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位嬷嬷脸色苍白跪地上,她确实是托大了。

她觉得一个县令之女有什么见识。

没想到益农县主这么厉害,竟问的她无言以对。

“说的好!”

门外传来说话声,那嬷嬷听到声音更是面如死灰。

盛昌帝淡淡的说:“皇后娘娘就是规矩,她是天下女子表率,所说所做的就是规矩。

来人!把她打发去浣衣局去吧!”

那个嬷嬷彻底的瘫倒在地上,被两个太监拖了出去。

盛昌帝温柔的看着岑倩云说:“这天下,没人敢欺负你,朕不许任何人欺负到你。”

岑倩云满面含羞的看着盛昌帝,眼里的爱恋,眼里的信任,眼里的崇拜,让盛昌帝想溺死在她眼睛里。

她不通世故又怎么样,不懂规矩又怎么样,他多受些累,多替她扛一些就是了。

世上规规矩矩的女子还少吗?千万人不如她一个。

丁蔓看着旁若无人的两个人,含笑出去了。傻人有傻福。

丁蔓和魏帆出了宫,两个人上了马车,丁蔓说:“这回总算是可以回翼州了。

我们回去就收拾行李,明天就出发。”

“好!明天我们就走。”

丁蔓和魏帆回到家,让银环收拾东西,明天就启程。

次日两个人早早的起来用了早饭,用完早饭后就准备出发。

刚刚到门口,就见门口来了一行人,领头的是一位太监。

丁蔓差点儿爆粗口:“我还能不能回翼州了。”

回翼州的计划再一次搁浅了。

丁蔓什么也没问扭头就往回走,太气人了。

“益农县主留步。”

丁蔓嚯的转过身,面色不虞的看着眼前的太监。

太监点头哈腰的讪讪的笑着说:“益农县主,万岁爷有请。”

丁蔓只好上了马车,这在现代都休假了,这破地方还搞加班。

魏帆也跟着上了马车,轻轻的拍拍丁蔓的手说:“没事儿,蔓儿,放心吧,等从皇宫出来我们就立即出发。”

两个人来到了皇宫里。丁蔓和魏帆跟着太监来到了御书房。

盛昌帝正在批阅奏折,看见他们来了,微笑着招呼道:“来了,坐吧。”

丁蔓行了个礼,魏帆也跟着行了个礼。

“谢陛下。”

“叫你们来也没别的事儿,各地官员纷纷上折。

都想让益农去他们那里去。朕也想让农神娘子去各地区指导粮食高产的方法。”

丁蔓心中无奈,果然还是因为这件事,但脸上还是露出笑容。

“臣妇愿意为陛下分忧。”

盛昌帝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朕也会派人保护你们的安全。益农,朕的粮仓就交给你了。”

丁蔓感觉到了压力,也让丁蔓升起了斗志。

丁蔓叩头谢恩后,与皇帝商议起具体的行程安排。

皇帝打算将全大庸朝,分为几个区域,让丁蔓逐个区域巡视指导。

每个区域派遣适量的护卫和官员陪同,同时确保沿途的食宿供应和丁蔓的安全。

丁蔓表示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耕种方案,并传授给农民。

她还请求皇帝给予一定的时间,一定的便利和优惠政策。

能让百姓迅速的无后顾之忧的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方法。

同时还希望皇帝赐予一些特权,以便深入民间,政令能迅速的传达。

以便了解各个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

皇帝应允了,赐予了丁蔓一块如朕亲临的令牌。丁蔓得到这块令牌并没有表现出意外和激动。

魏帆却震惊万分,他看到妻子镇定的接过令牌,随手放衣袖。就像放一块手帕一样。

算了,妻子应该不知道这块令牌的意义,以后再告诉她。

盛昌帝对丁蔓抱很大期望,并嘱咐她保重身体,早日归来。

因为丁蔓的这一去,不知道会耗多少年。

这个朝代不是前世,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的来来回回。在这里,去一个地方,要一个月甚至是更久。

