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琼玉苑内,萧世蓉大发雷霆。

老夫人做主,不但将汤妈妈母女撵出去,还把萧世蓉的近身女使们换了个遍。

萧世蓉原本想从范阳萧家唤来奴仆,这样也好掌控,但老夫人不允。

她院内里里外外的人都换了,再没有心腹可以信任,就连掌事女使,也成了素律。

素律本是老夫人的亲信,从中山姬家带过来的家生奴,自幼长在姬家,至少在这府里,地位要比寻常女使高出一截。

她明面上是来伺候萧世蓉,实则却是得老夫人授意,来处处限制的。

萧世蓉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对素律处处刁难。

素律性情温和,很能忍耐,总是云淡风轻,对萧世蓉的挑衅不屑一顾。

萧世蓉气急败坏,可一时间又拿素律无可奈何。

裴府依旧是明争暗斗,风起云涌,而田庄上的谢斐,也逐渐忙起来。

为了开铺子,陈大发等人日日在外头奔波,终于在正月结束前,将一切文书手续办妥,在街角租了铺面。

庄里女人们都在店里忙碌,日常做些绣品,也接缝纫浆洗的活计,什么都做。

谢斐投了银子,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带浮玉去店铺里头闲逛。

这铺面不大,但整洁干净,妇人们都在里头忙碌。

谢斐拿起一块绣品,这出自于水怀玉的手笔,针脚细密匀称,图案栩栩如生。

“水娘子的功夫还是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不过这铺子里,怎么没生意呢?”

水怀玉支起绣架,正做新的绣品,闻言笑道:“这铺子刚开,位置也不好,来的人自然就少。不过,邹娘子她们,都出去揽生意了。”

“哦?怎么个揽法?”

“去胭脂铺,酒肆,茶馆,成衣铺等地,若是见到衣着光鲜的女子,就上去攀谈。”水怀玉说到这,不好意思道:“我不爱跟陌生人说话,就只能守着铺面了。”

“各司其职,挺好。”谢斐心知,这铺子是不用她操心了。

浮玉看了半天,纳闷道:“水娘子,这铺子究竟算什么?是绣坊,布料店,还是做什么的?”

她看到有绣品,成衣,布料,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小店铺好像什么都卖。

水怀玉捻着针,思索半天才不确定道:“应该算,绣坊吧?”

其实,这也是邹娘子的主意。

邹娘子说,光是卖绣品,客源也太少了。

倒不如什么都卖,卖不出绣品,总有人买成衣。成衣卖不出去,总有人看上布料。

再不济,总能给人缝补,赚几个铜板。

所以最后,这铺子就成“大杂烩”了。

谢斐兴致勃勃,说道:“我跟浮玉去别家看看,他们都卖些什么。”

这铺子私底下也有她的一份,所以她很在意收支情况。

当即,主仆二人出门,去各大店铺乱转。

因是京城里头,成衣铺不算少,但多半也是定制裁缝的,以当前时兴的花样面料为主,引京中女子们驻足观望。

布庄也有兼具卖布料,缝纫,刺绣,成衣的,不单单只以某一项营生。

谢斐逛了一个多时辰,越逛越心凉。

“虽说水娘子绣工的确精湛,但这着实没竞争力啊。”

浮玉走得腿脚酸痛,坐在街边石阶上揉脚踝。

“姑娘,啥叫没竞争力?”

谢斐懒得解释,又道:“咱们再去西城逛逛。”

浮玉无奈叹气,只得又起身。

刚拐向青街,迎面看发丧的队伍浩浩荡荡走来,沿途设了白色经幡,无数黄纸飘飘洒洒迎风盘旋,唢呐声凄厉悲哀。

浮玉说了声“晦气”,把谢斐往旁边铺子里带,避免跟送丧队伍正面对上。

谢斐看那支队伍声势浩大,问道:“谁家死人了?”

浮玉道:“元宵节的时候,不是说敌国暗探为逃出城,挟持一名贵眷吗?那贵眷被守城军一箭射死了,家里闹到圣上面前求主持公道,所以尸体封在冰棺里,拖到今日才出殡。”

“这贵眷,什么来头?”家里都能往皇帝跟前诉说冤屈,应该地位不低。

浮玉想了想,说道:“好像是岐山王家的。”

“啊?王妃?”

“那倒不至于,应该是岐山王的儿媳妇之一。”

这岐山王也是声名显赫的大功臣,曾为大靖立下汗马功劳,且跟王室沾亲带故,在朝廷和民间都很有威望。

守城军射死他儿媳妇,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善罢甘休。

谢斐好奇道:“那圣上怎么安抚的?”

浮玉摇摇头,“这我可打听不到。”

谢斐幽幽道:“还真是不好打发。”

她对皇帝是没什么好印象的,虽说没见过,却也不耽误她的嫌弃。

要不是皇帝心眼子小于芝麻,她也不至于被嫁给裴渊那浪荡子。

再一想“岐山王”三个字,谢斐总感觉在哪听过,半晌没想起来,也就算了。

殊不知,满京城的贵眷们,都因岐山王家的丧事,而齐聚王府。

萧世蓉作为裴家妇,也代替老夫人来了,同行的还有班思慧。

在灵堂上过香,二人一同出门。

看看满院子哭丧的人,班思慧心中苦涩不已。

“宋家姐姐也是可怜,跟二公子相守不过十几年,就遭遇这样的事。她那四个孩子尚且年幼,没了亲娘,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班思慧联想到自己,更是苦闷。

萧世蓉嗤笑道:“她生那么多,为夫君殚精竭虑,可得到了什么?尸体还冻在冰棺里时,她夫婿就已大张旗鼓的要将宠妾抬为正妻了。”

要不是王爷压着,这事不得沦为笑谈,百姓们津津乐道?

班思慧诧异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二公子竟不顾正妻刚死,就要扶正宠妾?”

萧世蓉冷冰冰道:“所以,何苦?”

岐山王家二公子的媳妇宋氏,也是个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

她模样身段都生得一般,但是家世好,性格也不错,虽说老王爷夫妻俩和府上下人们都喜欢,可二公子不爱。

为了挽回夫婿的心,宋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将里外操持得井井有条。

她一边督促夫婿上进,打理家务,管理妾室们,一边不停地生。

十几年来,生了好几个,除去夭折的,还有四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