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陈,刚刚律师那边传来消息,陪审团的名单定下来了!”

陈青峰接过来仔细一看,陪审团的名单中有两名亚裔,不过只有一名是华人,其他的有墨西哥人,还有黑人,当然这年头移民还不是主流,所以剩下的四个人基本上都是白人。

陈青峰看了一下这些人的职业。

有在华尔街上班的精英,有在纽约附近的工厂工作的工人。除此之外,还有经营地产生意的商人以及小店铺的老板。

总体来说,这些人倾向上比较偏左。

陈青峰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出现白左这样的人物。

因为这种人同情心泛滥。

孤儿寡母的很容易影响陪审团的判断。

而在此之前,陈青峰已经通过福特和坦奇的关系和移民局做了沟通,并且补充了一些证据。今天是第一次庭审。

早上的时候法院门口还有一些工会的人在那里表示抗议。

等到上午九点四十左右。

闫文泰的老婆,还有他的孩子一起出现在了法庭门口。

不过就在他们出现的同时,陈青峰也跟着老黄还有骆警官一起来到了这里。

随后他们一起走进了法院。

这是在纽约当地一家地方法院审判的一起民事纠纷案件。

案件编号二六七幺。

旁听席上坐着不少的人,有人认出了陈青峰,惊讶于陈青峰这个非常有名的神探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这些小案件有的时候也会爆出一些大新闻,所以经常会有记者来这边采访。

此时闫文泰的老婆已经认出了陈青峰。

毕竟陈青峰在安城和闫文泰共事过一段时间,作为一名政客的妻子,闫文泰的老婆能认出陈青峰一点都不奇怪。

陈青峰对闫文泰的老婆没有印象。

因为他和闫文泰没有私交,两个人没有在私下里的场合接触过。

如今第一次见面却放在了法庭上,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命运的唏嘘。

因为是小案子,所以很快就开始了。

移民局要求法院驳回关于两人提出的难民申请。

而两人聘请的律师也据理力争。

不过很快移民局方面就提交了新的证据。

“我们现在补充一份证据证明,原告一方所提出的,一旦回国就会受到迫害,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他们犯有经济方面的罪行,所以逃到了美国这边,妄想以此来逃避法律的惩处。”

虽然是临时补充的证据,但是双方已经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所以两方的律师对于这些证据并没有异议。

不过很快就轮到了黄警官出庭作证。

黄警官是基督徒手握圣经宣誓作证的证词的真实性。

最后坐在证人席上,然后把闫文泰涉嫌洗钱以及伪造身份的犯罪事实当场公布了出来。

紧接着是来自濠江的骆警官。

当场作证证明了闫文泰曾经带着数名女子在濠江的赌场里挥金如土。

此时证词一出,对方的律师立刻作出了反驳。

“我反对,以上两名证人提供的证词与本案无关,我的当事人来到这里之前已经和她的丈夫失去了联系,所以并不能够直接说明她的难民申请和她丈夫的罪行有关,甚至我们怀疑,一旦他们被送回国,很可能会因为这种莫须有的牵连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此时轮到陈青峰上场了。

陈青峰刚坐到正人席上台下就立刻引起了一阵喧闹,有不少记者都认出了他。

甚至陪审团也有一些人当场惊呼。

陈青峰在这边不是特别有名,但是,几年前他写过的那本关于英国开膛手的着作,在美国这边卖爆了版权。甚至改编成了电影。

虽然电影票房不佳,但是足以见这本书的影响力。

此时陈青峰这个参与过洛斯比空难调查的国际知名的神探就坐在证人席上。

闫文泰的老婆明显没有意识到陈青峰在这边的影响力有多大?

“证人需要宣誓!”

“不必了,我没有宗教信仰,我对我任何所说的话负责任,我保证证词的真实性,这样可以了吧!”

陈青峰当然不能把手按在圣经上发誓。

不然回去之后肯定要受到处分。

而且他也确实不信这套洋教。

于是就开始了律师当场的质询。

对方律师质疑陈青峰的身份。

“陈先生,我想你出现在这里,代表的应该是官方的身份,只要你坐在证人席上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请陪审团能考虑一下,作为一个官方人士出现在这里,对我的当事人穷追猛打,一旦她们回到国内之后,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律师说完,这对恶心的母子立刻抱在了一起,装作一副受害人的样子。

然后陈青峰没有说话,就看着对方律师的表演。

就在此时移民局聘请的律师也出庭了。

“陈先生请回答我,你来这里是否代表官方?”

“并不,我来这边是为了自费告他们,因为还有另外一场官司已经向地方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就是关于她和她的丈夫这些年巧取豪夺将我们当地的一家企业完全掏空的案件。我想请问一下对方律师,这两名你的当事人被抓的时候是在什么地方,据我所知是在罗兰岗,那里在洛杉矶近郊,地价不算便宜,如果按照国内正常工人的工资,两辈子也买不起那里的房子。可事实上他们不但买了,而且还生活的衣食无忧……”

“我和来自香江的黄警官以及来自濠江的骆警官,正是为了防止这种人在国外逍遥法外才出现在这里的!我想在座的陪审团成员可能不太明白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以为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带着孩子失去了丈夫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就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同情。”

“我这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男人在四十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的工厂倒闭了,为什么会倒闭呢,因为工厂这些年一直在采购一些根本不合格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全是废品。这家工厂是政府经营的,而实际管理者最高层就是她的丈夫。”

这是我们在他家发现的现场情况。

酒瓶子撒了一地。

据我所知,经过检查,所有的酒都现场开封倒进了马桶里。

你们知道这一瓶酒在中国值多少钱吗?

差不多是一个三口之家,一个多月的生活费。

现在我请陪审团的各位重新考虑一下,你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这对貌似可怜的母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