魏帆顺势把自己手头上的事儿转移给了皇帝手上。盛昌帝有些遗憾,魏帆就是一个捞金篓子。

丁蔓既然决定去全朝巡查,他也不好让人家夫妻两地分离。

盛昌帝觉得自己有些贪心了,粮要有,钱也要有。

幸亏魏帆提前让户部吏员早早跟进,这次交接也顺利很多。

随后,丁蔓和魏帆退出了御书房,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行程。

丁蔓和魏帆离开皇宫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家里。他们与岑岭一家人告别,并带上了必要的物品和书籍,准备踏上征程。

在归途中,丁蔓仔细研究各地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特点,为每个地区制定了个性化的种植方案。

她细心地准备向农民们讲解农业知识的材料,传授耕作技巧的方法。并就庄稼可能发生的虫害病害写了应对方法方式。

所有的准备都做好,所有需要应对的事情都要有准备。

既然决定做这个事情,就全力以赴的做好。

大庸朝最高长官给大开了方便之门,她再做不好这件事儿,那就白受了十多年的教育。

到翼州后,丁蔓和魏帆匆匆的回靠林村住了一晚。

田氏生了一个女儿,凑了一个好字。

丁二石高兴的不行,亲自去找赵腾起了名字。

赵腾顺着丁蔓丁萝的名字起了名字叫丁菱。

丁蔓给自己的小妹妹留下了长命锁。并给小妹妹买了许多布匹,小儿玩具。

王氏看到孙女给她妹妹准备的各种东西,不由暗自心酸。

次日丁蔓就又匆匆的返回了翼州。

魏修文多次想找儿子询问为什么成婚这么久了还没有动静。

看到儿子儿媳妇儿每天匆匆忙忙的身影,实在是找不到机会问问这件事。

年前的各种忙碌不必提,魏帆和父亲说了自己和丁蔓领了皇命,要去各地指导种地事宜。

正月初三就要动身,只有在地里没化冻之前赶到所去的地方,以避免影响了春耕。

既便他们每日不停歇的跑,跑遍大庸也要一年。

要想解决整个大庸的温饱问题,决非一日之功,也决非一人之力。

丁蔓要做的事是点燃火把,让火把烧的猛烈些,烧遍大庸。

正月初三清晨,天还未亮,魏帆和丁蔓带着简单的行囊,与家人道别后,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穿越山川河流,经过数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第一个地区。

丁蔓立刻投入工作,她带领许多懂精通农事的吏员,与当地农民交流,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

她耐心地解答农民们的疑问,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

同时把技术让吏员们记牢,并把握。让他们掌握了技术后迅速的奔赴其他的地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丁蔓和魏帆走遍了一个又一个地区。

丁蔓就是用填鸭式教会多人,让他们再把技术和经验发散出去。

丁蔓和盛昌帝就是商量的这个结果。

只有村帮村,农帮农。才能迅速的达到效果。

盛昌帝也是发了狠,批给魏帆一笔资金,用与农业生产。

丁蔓也把每一文每一两都用在了刀刃上。打水井,购耕牛,打造农具,并鼓励农民开荒土地。

因多年的战乱和内乱,荒芜了很多良田。

丁蔓在禀报了盛昌帝后给了他们很多优惠政策。

比如三年不收赋税。很大的调动了百姓们的积极性。他们不怕累,怕的是饿肚子。丁蔓的细心教导,各地吏员们虚心求教。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见效,农民们学会了新的耕作方法,粮食产量逐步提高。

然而,征途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遇到恶劣的天气,有时遭遇病害和虫灾的侵扰,但他们始终坚持下去。

也积极的面对各种问题。各地吏员从开始的不自信,一点儿小问题都要问丁蔓,到最后独力处理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蔓的名声传遍了大庸各地。人们对这位农神娘子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丁蔓和魏帆的努力下,大庸的农村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他们的付出不仅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也为大庸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年丁蔓和魏帆来到了大庸朝最南边的陈州。

