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书七零:小两口一个比一个缺德 > 第130章 不介意跟江暖谈一段恋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不介意跟江暖谈一段恋爱

江暖和顾朝阳俩人,正一路溜溜达达地,从邮局回招待所。

本来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路,俩人走了大半个小时都还没到。

因为顾朝阳看上了路边的景致,非要跟江暖在这儿拍照片留念。

他还振振有词:

“你看这里,这里,津市跟省城不一样,得拍照留念啊。”

“再说现在多拍点照片,以后等咱俩老了,就可以一起坐在树下吹着风看相册,看看年轻时候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你不想吗?”

“想!”

江暖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她觉得顾朝朝说的非常有道理。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到时候这些很有年代感的场景,就只能在照片和录像机里找回忆了。

她得趁着现在正好有相机,多拍一点儿照片。

说不定以后还能弄个年代展览之类的,让日后好奇的年轻人可以看看。

顾朝阳不知道江暖的想法,还以为江暖也在憧憬着跟他白头偕老,顿时高兴得不得了:

“那你站在这里,我先给你拍!”

俩人一拍即合,高高兴兴给对方拍了几张,就琢磨着找路人帮忙再拍几张合照。

也是巧了,给柏荣开车的司机,是家里找关系去涉外饭店的,对路况不熟,转悠了两圈都没找到地方。

好不容易看见路边有俩人在嘀咕什么,赶紧停车问道:

“同志,请问一下,你们知道机械一厂家属院怎么走吗?”

江暖和顾朝阳就像是两只傻狍子,齐刷刷扭头看过去。

坐在车后座的柏荣:“……”

这是哪来的俩傻子?

下一秒,江暖和顾朝阳从树荫下走出来,柏荣看清江暖的长相,眼里不由得闪过一抹惊艳。

没想到路边随便遇见的女孩,会这么漂亮。

只是很快,柏荣又微微皱了皱眉,怎么觉得这小姑娘有点眼熟?

因为这一个念头,柏荣心思一动,推开了车门。

等下了车,跟江暖站得近了些,柏荣眸色更是忍不住深了深。

近看,只觉得这女孩更好看了。

看起来应该只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模样长得极好。

不施粉黛却依旧美得惊人,明眸皓齿,一双杏眼尤其吸引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健康、自信又机灵的劲头。

只是这双眼睛,还有这个容貌……

柏荣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他是真的觉得眼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

明明是江暖和顾朝阳一起露面,但柏荣一眼都没往顾朝阳身上看,眼神颇有些放肆地看着江暖,直接问道:

“你好,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江暖还没回话,顾朝阳“噌”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不但如此,他还特意往前走了两步,冷着俊脸气势外放。

柏荣下意识退了一步。

这才注意到,刚才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不但长了一张格外俊美的脸,而且站起来还比他高出将近半个头。

柏荣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悦。

更让他不悦的是,这俩人还当着他的面儿窃窃私语。

被江暖扯了下,顾朝阳才收起了些气势。

马上小声跟江暖咬耳朵告状:

“他刚才看你!”

“我知道,倒也不怪他,主要还是怪我长得太好看,别说人了,路过的狗都愿意冲我多叫两声。”江暖也小声非常自信道。

“那怎么能不怪你,长得好看不是你的错。”

顾朝阳一听,立刻先反驳江暖。

他坚定认为江暖长得太漂亮没有错,错在别人太没定力,嗯,狗也没定力。

随后才瞪了柏荣一眼,顾朝阳不太乐意地收回视线。

柏荣:“……”

他跟着奶奶回来这几天,见到的大部分人,不论男女,都是含蓄内敛为主。

头一次见到有人自己夸自己长得太好看了。

还有,刚才这小姑娘是不是在骂他跟狗一样?

司机在旁边也听了个清楚,汗都要出来了,赶紧过来打个圆场。

等问到了路,忙回头跟柏荣道:

“柏先生,请上车吧,一会儿天就黑了。”

柏荣又扫了江暖的脸一眼,没再说什么。

因为江暖明显不想搭理他的态度,柏荣也失去了探究她容貌眼熟的兴趣。

等上了车,舒舒服服靠着座椅,再看看站在路边衣着朴素的江暖,柏荣摇了摇头,心里轻嗤一声。

可惜了,如果不是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短,倒是不介意花点儿心思追求她,跟她谈一场恋爱。

没有他,这样容貌让人惊艳的女孩,就只能在这种落后的地方,庸庸碌碌一生。

十几岁时候水灵娇俏的容貌,缺少养尊处优生活的娇养,也只是昙花一现的美丽罢了。

而他不同,等他继承了奶奶的产业,日后必然是要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的,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路。

“开车吧。”

柏荣收回视线,声音淡淡地吩咐道。

内心的优越感,让柏荣都不屑于跟偶遇的江暖顾朝阳争执几句。

否则,只凭着津市领导对他和奶奶的礼遇,这两人刚才对他的冒犯,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司机倒是性子不错,临走还有些歉意地冲江暖两人点了点头:

“多谢两位同志了。”

“别客气。”

江暖笑着和气,跟司机摆摆手道。

小轿车刚一消失,顾朝阳就淡声开口道:

“听他口音,应该是华侨,或者香江那边儿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