多姓诸侯(联邦)制度演变。二、中央衙门改成皇帝→大冢宰(大丞相)+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六卿(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六卿头头分别叫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

西魏时期宇文泰推出府兵制,设置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是官职不是爵位,不能由后代自然继承。

因此,宇文泰时期的44名大佬,死一个少一个。

到北周立国,朝廷本来有三股主要力量:皇帝宇文觉及近臣,宇文护的辅政系,赵贵为首的元老派势力。

宇文护诛杀了赵贵、逼死独孤信,李弼不久后病逝,宇文护又将于谨、侯莫陈崇拉进自己的朋友圈,于是朝廷里就只剩下皇帝和丞相两股势力了。

这时候,宇文泰设计的“复辟周制”,其实已经只剩朝廷架构这个形式。

……

得知皇帝在背后对自己搞小动作,宇文护打算予以还击。

事前,他去拜访于谨、侯莫陈崇这两位硕果仅存的八柱国元老,向他们征求看法。

于谨不忍见到老东家身后晚辈同室操戈,在同意宇文护给皇帝适当教训的同时,提醒对方不宜太过分。

侯莫陈崇对宇文家族感觉疏远一些,只是建议将皇帝身边两名重要大臣李植、孙恒外放。

宇文护听出来了,两位老臣的意思是:丞相要惩戒皇帝,他们不会拦着;皇帝这次是初次犯错,不宜重责;皇帝身边的臣子有自己苦衷,给次机会。

宇文护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将李植外放梁州刺史,孙恒外放潼州刺史。

……

李植是十二大将军李远之子。

李远是八柱国赵贵手下的两位大将军,赵贵又是宇文泰上位的最强推手。

所以,李远入仕的起点,是宇文泰丞相府司录参军。

也就是会议记录员。起点极高。

宇文觉接班后,李植任散骑常侍、司会参军。

也就是皇帝(开始是天王)贴身秘书,朝会主持人。地位极高。

孙恒出身普通,但早年读书聪明、远近闻名,得到宇文泰赏识。

孙恒担任的军司马之职,是夏官大司马的副手。

夏官就是兵部(国防),孙恒就是国防部副部长,位置十分关键。

这两人被宇文护赶出皇宫,离开长安去偏远地区任刺史,哪里会甘心?

宇文觉起了诛杀宇文护的心思后,拉拢的班底是李植、孙恒。

李植、孙恒认为必须要有禁军高级将领参加,才能成事。

于是,由李植、孙恒牵线,宇文觉亲自招募了三名宫伯:乙弗凤、贺拔提、张光洛。

宫伯是天官的属官。

天官大冢宰就是军委主席,天官副手宫尹是皇城禁卫军总司令。

宫尹下面是左、中、右宫伯,相当于军长,各领一个大营(万人)。

只是,宇文护没有料到,张光洛早就投靠了宇文护。

李植、孙恒被调离京城后,宇文觉尝试几次,想将他们调回朝廷,都被宇文护阻止。

宇文觉决定利用三位禁卫军首领诛杀宇文护,趁他入宫赴宴时动手。

他让三人宫伯安排死士,偷偷在皇宫训练,排演刺杀细节。

宇文觉的动作,经过张光洛告密,宇文护掌握得清清楚楚。

宇文护想起叔父宇文泰的托付,决定亲自找宇文觉恳谈一次。

宇文护的打算对宇文觉开诚布公:

你个小屁孩(宇文觉),就安安稳稳坐在你的皇位上,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国家大事交给为兄我和两位大柱国(于谨、侯莫陈崇)就好了。

等过些年,你年纪够了,我慢慢分些权给你。管顺了,再分些……

就这样,我慢慢交权,你慢慢掌权。

至于宇文觉会是什么反应,宇文护无法预估。

……

从兄弟关系的君臣二人摊牌谈判在皇宫里举行。

当然,宇文护要求摒弃退了所有侍卫、太监、宫女,只有君臣二人。

宇文护彻底坦露心迹。

宇文觉不作表态。

宇文护明白了:宇文觉难以接受自己这个堂兄的建议,不想改变主意。

也就是,他还是想杀自己。

宇文护默默退走,出宫,回家思考了一夜。

第二天,他决定不再忍耐,必须废掉宇文觉,另立新君。

他请于谨、侯莫陈崇到家里做客,把宇文觉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也说出了自己的废帝想法。

于谨、侯莫陈崇听了,久久不语。

宇文护就一直等着二人答复。

最后,侯莫陈崇问:“请问大冢宰,谁为新帝呢?”

宇文护:“以非常礼行非常事。先皇长子宇文毓最合适。”

听到宇文护说出这个名字,于谨抬起头,点了几点。

宇文护命令宫尹(禁军统领)尉迟纲,召集乙弗凤、贺拔提两位左、右宫伯前来议事。

乙弗凤、贺拔提来到,当场被抓捕。

随即,尉迟纲派禁卫军包围皇宫,下令卫士立即换岗调防。

皇帝宇文觉察觉到苗头不对,命令身边侍卫持械自卫,并派人翻墙去向于谨、侯莫陈崇求救。

他哪里能知道,宇文护的行动得到了二人的同意。

宇文护派柱国将军贺兰祥带兵进宫,逼迫宇文觉逊位。

宇文觉身边的死士很少,外面也没有军队作后盾,只得乖乖答应。

9月初10,宇文觉被废,降为略阳公。

9月27日,文帝宇文泰长子、歧州刺史宇文毓被请回长安,登基称帝。是为北周明帝。

李植、孙恒、乙弗凤、贺拔提等参与谋杀宇文护之人,尽皆被诛。

11月,略阳公宇文觉也被悄悄杀死。

……

宇文毓登基的时候,南梁陈霸先正在做篡位最后准备。

11月16日,陈霸先登基。

而此时的北齐朝廷,皇帝高洋的行为举止,简直让人进惊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