这是丁蔓和魏帆出来的笫三年了。

事情已经上了正规,所以丁蔓抱着旅个游,领略一下大庸的山山水水的心态让自己放松下来。

这天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山谷。

丁蔓决定在这里休整一下。侍卫们搭灶生火。

魏帆带人去猎了几只兔子和野鸡。

丁蔓拿出调料包,把鸡和兔子腌制好。

光明抱着儿子过来,他和银环跟着出来前成了婚,当年丁蔓本想让他夫妻两个留在翼州。

银环不放心丁蔓,非要跟着出来。

丁蔓无奈只有让他们跟着,没想到银环一个月就诊出了喜脉。

并在冬至月初八凌晨产下一子。取了个乳名叫小石头。

银环在正月里丁蔓出发的时候抱着孩子爬上了马车。

光明无奈的跟在后面,丁蔓只有让他们跟上。

就这样,光明的孩子在路上长到了一岁多,快两岁了。

小石头蹒跚的走过来,丁蔓一手把小石头揽怀里,“叭”在他胖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把小石头逗的

银环接过丁蔓手里的调料包,均匀的把料洒在鸡肉兔肉上。

丁蔓领着小石头去采花,扯了一朵花插在小石头耳朵上。

一只小兔子受了惊,从草丛中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小石头拍着小手去追,丁蔓一下子站起身来,感觉头晕目眩。

丁蔓极力想稳住身子,没想到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小石头追不上小兔子,扭头喊:“娘娘,娘娘。

咦?娘娘呢?”

小石头歪歪扭扭的走回来,一下子坐在丁蔓身边,喊着:“娘娘?娘娘?娘娘觉觉了。”

小石头站起来,歪歪扭扭的又走向银环。

银环伸手接住小石头:“石头,你娘娘呢?”

边说边往远处看,也没看到丁蔓的身影。

“娘,娘娘觉觉了,娘娘觉觉了。”

“什么?”

银环大惊,忙喊向光明:“相公,你看好孩子,姑娘出事了。”

银环一个跃起来的往丁蔓方向纵去。

魏帆没听明白什么事儿,但他看到丁蔓和小石头一起出去的,却自己回来了。

丁蔓对小石头非常好,从不会说带他出去让孩子离开她的视线。

魏帆莫名的感到心慌,他施展轻功往那边奔去。

银环远远的看到丁蔓躺在草丛里,银环吓的失了声:“姑娘!姑娘!”

魏帆的声音从远及近:“银环,你们姑娘怎么了?蔓儿!蔓儿!”

说话间奔到丁蔓身边,是见到蔓儿脸色苍白的静静的躺在那里,像没了呼吸。

“蔓儿!蔓儿!你醒醒,别吓我。”

魏帆伸手抱起丁蔓,忙奔向马车:“光明,快!驾车!”

魏帆咬牙挺住自己发软的腿,身上衣服已经被汗湿透。

银环脸色比丁蔓的还白,她伸手抱过孩子,慌张的对光明说:“相公,快!快!姑娘。”

银环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慌,她被欺负抛弃时都没这么害怕。

姑娘就是她的主心骨,她的天。

如果姑娘有个好歹,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魏帆抱着丁蔓坐在马车里,光明挥鞭抽马,朝最近的一个乡镇赶去。

银环抱孩子骑马追了上去,侍卫们急匆匆的把东西收好,也在后面追了上去。

小石头看到娘脸色不好,也不哭不闹,静静的趴在自己的娘怀里。

魏帆怕颠到丁蔓,把她紧紧的抱怀里,不停的吻丁蔓的额头:“蔓儿,求你,别扔下我。”

光明使劲儿的抽打马,在一刻钟后赶到了一个药铺。

魏帆不等车停稳就抱着丁蔓跳了下来。

“郎中!郎中在哪?郎中!”

郎中从房间里急忙出来:“怎么了?”

“不知道,她昏过去了。”

“先把她放榻上,我先把把脉。”

魏帆把丁蔓轻轻的放榻上,身上的衣服已经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郎中把手搭在丁蔓手腕上,闭目把脉。

郎中睁开眼睛,又换到丁蔓的右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