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炮灰女配穿书忙,一言不合就发狂 > 第259章 番外:关于封地的发展(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番外:关于封地的发展(17)

施丽蝶骑着自行车,在皇帝和朝臣面前溜达了一圈。

速度很快,且稳稳当当。

小太子见状,兴冲冲地朝着施丽蝶跑过去:“姐姐,我也要坐这个。”

施丽蝶顺手把小太子捞起来,放在自己面前的自行车大杠上,双手扶着把手,在外面圈住小太子,避免他摔倒:

“坐稳啦!芜湖~!出发喽!!”

随着施丽蝶一阵高呼,她带着太子在宽敞的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小太子屁股坐的稳稳地,两只小短手高举着,不停地挥舞晃动,嘴里也发出欢乐的声音:

“芜湖~!芜湖~!”

施丽蝶一共转了七八圈,才停在了皇帝他们面前,先让他们把小太子抱下去,然后才下车,开口道:

“齐儿喜欢吗?等你回京之前,我让他们比照你的身高,专门给你做一个。”

“喜欢喜欢!”小太子拍着手。

朝臣们围着这个自行车啧啧称奇——

“两个轮子,竟也能跑的这么稳?”

“竟不要马匹在前面拉,只需要两只脚踩,就能驱使,这不仅是百姓们外出办事可以用,行军路上也可以用呀!若是士兵们都骑着自行车,那将会大大降低粮草的损耗,不知道能省多少钱!”

“是啊,我看刚才公主骑车带着太子,也稳稳当当,丝毫没有问题,太子殿下这身形,起码得有个四十斤,若是每个士兵骑车的时候,带足四十斤粮食,那押送粮草的大军是不是就能减轻负担了?”

“公主,这自行车,最高可称重多少?”

“公主,在下有个问题,这自行车最快能有多快?比起马儿呢?”

“公主……”

大家将施丽蝶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施丽蝶被闹的没有办法,只得把研发部的负责人祝星河喊了出来,让他去应付这些问题。

而她自己,则是跟皇上私底下说话:

“陛下,这东西,是不是很惊喜?”

“若是有朝一日,大胤朝境内全部都铺上了水泥路,那这种车完全可以取代马车。”皇帝说道,“更何况,这车两个轮,那是不是还能做成三个轮的,像马车一样,后面装车厢,可以放行李?又或者,做成四个轮子的……”

施丽蝶朝着皇帝竖起大拇指,开口道:

“陛下果然英明,能举一反三,事实上,三轮车我们已经做出来了,但四个轮子的车,目前还在研究中。”

“不过陛下,这种车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车轮是用木头做的,木头坚硬,与坚硬的地面互相碰撞,容易磨损,其实损耗也挺大。”

“我倒是知道一样东西,可以包裹在轮子上,减少轮子的损耗,而且还能让这种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震动感也能降低,只是这样东西目前大胤朝没有。”

皇帝顿时来了好奇心:

“你说的什么东西?可知道什么地方有?”

“橡胶。”施丽蝶说道,“长在热带地区,大胤朝没有,但是南夷那边肯定有,若是能想办法跟南夷通商,或者直接把南夷打下来,那就能找到了。最重要的是,南夷地处热带,物产丰富,除了橡胶,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皇帝听了这话,沉思许久,才开口道:

“南夷那边地形复杂,气候炎热,多山间密林,林中多瘴气,虎翼军和南夷打了很多年的仗,虽然赢多输少,但是也没有占多大的便宜。”

“打下南夷这件事,容朕好好想想,你这自行车可以先推广一个简易版本,适合短途民用,至于日后若要用在行军打仗上,咱们从长计议。”

施丽蝶冲着皇帝点了点头:“是。”

皇帝突然瞥见了正在跟大臣们讲解自行车原理的祝星河,问道:

“那就是昔日邺国的四皇子吗?”

“是,这自行车能成功,还多亏了他。”施丽蝶说道,“我只出了图纸,但是里面有很多精细的零件,需要好好打磨,全靠他一双手。”

“倒也是个人才。”皇帝赞叹道。

两人正聊着,那边朝臣似乎也从祝星河那里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纷纷散开了。

众人离开了研发部,准备回公主府,这时候,皇帝开口道:

“朕离开京城也有将近一个月了,虽然如今路好走了,路途时间缩短了,但朕也不宜离开京城太久,朕决定三日后启程回京。”

“小蝶,在朕离开之前,你能不能把你封地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写一个总述给朕,另外,还有朕在你封地上看到的那些新东西,譬如水车、蔬菜大棚、制糖法、榨油法等等,朕回去之后,也好跟朝臣们商量一番,该把这些东西慢慢向全国推进了。”

“毕竟,你封地人口数量和面积始终有限,但是大胤朝国土面积广阔,还有纳入版图的昔日邺国土地,想要全部发展成你封地这样的水平,任重而道远。”

施丽蝶听了皇上的话,立马点头:

“这有什么不行?陛下,我在封地搞这些,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您能将这些对百姓有益处的东西推广到全国。”

“我这里既是一个试点,为全国各地趟一趟路,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方案,便于后续推广;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只有我拿出了成果,才敢向您提议,推广全国。”

“好在这几年的苦心没有白费,您和朝臣们都看到了这里的成果,如今想要改革,想必阻力应该会少很多了。”

古代封建王朝改革,向来都伴随着阻力和鲜血。

毕竟,利益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改革的效果如果太倾向于百姓们,那就是在动上层社会有钱人的蛋糕,自然是会有人阻止的。

但现在,施丽蝶的封地证明了有些事情改一改,确实能让国家变得更好。

如果这时候有人再阻止,那就是国家蠹虫,站不住脚。

接下来的几天,施丽蝶和陈昭,带着几个姑娘们,忙活了一通,将皇帝要的东西全部整理好了,不仅有封地发展的总述,还有一些她认为能推广到全国的新东西。

很多图纸、配方,以及非常重要的核心机密,施丽蝶毫无保留,全部上交。

而她这么做,也是在向皇上表忠心。

她想借此告诉皇上,她对大胤朝一直忠心无二,哪怕皇帝允许她的封地有征兵权,可是她却一直没有触碰过这条红线,只是在发展农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