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何老师口中说这有稻花鱼,李波不禁双眼放光。

“我去吧,何老师,我去抓稻花鱼。”

大家似笑非笑看向李波,彭彭少见的拉了李波一把。

“哥,我们上山打柴去。”

李波疑惑看向彭彭,他心中真的很想抓稻花鱼,早就想了。

“李波啊,你总不忍心,让我和黄老师上山砍柴吧。你们年轻,有的是体力,抓鱼的活,就别来跟我们争了。”

何老师说完,向彭彭示意,彭彭当即拉着李波,去往工具房选工具,准备上山砍柴。

李波算是理会到了,这些人以为他在抢活干,原因是不想上山。

可天地良心,他是真想重温小时候抓鱼的快乐,这么一点小愿望,想要实现怎么就那么难呢。

算了,打柴就打柴吧。

在彭彭带领下,两人乘坐村里找来的拖拉机,来到一处位于路边的山坳里。

离得远远地,李波就看到在山上有倒卧着的两棵杉树。

“不是说现在禁伐吗,怎么……”

一旁彭彭及时出声,为李波解惑。

“哥,这些树都是遭了虫,或者枯死倒下的,可以捡回家当柴烧,不算违规。”

李波点点头,爬到山上一看,只见那树木表皮已经枯掉,的确是枯死的杉树。

李波把带来的油锯从肩膀上卸下。这可是在村里问了很多村民,才借到的半新油锯。

借的时候,李波不忘检查下油箱,里面还有大半箱油。

来到树木旁,李波拉开架式,熟练的拉动油锯,启动了手中油锯。

这种油锯,不归进大锯范畴,是市面上售卖的那种低功率油锯。力气小归小,但锯树是够的。

一旁的彭彭,看着李波熟练的锯树动作,两眼冒着小星星,崇拜的看向李波。

城里的孩子,根本用不到锯,更别说这看着就感觉危险的油锯,只能站在一旁,充当旁观者。

“别傻站着了,帮我把这些锯好的,给扔下山去。等会再到下面装车,运回蘑菇屋去。”

彭彭忙上前帮着打起下手,把锯好的一截截木头,杠起后往山下扔。

有了油锯,加上彭彭的一把子好力气,两人很快就把两棵树全部锯好,木头全丢到了山下。

包括那些枝条,也一起弄到了山下的平地上。

相比树劈成的柴,树的枝条也不差,是很好的引火物,李波当然不会将它们留在山上。

开拖拉机跟来的村民,其实是节目组请来的指导,想着如果两人不知该如何下手时,村民可以在一旁指导两人。没想到有李波在,全程用不上他去指导。见树已锯好,还扔下了山,村民上前帮着把柴装到车上。

有了拖拉机帮手,打柴任务很快就被完成掉,成功把木头拉回了蘑菇屋。

拖拉机拉着柴,开到蘑菇屋后门,卸在屋子一侧的平地上。

卸完木头,李波擦擦头上汗水,再次开工准备把长条的木头,给锯成合适的长度。

“哥,还得是你啊。要是换了我自己去,可能花一天时间,想要搞回来,都够呛。”

彭彭一边把锯好的木头,搬到劈柴机旁,一边嘴里感叹地说道。

李波把该锯的木头锯完,笑道:“这就是工具的妙用,人要学会使用工具,为自己提供便利。彭彭,我问你个问题,看你答不答得上来?”

“什么问题?”

“工具的使用,是由什么样的人发明的?”

“聪明人?”

“错。再猜。”

“劳动者?”

“还是不对。”

……

彭彭连说了好几个答案,都被李波给否定了。

正好何老师回来拿锄头,听完两人的对话,好笑地在一旁说道:“彭彭,你上当了。答案是懒人。”

这个答案,大出彭彭意料之外,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是懒人,而不是聪明人?”

李波淡然一笑,没有说话。

“你想啊,只有懒人,才成天想着为了省力,去发明各种工具,来代替自己劳作,从而引导生产力进步。”

何老师望了李波一眼,眼珠一转,“你李哥在拐着弯说你呢,说你懒,还笨。”

彭彭抬头望向李波,双眼瞪得老大,苦着脸提出抗议:“不是,李哥,我都叫你哥了,你竟说我懒和笨?不带这样的。”

李波对着何老师,竖起大拇指。

不愧是水果台的当家主持,这颠倒是非的语言艺术,真不是盖的。

看彭彭一脸难受的样子,李波莫名想笑,走上前,在彭彭肩膀上拍了拍。

“猜不出答案的,又不是只有你一人。历史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书上说的不一定都对。尽信书,不如无书。想想吧。”

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让何老师愕然望向李波。

“小波啊,原来你是这样的李波,我们都被骗了。”

李波懒得理何老师,决定先溜为敬。

刚才回来的时候,看到迪巴他们那组,现在还在抓鱼中,正好可以赶过去,过把抓鱼的瘾。

李波从后门出了蘑菇屋,赶到抓稻花鱼的水田。

“怎么样,有抓到鱼吗?”

在田堤上,有三个水桶,李波看了一圈,只看到有一条半斤重的鱼。

“不是,你们抓了快两小时,只抓了这一条,还是小的?”

原本看到李波出现,心中欢喜的迪巴,听到李波这样说,顿时撅起了嘴,“你以为抓鱼容易呀,你能你来。”

“我来就我来,又不是没抓过。”

李波在田埂上,把鞋子脱了,也不穿水鞋,挽起裤腿,就准备下田抓鱼。

和迪巴一起的,除了妹妹,黄老师也在。

听到李波的话,黄老师好奇问道:“抓稻花鱼,你会?”

“嗯,小时候经常抓,但是自从离开家乡求学,就很久没抓了。而且,现在老家的田里,早就不养稻花鱼,就一直没再抓过。这么多年,关于小时候的记忆,这个是最深刻的。现在重新遇到,说实话,手有点痒。”

李波农村出身的事,圈内知道的人不多。

现在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黄老师更是开口提议道:“既如此,那李波你来指挥,我们来抓。老乡说这里面有很多,我就不信了,我一条都抓不到。”

原来是一条都没抓到啊,李波强忍住没笑出来。

个人全能的黄老师,竟也有不会的时候。

指挥权的事,李波没有拒绝。

在李波的运筹下,四人被安排在各个渠口。

稻田养的鱼虽说比在池塘里好抓得多,但分散在整块稻田里,如果没有方法,不去做好协作,没有那么好抓的。

果然,众人相互协作,驱赶下,很快稻田里就出现了游动的身影。

一条条的鱼,在稻田里现出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