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1277章 勤政似牛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年老麦舰队开着那几艘小破船出海完成环球航行也不过花了三年时间,朱厚照这家伙的装备比老麦不知好了几个档次,现在花了四年多了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

毕竟朱厚照主要是跑出去干仗而非单纯为了航行,一仗打响在某地待个几个月大半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希望没有真去直冲佛郎机。”

朱厚炜摇摇头,倒不是对朱厚照没信心认为朱厚照干不过对面。

单纯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佛郎机过于抽象。

那种脏乱差还以得所谓的“贵族病”(梅毒、肺结核等等)为荣,觉得那是一种病态的美,实际上真特么是病入膏肓。

朱厚照带出去的战力,干碎佛郎机任何一个国家他都认为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但问题在于人家玩不过物理对轰,人家有“生化”版本啊。

领先于世界的生化抢先服,谁瞅都懵逼。

这也是当初朱厚炜阻止朱厚照外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只可惜,根本拦不住。

“自求多福吧。”

“整的不让你出去是害你一样......”

闲来无事吐槽几句朱厚照,这是朱厚炜在被迫扛起责任这几年来的日常放松环节。

对此,一旁整理的钱安眼观鼻鼻观心,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话听不得也应不得,就当它是个屁好了。

此时,一声禀报响起,王守仁到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朱厚炜依旧瘫在椅子上往后仰,浑然不在意形象。

“伯安,可有要事要报?”

对于王守仁这位目前最能让他找机会偷懒的大腿,朱厚炜态度还是相当好。

再说了,人家还是朱厚照大舅哥、朱载疆的亲娘舅,都实在亲戚。

“殿下,这是今年新政优秀成员名单。”

王守仁将整理出来的名单呈到朱厚炜面前。

自从王守仁主导新政开始,每一年都会对新政进行考核验收,并对整理新政优秀干部将他们所做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作为后续工作的指导性案例,并对优秀干部进行表彰。

朱厚炜终于将椅子坐平,看起来手头的名单。

“严嵩还真是个人才啊~”

朱厚炜翻到熟人的名字,心中暗自感叹。

从加入镇国府阵营十几年时间,优秀名单提名目前应该是最多的没有之一。

难怪能成为大明中期最大的保护伞,人家手里头是真有东西在的。

“依旧先派人核对一下情况确保政绩真实性,若确实足够优秀的话......”

“看看哪个位置需要人才,给他调调吧。”

朱厚炜将严嵩的名单抽出,对王守仁说道。

虽然老严在历史上确实名声不太好,但这种绝世好砖不好好利用着实可惜。

那咋整,哪里需要哪里搬呗。

王守仁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随后,等朱厚炜审完后王守仁又掏出新政的另一些事务,再度呈到朱厚炜面前审核。

作为新政的主推者朱厚炜都有点吃不消王守仁这种干劲与激情。

数年如一日,已经将数省的新政稳稳巩固,并开始了一系列工业化变革。

王圣人这个代练着实不是一般的好用。

“咳咳,伯安,这几年辛苦你了,有些时候咱们呢也需要劳逸结合,将琴弦绷得太紧它是会断的你晓得孤的意思伐?”

一连解决了数个时辰过去,眼见王守仁依旧感觉蛮蛮不断套出有关新政的其他内容,朱厚炜只感觉一阵头大不由轻咳一声。

“谢殿下关心,臣自幼习武有分寸不妨事。”

王守仁拱手谢恩,但工作脸却没有丝毫消退。

朱厚炜内心苦涩无比。

这是在关心你嘛,你咋愣自恋呢?

这分明是在关心他自己好不好!

天地良心,他明明也还只是一个两百多个月的孩子,为毛一天到晚都工作量会有这么离谱。

“不行,老子要把内阁改了,把六部也改了。”

“就这么几个部门管那么一堆破事最后还每一件都要送过来审批,简直就是对我这个摄政王的压榨!”

“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朱厚炜崩溃,愈发对落后的朝廷制度感到不满。

好不容易处理完政务,还不待王守仁再开口朱厚炜便直接将其打断并大手一挥给人批了两天假让他忙完好好休息一下。

当然,这假也不能多批。

不然第一大腿要真休长假了,谁来给他代练?

王守仁眨眨眼,他不需要休假啊,朝廷休沐的时间对他而言很充足了。

想他王某人,一生都在追寻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现在新政如火如荼,他这主理人休假像话吗?!

只有没有用的狗官才动不动就泛滥需要休息!

他当官是来为大明服务的!

汇报完工作,领着朱厚炜给他开的“假条”,王守仁揣进兜里扭头便回到了吏部。

大明尚未复兴,诸君仍需努力!

“有理想的人真的是太有干劲了。”

朱厚炜真的不得不自愧不如,他感觉自己都快要被工作吸走阳气了,王守仁还能一天天干劲满满。

“别得,有什么事明天再说,让孤歇会。”

都还没好好瘫着放空下精神,门外便有人来报刘建、李东阳等人求见。

“要不钱安你直接就去告诉他们,说本王不在好了。”

钱安低着头没回应,朱厚炜抱怨连连但最终还是让人将几人叫了进来。

虽然口头上千个万个要偷懒,但实际上每一件需要他的事又从未缺席。

“明明是摄政王,活的却像天天喊着辞职月月满勤的牛马......”

悲呼哀哉。

“有事说事,速度。”

三阁老刚入内,朱厚炜便开始催促,整的三老一愣一愣的。

虽然当初朱厚照刚跑路的时候文官、世家们整了个花活给朱厚炜找了些麻烦,但都没有真的动摇到朱厚炜的声望,之后几年大家也相处的挺好,今天怎么这么暴躁?

但看到案台上堆积满满的奏疏,几人恍然。

得,依旧是大明皇帝远超寻常的工作量导致的心态崩溃。

以往大明皇帝的工作量就能让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崩溃,虽然朱厚炜这几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变得给皇帝削减了不少需要亲力亲为的比例。

但因为新政的推广,总量是在库库往上涨的呀。

而新政又是重中之重,虽然过了好些年了,但真正能主持把控稳一方事务的人还是少数,这工作压力自然便小不了。

想到这,三人看开了。

朱厚炜这点烦躁都算好的,换做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登基不久就玩人间失踪的皇帝亲自来干,估计早就撂挑子了。

“殿下,这些事民间商会、世家们的情愿,希望在铁路这件事上能让民间出资修缮到他们家乡。”

朱厚炜见居然还真是正事,这才不情不愿的平复下来。

“这时候才反应过来,铁道机车都整出来多少年了?”

朱厚炜无情吐槽,按照汉人的商业嗅觉不应该这么滞后的呀,这些老东西该不会一直在当演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