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璇见摇光不再抗拒,也就没再捂着她的嘴巴。

而这就让摇光那疯狂嚼动的嘴巴,暴露在了几人的面前。

嗯?!什么情况!??他们的眼睛出现重影了?!

他们赶紧看了看四周,再看摇光的嘴,还在疯狂的嚼动,原来就只是摇光的嘴出现了重影。

得!又疯了一个!

不是,这么臭的东西,会这么好吃?!

摇光吃完嘴里的,“啊啊啊”,对着天璇指了指自己张大的嘴巴,示意还要吃。

天璇一脸的傲娇,“臭?”

“香,香!”摇光咧了咧嘴巴,一脸的讨好。

就在天璇叉着一块要给摇光吃的时候,天玑却是快了摇光一步,吃到的瞬间,就跑远了。

其他人盯着盘子里剩下的那两块臭豆腐……

天枢走上前,什么话也没说就夹了一块,仔细闻了闻,然后一口吃掉,摇头晃脑的端着饭碗走了。

天权也想着有样学样,结果被开阳和玉衡给截住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三兄弟分了一块臭豆腐。

吃完纷纷折服。

听天璇说,是顾小姐做的,清玥郡主不要的,直感叹顾小姐手巧。

清玥郡主估计也不知道这东西好吃,才让他们占了便宜。

不!是让天璇占了便宜!

一想到这里,其他的几人都用愤恨的眼神看着天璇。

竟然吃独食!

天璇理亏,悻悻地答应了几人一些不平等的要求。

这会儿,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暗下来,就像一块大黑幕,把整个天空给遮住了。

一丝清凉的风吹来,哗啦啦啦,夏雨倾盆而下。

这雨来的猝不及防,让还在屋外的人一丝躲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淋个正着,淋成了落汤鸡。

萧家这会儿,正在吃饭。

“这雨怎么来势汹汹的?”施玉琼看向屋外,有些担心,萧清翰去给萧炎和萧毅乐送饭还没回来呢。

“清翰他娘,快去准备干的巾帕,等清翰回来了赶紧让他擦擦,再换身干爽的衣裳。”施玉琼不放心的嘱咐。

“好,婆母,儿媳这就去准备。”吕汐拿过一直抵在门边的油纸伞,撑开走进了雨幕中。

没走几步,下摆和鞋子就已经全被打湿了,可见雨下的不小。

二舅母要走的距离短,顾月就没拿出来雨具给她穿。

顾月一看外面的雨,转头对着萧怀初道,“小舅舅,这样的天,帮工们也没办法继续干活,若不然,今日就让他们先回去吧。”

“工钱给他们算八文好了,这么大的雨,若是淋久了,得了风寒可不好。”

“月月说的有理,我这就去通知他们。”萧怀初闻言就要起身。

“小舅舅,这个还有这个你拿去用,嘱咐帮工们回家以后可以煮点姜水,喝了驱寒。”

顾月拿出了雨衣和雨靴,给了萧怀初,这样大的雨,雨伞已经不顶用了,还是雨衣好使一些。

“这东西怎么用?”萧怀初也没问这新奇的东西如何来的,因为外甥女手里太多他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了。

见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他只会觉得是他太孤陋寡闻,还是游历的少了。

顾月教会了凤梓雪如何用,看着也简单,凤梓雪给萧怀初穿的。

“这雨衣,跟蓑衣看着差不多,就是用料不一样呀。”萧怀初摸了摸雨衣滑溜溜的材质。

“对,这个雨靴,就脱了鞋子,直接套进去就行,防雨防水的。”顾月又教了萧怀初雨靴的用法。

等萧怀初走了一圈回来,身上一点也没湿,反观萧清翰,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一进院门,连屋门都没进,就让吕汐给抓去了他跟萧清宇的房间。

“小姐,奴婢去给大家煮点姜汤喝吧?”落落也想帮自家小姐做点什么。

“好,辛苦落落了,注意点,别被淋到了。”顾月耐心的嘱咐。

“好呢小姐,放心吧。”落落很高兴自己能帮上忙。

落落撑着伞去了厨房,不仅煮好了姜汤,还煮了一大锅的热水。

想着,若是有其他的主子想洗个热水澡去去寒气,也不至于没有热水用。

施玉琼知道了这事,还连连夸赞落落心思细腻,是个好丫头。

夸的落落满脸通红,连连摆手,直言平时都是自家小姐照顾她颇多。

等萧清翰换好了衣服,喝了姜汤,才正式坐下开始吃饭。

这雨,越下越大,完全没有要停的意思, 院子里大大小小的小水洼,已经连成了一片,都快成一个小池塘了。

这下午的练武因为场地被淹,也只能作罢,让表哥们有空自己在屋子里练吧。

夜玄冥则是颇为可惜,又错失了一次与阿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不过,也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感慨,因为天玑趁着夜玲珑吃完午饭回屋之后,把疾风从京城带回来的消息交给了他。

夜玄冥越看眼神越冷,天玑都能感觉到阵阵寒意。

“吩咐下去,最近加强防范。”

夜玄冥这么一说,天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本以为到了流放地,上面那位怎么滴也该满意了。

没想到啊!自家主子这才过了几天清闲日子呀,真是替自家主子不值。

天玑语气低沉,低头应是。

“退下吧。”夜玄冥负手而立,站于窗户边,看着外面的雨水滴滴答答,眼里的光跟着明明灭灭。

天玑抬头看了一眼自家主子落寞的背影,心里也不好受,低声道,“属下告退。”

这夏日的雨,一阵一阵的,又急又快,挥洒着压抑不住的热情。

接下来的几天,萧家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顾月依然是县城,梨花村两头跑。

萧晋宁和萧晋涛则一人留在了县城跟着孩子们做小木桌,有了不少存货,就去集市上卖,有顾月给的大喇叭,叫卖也省了不少力气。

另一个人则是跟着梨花村那几户做小木桌的人,村里的人会自己去山上砍木头,工具也是统一配发,不需要他们自己买。

他们可以选择几天一交货,也可以一天一交货,都会给他们做好记录,根据登记的数量,七天分发一次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