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 第400章 密函传意藏青云之志,雪园对峙显决绝之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密函传意藏青云之志,雪园对峙显决绝之威

天刚蒙蒙亮,馆舍外的晨露还未散尽,赵一便捧着一叠装订得整整齐齐的 “证据” 匆匆赶来,脚步急促却稳,显然是怕耽误了时辰。

吴天翊正临窗翻看舆图,见他进来,便抬手示意将东西放在案上。

他拿起那叠纸,指尖轻轻拂过纸面,目光从魏元基贪墨军饷的账册记录扫过 —— 上面不仅有年月、数额,连经手人的画押都清晰可见。

再翻几页,是几名京营兵士的证词,细数魏元基苛待下属、克扣粮米的细节,字句恳切,还附了兵士的籍贯与军籍编号。

最后一页,竟是魏元基私占营中良田、转租谋利的地契副本,连租户的签字都一应俱全。

桩桩件件,都 “详实” 得挑不出半分错处,连最细微的漏洞都被补得严丝合缝。

吴天翊越看,嘴角的笑意越浓,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敲了敲,才缓缓放下 “情报”,抬眼看向站在下方、头垂得几乎要贴到胸口的赵一,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打趣:“赵一,没看出来啊!这证据收集得倒是周全,连这么隐蔽的地契都能拿到!”

“不错,不错,以后你别跟着我四处跑了,干脆去管情报算了,定能把咱们的情报网打理得妥妥帖帖!”

赵一一听这话,顿时像被火烫了似的,猛地抬起头,脸色瞬间涨得通红,连耳尖都泛着热。

赵一一听这话,身子猛地一僵,像被炭火烫了似的倏然抬头,脸颊瞬间涨红了起来,连耳尖都泛着滚烫的红。

他双手在身前飞快地摆着,生怕吴天翊真把这差事定下来,声音都带着几分急慌的颤音:“小王爷!您可别取笑卑职了!这活卑职真做不了!”

“呵呵,瞧你急的,跟真要你去似的!” 吴天翊被他这反应逗笑,指了指案上的 “证据”,“你跟我说说这么详尽的‘证据’你是从哪里搞到的 —— 特别是这份!”

他说着,从叠纸中抽出一张,指尖捏着纸角扬了扬,纸上 “魏元基借太后名义强索京营商户‘孝敬钱’、私吞两成赈灾粮草” 的字迹格外醒目,“你说,太后要是瞧见这个,会是什么脸色?”

赵一闻言,头垂得更低了,右手不自觉地挠了挠后脑勺,脸上的窘迫更甚,声音也低了下去,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小王爷…… 其实这些资料不是卑职搞到的!是…… 是卑职找焚天宫的苏姑娘想办法的!”

他说着,偷偷抬眼瞥了吴天翊一眼,见他没露出意外的神色,才又补充道,“卑职也没想到,苏姑娘的人脉竟这么广,连魏元基私下做的这些事都能查到!而且…… 而且还这么快!”

“哦,你是说你找了焚天宫的苏绾卿苏姑娘?” 吴天翊指尖轻轻敲着案几,语气听不出喜怒,眼底却掠过一丝了然 —— 他先前便觉得苏绾卿看似温婉,实则藏着不浅的手段,如今看来,焚天宫在邵明城的眼线,比他预想的还要密集。

“正是!” 赵一赶忙抬起头大声应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多亏了苏姑娘出手,不然卑职今日实在没法按时给您交差!”

“果然!这焚天宫的人干这种事也许才是最合适的!” 吴天翊手指顿了顿,自言自语般轻声道,“若论查探私隐、收集情报,江湖势力本就比官府眼线更灵活,再加上苏绾卿心思缜密……”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停住,抬眼看向赵一,语气恢复了沉稳,“行吧!我知道了,你先下去!记得这段时间要加强馆舍内外的防范,尤其是嫂嫂那边,日夜都要有人盯着,绝不能出半分纰漏!”

他低头扫了眼案上未寄出的密函,又补充道:“还有,你把这封信送到徐府,亲手交给徐首辅,务必看着他拆封,切不可让旁人经手!”

“是!” 赵一赶忙躬身行礼,双手接过密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中,转身就要退下。

“稍等!” 吴天翊忽然喊住他,指尖在舆图上城外驻军的位置点了点,“你去趟城外军营,把林霄喊来,就说我有要紧事与他商量 !”

赵一心中一凛,知道护送楚端梦母子是当前的大事,不敢怠慢,连忙应道:“卑职明白!这就去请林将军!”

