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想国恍然,难怪回来的路上,总觉得脚底板又湿又凉。

还以为是脚出汗,袜子潮了。

应该是下午没注意,踩水坑里了,鞋底湿透了。

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得想办法淘换一双雨鞋。

当然像今天这种情况肯定不多,不过雨雪天气总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自己也不可能真的没事儿就跑去钓鱼,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以后空间里肯定也得弄片水域什么的。

不管是钓鱼还是撒网捞上来的,放养在空间里面,自然繁衍起来。

那不就能解决自己吃鱼的问题了嘛。

想吃鱼,那也必然得给鱼吃的。

养吃草的鱼,就得养各种水草,要不然就得天天割草,拔菜喂鱼。

养白鲢,就得培育水藻。

养胖头鱼,那就得培育枝角类的的浮游动物。

养青鱼,那至少也得有田螺或者螺蛳。

而且为了净化水质,还得有一定量的河蚌、河蚬这些东西过滤水质。

时间长了,空蚌壳、螺壳什么的留在淤泥里,赤脚下水就容易扎伤或者割脚。

所以,即便是在空间,这雨鞋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要是能买到水衩,那就更好了,这样浅水区活动连衣服都省得换了。

当然,他也觉得这个有可能还是想多了。

这个阶段,因为国际封锁,所以橡胶原料只能依靠国产。

在这个时期,国产橡胶主要出自彩云之南和琼州。

但是年产量相当低,最低的五二年,年产量只有四百吨。

大概是明年的政务院第一百次政务会议,还专门针对对华南橡胶树种植工作进行部署,作出了与扩大培植橡胶树有关的决定。

老话都说“十年树木”,实际上到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还不到三百万亩。

今年年中开始的半岛战争,后勤部门为适应部队战士行军穿着需要,专门设计牢固耐穿、服脚舒适,掩蔽色的布胶鞋,特定名为解放鞋,交给沪上的厂子生产。

实际上半岛战争期间,因为原料和产能限制,入朝的战士列装都五花八门,就更不要说鞋子了。

所以这个阶段,想买橡胶底的鞋子,只怕比买皮鞋还难。

至于解放鞋的大名,还是五十年代末,军转民以后才流传开的。

从那往后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厂子生产了至少两百亿双。

就算到了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仍然还有一些厂子仍然在生产。

可以说,除了妈妈做的那双鞋以外,解放鞋也算是另一双国民级的鞋子。

橡胶原料缺乏,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情。

就比如长筒雨靴,这个阶段沪上的大中华橡胶厂一年产量也不到七万双。

一直到半岛战争结束,整个沪上年产量加起来也才数十万双。

说起来,只怕自己想买双胶鞋都没那么容易。

水衩这东西,估计就更不用想了。

身上外套全都换掉,掏出鞋垫,脱下袜子都扔进盆里。

李想国从空间取出一盆热水,兑了冷水,先把已经泡得白花花的脚洗干净。

重新拿了袜子穿上,顺手就把靰鞡鞋从空间弄出来穿在脚上。

这才拿着鞋子,用毛刷清理着上面的污泥。

他的鞋子是原身奶奶自己做的,跟这个年代所有人的鞋子都差不多。

一样是黑布鞋面,白色千层底。

纯棉布底夹着棉花做成的。

这种布鞋,鞋帮和鞋底为了保持硬度,中间都夹着袼褙。

这个年代的袼褙是用面粉糨糊粘制碎布,晒干制成的。

如果只是沾点水,问题不大,却不适合长时间泡在水盆里清洗。

清理干净鞋子上的污泥,再用毛刷沾了肥皂把鞋子里外两面全刷干净,这才用水龙头冲洗干净残存的肥皂。

随后倒扣在盆子里,慢慢控干水分,这才蹲在那里将衣服全都清洗干净。

连着盆子全都收进空间里。

再出去将绑在廊柱间的绳子拆下来,也收进空间。

再去厢房,将灶底的火和锅里的开水全都收起来,再铺好被褥。

李想国这才回到后边的房间,关门上闩。

将马灯收进空间,李想国随后也直接进了空间。

直接进了那片预留着栽树的空间,取出三根鸡蛋粗的柳木杆子,

隔着半米的距离,分别插进地里,将上端拢在一起,用麻绳扎起来。

再隔着这个三脚架三四米远的距离,再同样扎了个三脚架。

然后把棉绳绑在三脚架上,这才取出盆子,用衣架将衣服全都挂在上面。

就连鞋子干脆就倒扣在棍子上直接晾晒起来。

空间里面是外界的两倍时间流速,外加着温度更高,想来这衣服也会干得更快。

当然,即便如此,只怕没个几天,这棉鞋也未必能够晾晒干净。

搞不好等着这鞋子干了,那几根插在地里的柳木杆子都能生根发芽了。

不过既然已经进来了,他也不急着出去。

直接进空间,将手闷子再取出来戴在手上。

然后取出来一块板子放在地上,拿着斧子,取出来一堆砍下来的细柳条。

拿过来一根柳条放在板子上,查看下,直接用斧子砍成一根根二三十厘米的插穗。

保证每根插穗上,至少也有三四个米粒一样的柳芽。

砍了大概八九百根插穗,李想国才停下来。

将一堆插穗整理好,拿了之前那张旧床单兜着,走到空间没栽种东西的一边,在离着空间边界距离一尺的地方,然后拿起一根插穗,小头朝上,直接插进地里。

随后,按着株距和行距都差不多一尺的距离,再栽下第二排。

一直到将空间一条边全都插满柳条,他才停下来。

将剩下的插穗和东西全都收起来,李想国就直接出了空间。

重新洗漱一番,李想国直接回了厢房,钻进了温暖的被窝。

东厢房,也已经黑了灯,整个中院也已经完全地陷入了黑暗。

没带替换用的鞋子,也不能整天穿着靰鞡鞋。

所以他也想着明天去鞋店买双新鞋。

可惜,自己还要长个子,买双皮鞋搞不好没多久就不能穿了,有点儿不划算。

还是先买双布鞋替换着穿吧。

顺带着再买两双夏天的鞋子,留着在空间里面穿。

总不能自己再跑出去一趟,去弄点儿芦苇弄个芦花靴吧。

就是用稻草和芦花、鸡毛什么的编成靴子一样的草鞋,这样的鞋子就叫芦花靴,也有的地方叫茅靴。

想到这里,他倒是想起来蒲草有啥用了。

这个年代的东北,其实也有穿草鞋的。

不过区别这边儿用稻草编制,东北都是用晒干的蒲草编制的。

不过原身和自己上辈子都没穿过,倒是一时间没想起来。

相比而言,东北的草鞋,简直就像是艺术品。

刚编好的草鞋更是连个毛刺都没。

轻便,而且漂亮。

为了防水耐磨,还可以在底部缝上一层皮子,或者装上木头底。

可是,不管哪种鞋子,自己也没那手艺啊。

更何况自己真穿那玩意儿去重工部,这不明显是给厂里领导上眼药嘛。

让你们带个孩子来,连双鞋子都不舍得给换,让人家穿草鞋,这是明显没把我们这帮大领导当回事儿啊。

李想国都被自己这天马行空的想法给逗乐了。

得嘞,为了不给未曾谋面的轧钢厂厂子添堵,自己还是买双棉窝或者毛窝吧。

(沉疴难愈,IcU抢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