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235章 邯仗剑死节,韩信攻灭塞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邯仗剑死节,韩信攻灭塞国

章邯不愿再与对方过多纠缠,于是迅速转换话题,并顺着话头直接发问:“秦校尉此次邀请本王前来下棋,想必不单单只是想找个人切磋棋艺这么简单吧?若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无妨。”

面对章邯如此直白地询问,秦子玉知道自己无法再继续隐瞒下去,无奈之下只能将实情全盘托出:“雍王明鉴,请听微臣一言。人生就如同这棋盘上的棋子一般,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都只不过是其中被操控的一颗颗棋子罢了。至于这棋道中的规矩,则是‘王不见王’。如今汉王已经动身前往废丘,不出几日便会抵达此地。而微臣仍需跟随大将军一同出征讨伐塞国,实在分身乏术,无法久留,还望雍王见谅。”

章邯听完后哈哈大笑起来,声音豪迈且爽朗:“真是妙哉!好一句‘王不见王’,好一个韩大将军啊!既然本王已经知晓其中缘由,自然不会辜负天下人的期望。来人啊,送秦校尉出去!”

等到秦子玉离去之后,章邯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拿起酒壶仰头猛地灌下三大口烈酒,紧接着抽出佩剑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脖子抹去。

随着章邯拔剑自刎倒地身亡,他身边那整整三百名忠心耿耿的雍王亲卫们竟然也纷纷选择追随主人自尽而亡。

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陈平心中悲痛万分,但还是强忍着哀伤按照王礼厚葬了章邯。随后,他立刻命令上将军樊哙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汉王驾临的相关事宜。

秦子玉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长叹一声:“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即成空......”

他心中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的无数风云人物,他们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都被时间所淹没。

与此同时,韩信也已从蓝田大营出发,率领着庞大的军队向东进军。这支雄师势如破竹,迅速穿越了函谷关,并从弘农渡过黄河向北挺进。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径直抵达河东郡。

河东郡自古以来便是物产丰饶之地,其粮食产量更是名动天下,堪称产粮大郡。正因如此,塞王司马欣对这一战略要地极为重视,特意派遣了自己的亲信——上将军司马剑前来镇守此地。

当司马剑听闻汉军已渡过黄河、朝北进军之时,他深知形势紧迫,毫不犹豫地决定敞开府库大门,并大量招募新兵入伍。短短十日之内,司马剑便成功集结起一支多达十五万人的庞大军队。

面对如此劲敌,韩信一时也苦无破敌之计,心中焦虑万分。然而,就在此时,秦子玉竟孤身一人骑马飞奔至位于解良的汉军大营。见到秦子玉后,韩信原本消沉的斗志顿时重新燃起,又找回了几分自信。

韩信随即召集众将召开军事会议,共同商讨对敌之策。会上,诸位军司马纷纷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夏侯婴率先提议道:\"大将军,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遭遇这般强大的敌人,我们应当凭借勇猛无畏之气势去奋力一搏,方有胜算。\"

紧接着,章丘站出来献计道:\"大将军,属下认为应先派一小部分兵力前去牵制住河东守军,然后再派出奇兵突袭栎阳。只要能一举攻下栎阳并生擒塞王司马欣,那么整个战局便可尘埃落定。\"

韩信仔细斟酌众人所言之后,觉得章丘的计策更为可行,于是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随后,韩信下令让章丘协助夏侯婴带领部分兵力负责牵扯河东军,而自己则亲自率领着秦子玉所带来的一万名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铜面亲卫军,采取昼伏夜行的策略悄然抵达栎阳城附近。

汉军见守军打开城门,抓住时机发动突然袭击。秦子玉身先士卒,骑着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率先冲入栎阳城。城内守军被杀得措手不及,一时之间乱作一团。

塞王司马欣得知这个消息后,深知大势已去,再继续抵抗也只是徒劳无功。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全军放弃武器装备,选择投降。司马欣亲自来到韩信面前,表示愿意自参封爵与王国地位,并痛哭流涕地恳求能在韩信帐下担任军司马一职。

韩信考虑片刻后,觉得司马欣此举颇有诚意,便答应了他的请求。紧接着,韩信下达命令,让司马欣着手组建一支五万人规模的栎阳军队。

而秦子玉所率领的铜面亲卫队,则维持原有的一万人编制,但他们的护甲装备比例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这使得这支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大司农萧何派遣的随行官员们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他们一方面积极设立郡县,划分行政区域,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精心制订法律法规,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宁。

韩信则专注于军事战略,他并未过多干预地方政务,而是继续率领大军奋勇作战,攻城拔寨。他的军队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在这趟征程中,刚刚上任的司马欣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亲赴各座城池,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劝说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守城将领改变立场。就这样,汉军得以顺利前行,沿途的众多城池纷纷敞开大门,表示愿意归顺。

当汉军胜利归来,抵达解良大营时,他们的兵力已远超十万之众。而此时,与司马剑对峙的另外十万汉军也严阵以待。如此一来,韩信所能调配指挥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令人瞩目的二十一万人。

面对如此强大的兵力优势,汉军决定采取更为果断的策略。他们直接派司马欣前去劝说司马剑投降。司马剑本就无心称王称霸,于是欣然接受了汉军的提议。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更多的流血冲突。

阳光照耀下,汉军昂首挺胸地踏入了安邑城,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池如今已被他们征服。随着城门缓缓关闭,一个时代结束了——塞国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韩信成功接收了司马剑麾下那如钢铁般坚韧的十五万大军,他手中掌握的兵力瞬间飙升至令人咋舌的四十万之巨!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将成为他实现更远大抱负的利器。

为了表彰众将士的赫赫战功,韩信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并按照功劳大小赐予赏赐。经过此番封赏,他手下的军司马人数竟然多达八位!

此时此刻,汉军雄踞河东地区,宛如一头威猛的雄狮。他们向东可征讨河内之地,向北则能讨伐上党诸城,朝南亦可与洛阳一决雌雄。

面对如此众多诱人的战略目标,韩信不禁感到心潮澎湃,但同时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当胜利的战报传回到废丘时,汉王喜出望外,立刻颁布诏书册封韩信为安邑公,并委以重任。

此外,汉王还任命司马欣和章丘二人为上将军,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南下参战,一同攻打荥阳这个关键据点。

接到圣旨后的韩信既兴奋又紧张,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使命。然而,面对眼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各种可能的选择,他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

韩信没有犹豫,直接让司马欣和章丘分走了麾下二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