说罢,再次躬身行礼,才快步退出了馆舍,脚步比来时更急,显然是怕耽误了差事。

屋内重新恢复安静,吴天翊拿起苏绾卿送来的 “证据”,心中暗自思忖—— 焚天宫这般干脆,固然是因自己提出的利益过于诱人,可苏绾卿这般上心,恐怕也藏着别的心思。

他轻轻勾了勾嘴角,将证据重新收好,目光落向窗外:林霄是燕藩狼骑的主将,做事稳妥,由他来统筹护送事宜,楚端梦母子的安全便多了几分保障!

而徐阶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几次合作下来,从扳倒曹党时的步步试探,到举荐周岳时的审时度势,吴天翊早看清这位老臣的心思 !

看似次次见我,都摆出一副替我这 “年轻后辈” 殚精竭虑的模样!

话里话外不是 “太后心思深,你得防着些”,就是 “藩王们各怀心思,你且收敛锋芒,莫要再在朝堂上太过张扬……”,语气热络得仿佛真把自己当亲侄般提携,可扒开这层热络的皮一看,他哪一步不是打着 “为小皇帝谋权” 的算盘?

表面上是帮自己稳固燕藩在邵明城的立足之地,实则是借自己之手牵制太后外戚、压下其他藩王的气焰,好让小皇帝的皇权少受掣肘,让朝堂权力牢牢攥在皇室掌控之中!

说到底,他嘴里的 “为你好” 全是幌子,凡事只挑对小皇帝、对皇权稳固最有利的路走,半分真心都没有!

要让他真心实意为燕藩出力,单靠那些所谓的利益合作远远不够,必须再添些能攥住他软肋的筹码。

想起自己写给徐阶的信里,特意提了 “魏元基若掌御林军,恐为外戚掣肘皇权……” 的话,吴天翊嘴角微微一扬 —— 那封信既是递对策,也是递信号,徐阶那般老谋深算,定然能读懂其中的深意!

他指尖在案上轻轻一顿,正欲唤人来商议拜访太后的细节,却不知此刻邵明城另一端的内阁首辅府中,那封承载着博弈信号的信,已静静摊在徐阶的书房案几上。

此时徐阶身着素色锦袍,鬓边虽染霜华,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他捻着信纸边角,目光反复落在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若是命中无此运,孤身亦可登昆仑” 这几句上,嘴里不自觉地轻声念着,语调里带着几分玩味。

书房内的檀香袅袅升起,映得他手中的信纸泛着柔和的光,可他脸上的神色却渐渐从最初的淡然,转为一丝讶异,再到后来的沉吟。

他背着手在书房中缓缓踱步,靴底踏过青砖的声响在安静的屋内格外清晰。

“这燕藩世子,倒真不像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 徐阶暗自思忖 —— 信里 “掣肘皇权” 的提醒,是明着递对策,点破太后举荐魏元基的祸端。

可这几句诗,才是真正的 “杀招!”

“无人扶” 是试探,问内阁是否愿做那 “扶青云” 的助力,“自踏雪”“孤身登” 是底气!

明着告诉自己,燕藩从不是只能依附他人的弱旅,即便没有内阁援手,他吴天翊也敢独自与外戚抗衡,甚至搅动整个大乾国的局势。

这份不怯强权、不依不靠的少年意气,这份明知前路遍布荆棘却仍敢孤身闯阵的果决,竟让他这个浸淫朝堂数十年的老臣也忍不住心头一动。

他不禁对这个即将成为孙女婿的少年生出几分惊叹 —— 原以为燕藩世子不过是借家族荫蔽的贵胄,却没料到竟有这般惊人才学,能以几句诗道尽胸臆!

更有这般深居朝堂老手都未必及得上的权谋,懂得用 “示弱” 藏 “锋芒”,用 “试探” 逼 “抉择”,将人心与局势拿捏得恰到好处。

最难得的是,他才十六岁啊!一个连冠礼都还未行的少年,本该是耽于嬉游、鲜少涉事的年纪,却已能在邵明城这权力漩涡中站稳脚跟,甚至敢与太后、藩王、朝臣分庭抗礼。

徐阶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底的欣赏愈发浓烈:“这般心性,这般手段,若能善加引导,将来必是大乾的栋梁,更是我徐家女婿的不二人选 —— 倒是老夫先前小觑了。”

说罢,他将信纸仔细折好,收入锦盒,目光望向窗外的朝堂方向,心中已暗定与燕藩联手的主意。

时间一晃过了三天,邵明城的冬日已冷得彻骨,御花园里的松柏覆着一层薄雪,枝桠上挂着的冰棱在寒风中轻轻晃动,偶尔有雪粒从枝头簌簌落下,砸在青砖上碎成细屑。

太后身着暗紫色绣银狐毛的宫装,领口与袖口的狐毛蓬松柔软,却丝毫没冲淡她身上的威严 —— 她背着手缓步前行,身姿稳如磐石,哪怕寒风卷着雪沫拂过脸颊,也依旧保持着久居上位的端重仪态,连眉梢都没动一下。

