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大姐家不在本村,苏荷顾建华俩人就想着过年时候去得了,不提前去了。

很快到了除夕。

除夕吃肉吃饺子。

当然他们前两天吃的也一直是肉。

不过今天准备的菜花样多,以往年夜饭都是顾母备菜掌勺,苏荷就在一旁帮帮小忙,生个火。

但是今年是顾建华苏荷俩人做的,顾母年纪大了,过了年顾母就68岁了,顾父则是70了。

都老了。

他们做了六菜两汤。

永不缺席的老母鸡炖土豆,羊排炖萝卜。

红烧猪蹄,干炸排骨,蒜片炒五花肉,炒猪腰花,红烧鱼,木耳炒蘑菇。

加上罐头,咸菜,四舍五入也十个菜了。

一家八口,四个孩子喝汽水,四个大人喝酒。

孩子们有出息顾父顾母高兴,加上好长时间没见了,就边吃边聊,顾建华说工作上的事,讲同事领导八卦,苏荷和四个娃则是说学校里的事。

“我们老师听说我妈妈姐姐哥哥都是大学生,就说我们家好厉害。”长欢小姑娘说。

哥哥长筠接话,“对,我们班里还有同学跟我炫耀她姐姐是大学生,后来听说我们家有三个大学生,他就不说话了。”

“哼,她他考的没我姐好,他姐上的不是北大,也不是省状元!”

听闻顾母就哼哼道,“那一般人是不能跟你姐姐哥哥比的。”

在这个年代家里出个大学生就是很厉害,是可以吹嘘的,也可以觉得高人一等。

不过碰到长筠长欢了,没办法,大学生他们家也有,还是三个,嗯..其中两个还是省状元。

长欢很赞同她奶奶这话 “本来我和哥哥不想说的,爸爸说我们要谦虚,但是他老跟我们炫耀。”

俩娃真不打算说的,但是班里那个同学实在是让人受不了了,一直在说他那个姐,可爱表现了,回答一个问题,答对了老师夸他,他就说,“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毕竟我不能丢我姐的脸。”

现在全班人都知道他姐是大学生了。

他俩是转学生,刚开始他们不知道,后来就知道了,谁让他天天念叨。

当然现在他们同学老师也都知道他们家有三个大学生这事了。

苏荷笑,“你爸教你们谦虚啊。”

长筠长欢,“对,爸爸说不要因为妈妈姐姐哥哥都是大学生而骄傲自满,要谦虚低调!”

顾父说一句,“这有啥可谦虚的,不是事实么。”

顾母,“可不是。”

顾建华挠头,“哎,我也就那么一说。”

苏荷,“你让孩子们谦虚,你自己倒不谦虚。”

“上班半天,你们局里人都知道你家里有三个大学生这事了。”

对于这个顾建华很无奈。

“媳妇儿,这我没法说谎啊,同事们问我,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把工作调到首都了?”

“那我就实话实说喽。”

一旁顾母听着,“对,这又不是什么丑事,干嘛瞒着,咱们家出三个大学生,那多光荣啊。”

她就不瞒着,她去县里买东西去供销社聊天,人说她干嘛买那么多东西,她就说在首都读大学的孙女孙子要回来了。

人就惊讶,问考的那个学校,她就说北大。

对方夸厉害,她也不谦虚,她会说,他们是去年高考文理科省状元。

顾父笑道,“经过你妈这么一说啊,那供销社人直接记住她了。”

顾母也是感慨,他们县里供销社,不能说天天去,但是她一个月去一次是有的,卖鸡蛋卖老母鸡,混个脸熟是有,但没记住。

今年通过她家三个大学生,让人给记住了。

“因为太惊讶了吧。”苏荷笑道。

顾母,“对,那售货员说,出一个大学生已经顶天了,你们家出了三个。”

顾母想起当时周围人看她的眼神,那不要太美妙。

长安,“我同学知道了也挺惊讶的,不过更惊讶的是,我们四个是两对龙凤胎。”

“我有个同学可稀罕长筠长欢了。”

长意,“我有个同学也是。”

长安看向他姐,“你同学是说的那个韩书宴吧?”

长意点头,“是啊。”

“韩书宴谁呀?”顾母问。

“妈,是红星对象弟弟。”苏荷说。

...........

