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不知道南蛮的血统怎么会越来越不纯粹了,明明他们的母妃都是南蛮大族世家嫡女,为什么他们用心修习蛊术,却突破不了二级壁垒?

如今更是亲耳听到大巫师说出了父王的状况,更是心疼又愧疚的不知如何自处,连说几句安慰的话都说的心虚极了。

他们没法让自己行将就木的父亲、祖父安心修养,因为他们所有人加一起都不是父亲动一动一根小手指能匹敌的。

凭他们,守不住南蛮国门。

众人沉默中,大巫师救醒了南蛮王,对上南蛮王着急的眸子,咽下了啰嗦的叮嘱,苦涩地接着之前中断的话题道:

“按照方向,应该是在西北之地,只是神蛊的信号持续不足一盏茶,无法定出确切的位置。”

南蛮王看着大巫师,抓着他的袖子道:“继续、关注,三日后,皇子、皇女们、逐批出发,务必、找到神蛊!”

说了这么一句话,南蛮王脸现痛苦之色,额头的汗珠眼看着汪成了一条线顺着脸颊往下淌。

一屋子的儿孙们赶紧跪下大声道:“父王(祖父)保重身体,儿子\/女儿\/孙儿愿意前往北地,纵刀山火海,万死不辞!一定能找到神蛊的下落!”

南蛮王好像脱力一样向后倒去,被大巫师扶着缓缓落回床上。

大巫师犹豫了半天才斟酌着道:“大王,大皇女那边咱们要怎么表示?”

大皇女?

是那个早年传说中蓝蛮国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四级蛊师大皇姑吗?

听说大皇姑在大魏的东南面割据了两个州,自立为王,复辟了蓝蛮国。

好厉害!

南蛮王听到这话麻木的表情一丝变化也没有,忍过了身体的不适,像树懒一样慢到极致地回话,语调寡淡到无味:

“那是大皇姐的执念,这么多年蛰伏,临死之前是想满足自己的心愿,与我南蛮无关。”

说完,嘴角微微勾了一勾,眼中浮现一丝嘲讽,然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浮上了落寞。

不管是大魏还是西疆,亦或是其他小国,新年是新的一年的预兆,都想有个顺遂的开头。

就连焦灼的战场双方也找到了和平共处的一个短暂时期。

正月十五一过,京城的花灯虽然寥寥无几,可也多少缓冲了一下大魏凄风苦雨的年节。

只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停止的三大战线还在休战中,南方复辟的蓝蛮国已经燃起了第一簇烽烟。

或许确实如南蛮王所说,他的大皇姐时日无多,要趁着还能喘气的机会,趁着大魏疲弱之态,疯狂的要实现自己毕生的愿望。

初十一过,不甘于占据两个州的地盘,全力向西拼杀,往西南而去,看上去好像要夺回曾经属于鼎盛时期蓝蛮国的疆域。

恰逢春节,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府,都想要歇口气,让不讲传统和不讲武德的蓝蛮国趁虚而入、势如破竹,当十五日军报传入京城时,南方已经被又夺去了衡州、豫章、闽州三州!

再往西一点,就和南蛮国接壤,连成一片了。

可却在攻占闽州夜郎时,收住了攻势。

而京城的朝议已经没什么可议的了,因为在去岁镇东军就已经北撤,封锁了淮河沿岸,就相当于放弃了大魏南面的广大疆域。

所以也就放任了蓝蛮国在南方为所欲为。

可朝臣们还是对南方各州、郡、县居然毫不反抗反贼,顺势投降归顺气愤不已。

廖华一去不回,至今到了哪里朝廷已经失去了消息,毕竟最后一次消息还是在中线柱石大将军部和西安府姚军对峙之前的那场溃败后。

只说廖尚书带着礼部官员在西安府以北伺机而动,争取能找到缺口进入西疆境内。

一字也未提三千羽林卫的下落。

不过这也怪不到廖华头上,因为羽林卫虽然同行,领的也是同一个差事,可向上禀报的上峰却不是同一个。

消息各报各的,差别只在于礼部还有个下落,羽林卫完全是在中线爆发的第一场战争后就消失了踪迹。

而事实上,这两只人马确实早就分开了,就在第一场中线战争打响后,大魏兵马以摧枯拉朽之势溃败之后,萧朗这个萧家后辈好像一瞬间觉醒了武将之魂一样,毅然决然地要去抵御西疆军队的入侵。

萧朗说:“眼下西疆和大魏战事已起,两国疆界必然封锁,咱们一行势必会无功而返。

可国难当头,萧家一门忠烈,没遇上也就罢了,恰巧就遇上了,恰巧自己手里还有三千正规军。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廖尚书,萧某已决意带着手下兄弟抵御外敌,护送你们的差事怕是不行了,你们今日就返回京城吧。”

廖华说不清心中的感觉,只知道一时之间酸甜苦辣同时涌上了心头。他想的自然比萧朗这个只知道忠君的羽林卫副指挥使更多。

入朝一年,他看破了大魏锦衣之下是千疮百孔的疥疮,偏偏主人还没时间来养壮自己,赢的疗伤的时机。

一场试探性的叩边,就让镇守西疆边界的关隘一溃千里,溃不成军。

守城的上没有老成的武将,下没有富裕的兵力、装备,还连民心、粮草都不丰厚,败是一眼就能看尽的结局。

可就有这么一群人,明知会败、会死、会死无全尸,也甘心情愿奔赴战场。

哪怕曾经经历的最大的一场仗就是京城内乱时平乱……

廖华起身踱步,他不是不同意,而是怜悯。

到底当了一年的礼部尚书,这样的好儿郎大魏所剩不多了。

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飞蛾扑入火海,他廖华良心难安。

萧朗以为廖华不同意他请战,再次陈情:“大人不必担心,除了边境,咱们一路过来,还是安稳的,我可以拨出一百、五十人护送你们回京。”

斟酌了一下,五十人护送应该就够了。

廖华还在踱步,好像没听到萧朗的话。大魏的舆图早就刻在了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