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或许黄老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帮着李波,破掉不该有的绯闻,最后把自己给坑了。

就像何老师说的,四比一,少数服从多数,就算黄老师再反对,都是无用,派对的事,就这么被强制定下了。

这场闹剧过后,大家坐在桌案两边,一边吃着干果,一边聊着天。

黄老师眼珠一转,话题转到文化上。

“李波,你文化上,很有造诣,能不能说说,是怎么做到的?”

“别多想,我只是对写诗感兴趣。”觉得问得有点突兀,黄老师补充道。

李波一愣,看了眼黄老师,他没想到,黄老师对诗会感兴趣。

这怎么讲,李波暗中傻眼。

难道要他告诉黄老师,我写诗,只是因为记忆中有,我直接抄的。

这么离谱的答案,就算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如果信了,李波未来的结果,除了被拉去圈禁,没有其它可能。

顿时,李波陷入两难境地。

不行,不能沉默,要不然更会多想。不如开始忽悠,反正文化上的事,多在于个人感悟。

“黄老师,您对这个感兴趣?那我说说。”

“说归说,但有一点,我要事先说清楚,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它适合我,并不代表适合别人。”

“要想写出好诗,还得各人自己的领悟程度。”

在忽悠之前,要打好前提,万一别人不认同,自己也好用这个反回去。

李波心中暗笑,暗赞自己果然聪明,万金油啊。

另一边,黄老师见李波答应,哪会多想,忙急切发出保证道:“我知道,你悟的,是你自己的,我肯定不能照搬。”

“怎么说呢,哦,对,借鉴,就叫借鉴。”

听黄老师这么一说,李波知道,自己这是可以开始忽悠了。

“好,那我就讲讲这创作诗词的一点心得。”

“想要创作出诗词,首先一点,就是诗词的韵律。”

“这方面有三点,一为平仄,二为对偶,三为押韵。”

“其实吧,古代诗词讲究的,如今已经大变,原因在于语言声调的变迁。”

“我在研究过后,把历史分为四段。分别是古语法、中古语法、近古语法及现代语法。”

“这四种中,比如粤语就和中古语法很像。”

“这些抛开不谈,既然语法不同,但本质还是不变的。我就讲讲这韵律三法,都有什么区别吧。”

“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

李波把前世曾在百度上看过的说法,抛了出来。听得在场所有人,瞪大双眼,不明觉厉。

在李波之前,不是没有前人,或者有心人士,对写诗词时,对于韵律做出诠释,可惜在这个世界,并没有形成具体理论。

只是在人们口中,口口相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一样,凭自身文化素养,以及借鉴在创作诗词。

佳作不少,却也不多,甚至因为朝代更迭,造成了遗失。

之前李波在岳阳楼,还有在西湖时,做出的补全,就是来源于遗失。

甚至李波心中有所猜测,在韵律上,不是没人整理出理论,只是遗失在历史中,到现代已丢了传承。

这一阵真假忽悠,李波是成功的。

至少,黄老师真听进去了,还若有所思。

此处应该有掌声,首先是何老师,最后是大家一起,拍掌赞叹。

为什么是何老师,因为何老师与黄老师一样,同属接受过高端教育的人才。

别人可能只是觉得,李波所说出的,很厉害,但要说听懂,就难为他们了。

听在两人耳里,却大大不同。

黄老师有所收获,何老师又岂会没有。

正因为知道,懂,才会对李波所说,感触那么深。

再加上,对于诗词,何老师喜欢不假,但没有黄老师那么痴迷,导致他在所有人里,最早回神,才最先鼓掌。

对大家的赞赏,李波叉手行了个古礼,谦虚道:“各位,李波担不得你们如此称赞,只是略有心得,如果有用,你们可以听听,如果没用,那当听笑话啊。”

这话出口,黄老师当下便不愿了。

“李波老师,你这话不对,什么叫没用,是大大的有用才对。你说出的这些,不但对我,相信播出之后,对从事这方面工作,以及研究的人,都会有大用。仅此,你完全可称万人之师表。”

黄老师直接称李波为老师,这把在场所有人,吓了一跳。

一旁的何老师,起初在听完黄老师说的“万人师表”,感觉到错愕,这个名太大了,如果在古代,能被这么称的,可称一代大儒。拿到现在,也是很高的赞誉。

用在李波身上,事实归事实,何老师担心有捧杀之嫌,可能是祸非福。

因为李波太年轻了,因为年轻,播出之后,无疑会引来非议。

“导演,黄老师刚才这段话,请务必剪掉,会出事的。”

黄老师这时,也反应过来,后悔自己说错话,自己这是把李波架起来了啊。

当下也对导演组说道:“何老师说得对,必须剪掉,播出去会容易引来嫉妒和中伤。”

两人的反应,加上李波那紧皱着的眉头,让那些不懂这些的人,很不理解。

“这不能说吗?”彭彭率先问道。

“当然不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