晚上。

“媳妇儿,你说我是不是挺不孝顺?”

顾建华躺在炕上抱着苏荷嘟囔,苏荷没明白他意思,“怎么了?”

顾建华,“唉,就是这一年到头也陪不了爸妈几天时间。”

今年回来他也没觉得待的日子短,他请了半个月假,来回路上差不多花七天了,回家里待一个星期左右。

只是爸妈期盼了一年的,他们待七天就走了。

苏荷像哄小孩那样拍拍他后背,“别那么想,咱们孝顺不是体现在这几天上。”

“等爸妈老了走不动道了,我们好好照顾,那才是真孝顺。”

“况且咱们这不是没办法嘛 ,等两年后咱们把爸妈接过去就好了。”

顾建华嗯一声,嘟囔“媳妇儿你真好。”

然后睡过去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

一家八口都穿新衣服了,以前顾父顾母心疼新衣服不咋穿,想着给孩子们省点。

现在嘛,孙女孙子儿媳都是大学生,儿子去首都工作了,都有出息了。

那新衣服再不穿就要生虫了。

今年的压岁钱变了,以前顾父顾母给他们四个孙儿是十块,今年变二十了。

“谢谢爷爷奶奶。”

苏荷顾建华这个当父母的也给,跟顾父顾母一样,也是一人二十。

收到压岁钱家里四个娃很高兴,他们的小金库又充实了。

过年收到的压岁钱他们爸妈都不收回,让他们自己拿着。

说出来可能不信,长意长安俩娃压岁钱都有一千多了。

他们觉得这大学四年爸妈即使不给他们钱,他们靠自己的压岁钱也能读完大学。

吃完早饭,摆上瓜子花生糕点,就等人过来拜年了。

还是那几家,顾家二房。

不知是不是苏荷错觉,吴三凤比前几年变得和善了,跟她几个儿媳说话柔声细语的。

越来越像顾二婶张秀英了。

大堂嫂李金花则是说话变得爽朗。

看来是分家过日子过舒服了。

“我说顾梨那丫头,脑子里只有学习,也不晓得回来过年。”

吴三凤嘴上跟苏荷吐槽,实际意思是我闺女爱学习。

一旁儿媳撇撇嘴,爱学习还谈对象,指不定是回对象家过年了。

对于这个小姑子她很烦,小姑子去年开学走的时候拿了一百多块钱,中间她婆婆又给邮了一百过去。

暑假又给邮了五十,十一那会儿又邮了五十。

不是说读大学不花钱么,她小姑子咋能花那么多钱。

趁婆婆吴三凤跟苏荷聊天的功夫她去问长意了,“长意,你们这个读大学花钱吗?”

长意不明所以,她摇头,“不花钱啊,咋了嫂子?”

吴三凤儿媳笑,“没事没事,我就问问,你们学校吃住都不收费是吧?”

长意点头,“对,也不能说一分不花,平时你买个人用品,像牙膏香皂这些就得花钱。”

吴三凤儿媳,“这肯定,就算是在家买个人用品也花钱啊。”

“你们周六日跟同学们出去吃饭啥的吗?”

长意,“很少,我妈带我出去我就出去了,不带我就不去。”

听闻吴三凤儿媳笑道,“那长意你这一年下来花不到一百块钱吧。”

长安过来听到这话,“嫂子干啥能花一百,我上个学期就花了十块钱,上上学期多点二十块左右,加上暑假的,差不多五十吧。”

“我姐花的比我还少,她两个学期加起来能花二十块钱就不错了。”

吴三凤儿媳听长意长安这样说,心里那个气啊,人一年顶天了花五十,她那小姑子干啥了花好几百!

她是天天去下馆子吗?

吴三凤儿媳打算回去好好跟她男人吐槽吐槽,他们给公婆养老,那公婆的钱将来可都是他们的。

哪能让小姑子这么花下去,那还得了。

顾二婶张秀英也给压岁钱了,不过给了俩小的,长意长安大了就没给,顾母也是,给了最小的一辈。

上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下午的时候苏荷顾建华两口子拜年串门。

第二天初二。

苏荷一家六口去县里姥姥姥爷家,给姥姥姥爷拜完年,带着孩子们去她二哥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