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 > 第239章 仙露凝香——碧螺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仙露凝香——碧螺春

每逢中秋前后,灵桂飘香之际,选取此时繁花之下的鸭子炼制的灵液浸润鸭身,所烹制而成的盐水鸭方能达到味韵巅峰,世人也因此将其称为“桂花鸭”。金陵的灵液盐水鸭秘法与凡间的腌制技艺迥异,采取温和的灵火炖煮,故而鸭肉柔嫩饱满,汁水充沛,甚至隐约带有桂花的馥郁香气,确乎堪称一道奇异的修真界佳肴。

听罢此言,王倩顿时茅塞顿开,点头称是:“犹如一段仙界的美丽传说,妙哉。”

说着,王倩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提及奉天养鸭场的独特之处:“如今我终明了为何那奉天养鸭场的灵禽一旦送达金陵,便无需担忧修为不足之忧,果真是‘无一只灵鸭能离金陵而去’。”

李青听后,亦无奈地苦笑应和。

饭毕,二人漫步于秦淮河畔,享受着金陵这座古修真都市所带来的宁静祥和。此刻,李青抬首望向一家临街店铺,眼中闪烁出异彩。

王倩注意到李青的反应,循着他的视线望去,立即领悟其意:原来前方乃是一家名震修真界的茶肆。

熟知李青喜好品茗之道,王倩随即笑问道:“可愿入内赏茶一番?”

李青点头示意,赞同道:“金陵的雨花仙茗与碧螺春乃是茶中珍品,若错过此举,定当抱憾终身。”

两人步入店内,只见店中仅有一位正在品饮仙茶的老掌柜。察觉到李青与王倩的到来,老掌柜并未起身迎接,而是待手中事宜告一段落后,方才含笑朝二人招手:“二位贵客,请随意落座。”

李青心领神会,报以淡然微笑并点头致意,随后自然坐下。王倩则略有疑惑地问道:“掌柜的,您就不问问我们此行目的何在吗?”

茶叶店老板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来我这茶肆之人,皆因与茶结缘。既是远道而来,自当先品茗交谈,此理断无差错。”

闻此,王倩不由得苦笑摇头,随之安然坐下。恰逢此时,一壶热气腾腾的碧螺春已备好,老板随手拿起两只洗净的茶盏,分别斟满递予李青与王倩:“请品尝。”

李青接过茶盏,略作品鉴后微点朱唇,面上显现出满意之色。见状,茶叶店老板亦难掩期待之情,询问道:“此茶可还合口味?”

李青并未立刻回应,而是再饮一口,细细品味其中奥妙。良久,他又望了一眼已经空去的茶盏,以及面前静候的掌柜。掌柜从李青的眼中读出了某种期许,遂不疾不徐地为其续上一杯。

李青待茶水稍凉,轻抿第三口,直至此刻,才开口道:“此碧螺春品质非凡,清冽甘醇之中暗藏生机勃发之韵,实乃难得之佳茗。”

灵蕴碧螺春的清雅与灵冽皆已显现,可称得上正宗至极,堪称一部经典的青山碧螺春之作,无疑是源自正统的修炼之地——青山山脉无疑。

听见李青如是评判,店主不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得意之微笑,目光深处却也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之意。

然而,当李青继续说道:“但这茶入喉两口后,清雅与灵冽登峰造极,待到第三口时,其韵味便已有所减弱,故此只能说尚佳,距离真正的好茶仍有不小差距。” 听罢此言,店主瞬间收敛起那份轻慢之情,表情转而变为极度惊奇,出声问道:

“敢问先生能否解惑,为何会出现此种境况?” 这分明是在有意考验李青的识茶之道。

李青对此并不紧张,只是淡然一笑,从容答道:“原因无非两点,首先,这茶叶虽出自青山之中,但并非产自巅峰之处,所以其内在的持续韵味相较山顶之茶而言,难免略逊一筹。其次,适才老板您在注水时,不慎将水一次性倾泻于茶叶之上,瞬时便将其灵气冲散大半。当然,这也因我二人贸然打扰所致,这里应当先向您道歉。”

闻此,茶叶店老板的眼中已不再是单纯的惊异,而更像是见到了天外来客般,甚至是仿佛目睹了陆羽仙师重生一般,满眼尽是无法置信之色。

“未曾想,先生年岁轻轻,竟对茶道有这般深厚的领悟,实乃罕见之才啊!” 李青听后,却是谦逊地回应道:“茶道虽微不足道,但却亦可从小见大,我所学仅是皮毛而已。”

店主连连摆手道:“不不不,先生过谦了!” 说着,他立刻起身,边走向后室的宝库边对李青说道:“先生请稍候片刻,让我再为您取出一味珍藏的茶叶品尝一番。”

此刻,在一旁听着两人高深莫测对话的王倩听得一头雾水,对她来说,茶叶不过是一种普通的饮品罢了,却未料到其中竟蕴含如此博大精深的学问。见到王倩脸上写满了困惑不解的表情,李青不由得微微一笑,开口解释道:“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两个有些奇怪?”

“没错,刚才你们俩的做法我真的完全不明白。” 王倩认真地点点头,“为什么一开始你不说话,那位老板反而对你格外敬重呢?”

李青解释道:“方才我们品尝的是青山碧螺春,饮此茶颇有讲究,一杯茶需分为三口品鉴:第一口试其冷暖,第二口领略其茶韵,最后一口方能真正品饮。或许那老板以为常来的客人多半不会注意这个细节,于是给我们用的杯子偏小,一杯仅够饮两口。我喝完两口并未作声,而是看向他,他便明白了我的意思。紧接着,他趁杯子尚有余温,赶紧又添了半杯以作弥补。虽未能完整体验到三口茶的乐趣,但也算是勉强完成了品茗的过程,所以他才会在我品完茶后急于询问我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