身后跟着的昭华长公主,裹着一件水红色的貂裘,手里捧着暖炉,却还是忍不住往太后身边凑了凑,小声呵着气暖手。

她自小被太后捧在手心长大,可近来因着吴天翊的事,母女俩间总像隔了层比寒冬更冷的冰。

走至一处覆雪的梅树前,那红梅顶着白雪绽放,艳得格外扎眼,倒成了这满院素白里唯一的亮色。

太后忽然停住脚步,既没看那雪中红梅的景致,也没回头瞧身后的韶华长公主,只冷不丁开口,声音里裹着雪粒般的寒意,像寒风刮过冰面:“麑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 麑儿”本就是韶华长公主——吴灵溪的乳名!

韶华长公主心头一紧,捧着暖炉的手不自觉攥紧,指尖泛白,低声应道:“母后…… 女儿没…… 没什么想法!”

“没什么想法?” 太后终于侧过身,目光落在她脸上,眼神冷得能冻住人,“那小子虽生得有几分俊朗,吟诗作对也还算过得去,可你别忘了,他是燕藩世子 —— 燕地苦寒,常年被风雪裹着,连草木都难活,那是什么地方?是连朝廷赈灾粮都难运到的穷边地!”

她说着,指尖猛地攥紧了帕子,绣着金线的帕角被捏得发皱,语气陡然沉了几分,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再者说,他燕藩吴世子眼里的算盘,比谁都精,扳倒曹党、争御林军权,哪一步不是冲着哀家来的?”

话音未落,太后忽然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盯着长公主,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愠怒,连呼吸都重了几分:“他跟我们,从来就不是一路人!你倒好,这段时间魂不守舍的,前日还敢在哀家面前说想下嫁于他!”

韶华长公主——吴灵溪被太后问得眼圈泛红,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还是强撑着抬头,声音带着几分委屈的哽咽,又透着少女护着心上人时的执拗坚定:“母后,吴世子真不是您说的那样…… ”

“女儿听说他在燕地时,亲自带着人踏遍冻地兴修水利,寒冬里手冻裂了都不歇,还寻来耐寒的新粮种教百姓开垦,多少人正因他才吃上热饭,他是有担当的人啊!而且前几日烟雨楼那事,若不是他……”

说到这儿,她鼻尖一酸,泪珠终于滚了下来,抬手胡乱抹了抹,声音却更急了些:“当时刺客的刀都朝着女儿来了,是他扑过来护着我!他后背被划了那么深一道口子,胳膊上还中了暗器,流的血都染透了他的衣袍,那些伤哪一道不是能要命的?”

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哭腔,却字字清晰,像是要把当时的情景全说给太后听:“可他自始至终都把我护在身后,连哼都没哼一声,直到把刺客打退,他才撑不住倒下去…… ”

说到这儿,她终于抬眼看向太后,眼神里满是少女对心上人不容置疑的维护:“他若只是为了争权,何必拼了命护着女儿?他对大乾忠心,扳倒曹党也是为了清除奸佞,真不是为了自己啊!”

“忠心?” 太后冷笑一声,抬手打断她的话,指尖上的玉扳指在雪光下泛着冷光,“在这邵明城里,谈忠心是最可笑的事!他若真忠心,怎会处处跟哀家作对?怎会逼得徐阶都要跟他联手?”

此时太后脸色愈发沉冷,眉头拧成一道深沟,指节因攥紧帕子而泛白,她重重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不耐与嘲讽:“伤了几处就成了真心?麑儿,你可知这邵明城里,多少人靠‘苦肉计’博同情、谋好处?”

她说着,上前一步,目光锐利地盯着麑儿泛红的眼睛,语气又冷了几分,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你太年轻,眼里只看得见他那点‘舍身相护’的假象,却看不见他藏在伤口背后的野心!被他那点文采和手段骗了还不自知!”

说到最后,她猛地抬手,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连周遭的寒风都似被这威严镇住:“今日哀家把话放在这,你想嫁给他,绝无可能!”

“母后……” 麑儿浑身一颤,眼泪终于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滚落,声音里满是绝望的哀求,带着少女被彻底否决的崩溃, 她伸手想去拉太后的衣袖,却被太后冷冷避开。

就在这满院死寂、只剩麑儿压抑的抽泣声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从园外传来,只见一名身穿青色宫装的女官提着裙摆,踩着积雪匆匆奔来,到了太后面前 “噗通” 一声跪下,气息不稳地禀报道:“太后,燕、燕藩吴世子求见!”

太后闻言,瞳孔微微一缩,随即猛地转头看向身边还在抹泪的麑儿,眼神里满是近乎嘲讽的审视 !

随即她没再看韶华长公主,只对着跪在地上的女官,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威严,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