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柴宗训以为,京北府营建新都各项事宜,已逐渐步入正轨后,他本打算在九月启程前往京南府。

“陛下,今日一早,有人给行在外的玄甲卫递了一封信。臣害怕事有蹊跷,便拆开来看,发现乃是一封告发信。臣不辩真假,又不知该如何处理,特来请示陛下。”

柴宗训放下朱笔,单手接过了童海呈上来的信,打开后快速阅读,确为一封告发信。

“立刻宣召太子前来。”

太子元明此刻正在皇城建造工地,听闻柴宗训宣召,立马前来见驾。

“你先看看这信。”

柴宗训二话不说,就命童海将信交到了太子元明手中。

信中所言尚不知真假,若是真的,那这失察之罪,太子元明恐怕避无可避。

“父皇,儿臣愿亲自去查!”

“也好,这人怎么说也是在你手下办事,让符昭愿跟你一起去吧,也好有个照应。”

柴宗训没有让校事卫插手,很明显是不想让李家人掺和进此事当中去。

须臾,太子元明与符昭愿立即带着人,前去抓捕信中被告发之人。

“李守信何在?”

符昭愿已将府衙门外团团围住,谅此人也飞不出监察院的手掌心。

“我等今日还没见过他,昨晚他深夜还在批文,想必是宿在了里间。”

太子元明与符昭愿按照这人所指的方向,很快便找到了李守信所在的院落。

“把门给我撞开!”

随即,监察院强行破门后,只见李守信正低头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

众人还未上前,便闻到了一股极重的血腥味,一看才知,这李守信已在他们来之前,自刎而死。

鲜血顺着李守信的官服一直流淌到了地上,见血液还未凝固,符昭愿便知,这人怕是死了没多久。

太子元明见状,当即怒火中烧,这人直接畏罪而死了,他的清白要如何证明?

“搜!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查出与李守信同谋之人!”

太子元明一声令下,众人无暇顾及已死的李守信,将其挪开后,把他身前还染着鲜血的文书全数都给抄走了。

符昭愿唯有命令监察院安置好李守信的尸体,再立刻返回行在禀报柴宗训。

“陛下,太子殿下与臣去时,李守信已经自刎了。若真的如同告发信中所言,他一定有同谋之人。太子殿下已将李守信所有与人来往的信件文书收拢到了一处,相信应该会有所收获。”

“可有查到是谁告发的?”

“尚未,臣正在加紧追查。”

倘若真如信上所说,李守信贪腐的数目高达数万两白银之多,柴宗训不知,京北新都其他地方,会不会也有如同李守信这般巨贪,在吸朝廷的血。

“此事朕既然交由你与太子去办,你就放手去办,朕等着你的消息。”

符昭愿从玄甲卫那儿,确认了那日送信之人的底细,顺藤摸瓜查到,这封信竟是好几人联名送的,为的就是置李守信于死地。

监察院将几人押回后,符昭愿还未审问多久,他们就道出了真相。

李守信是民政部派来,负责采购京北新都营建所需木材之人,几人与其一道,从陕甘一带采购木材,暗中克扣,中饱私囊。

后几人与李守信分赃不均,就想着趁柴宗训巡游至此,将此事捅到他的面前。

几人想着,怎么着李守信也是主犯,贪的最多,他们不惜与其“同归于尽”,也要告发李守信,就是想着若朝廷细究起来,他们也没有李守信罪大。

可几人没料到,李守信不待与几人当面对质,就选择了自刎谢罪。

“我等……所言,若有半句虚假,甘当死罪!还望符院长能在陛下面前,为我们说上几句好话!”

李守信被派往京北府后,一直都在太子门下办事,真要算起来,太子元明也难逃失察之罪。

此案如今牵连甚广,符昭愿哪有那个功夫替几人求情,当即便命人将他们带下去严加看管。

太子元明这边,几乎将李守信所有可疑的信件文书全都过了一遍,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无奈,太子元明只好求助于符昭愿,看看利用监察院的手段,是否能够通过细枝末节,找出什么线索。

太子元明如今肯定是第一个,着急想要与李守信撇清关系的人,此案若是不能够水落石出,他必然会受到牵连。

校事卫都点检李继和眼见此案陷入僵局,急忙传信至汴京,将来龙去脉告知了李继隆。

李继隆得知消息后,立刻就入宫,将此事禀报给了皇后李纯妍。

“陛下有意不让周叔插手此事,应该不是疑心元明。相反,陛下应当猜到,此事与元明无关。陛下不让校事卫插手,却没有阻止周叔传消息回来,你不觉得奇怪吗?”

李纯妍此话一出,李继隆确实想到了其中的关窍,但为今之计,还是要将这断了的线索连起来,太子元明的困局才能解开。

“臣想到一法,可让殿下好好查一查这个李守信的家眷,或许会有转机。”

在李继隆想到破局之法的同时,符昭愿已经快了太子元明一步,将李守信的家眷查了个遍。

而且,在太子元明交给监察院的信件文书中,符昭愿还发现,李守信每个月写给女婿马适的信件,几乎是给家中夫人的一倍还多。

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引起了符昭愿的怀疑。他命手下再次筛查了一遍李守信寄给马适的信件,发现翁婿俩讨论最多的,就是流经陕甘的几条河流水量、走向。

马适原为昭武二年得状元,如今正在陕甘一带任职知州,管辖一地民政。

巧的是,大周采购的木材,皆需通过陕甘一带的河流运出,再转而运抵京北,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关联?

而后,符昭愿通过审问狱中,与李守信同谋之人,发觉他们并不认识马适。

符昭愿心想,难道自己推测有误?这个马适压根就与此案没有任何关联?

数日后,正当符昭愿愁眉不展,不知从何处下手破局之际,太子元明为他送来了一则事关此案的重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