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令的话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而他的手里也拿着一个话筒,将自己的声音用广播传递出来,足以让在场甚至是在整个山庄里的人都听得到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而不少人在看到徐令那高高在上,一副冷酷无情、毫不留半点情面的模样,原本还想要替别人求情的心顿时都蔫了下去。

至于原本还觉得自己只是错了一个字就被淘汰的人,在听到徐令的话后,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的确是粗心大意才会犯这样不应该犯的错……

甚至于,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是觉得错一两个字根本没什么大不了,但徐令的话却把他们那用来遮丑的布给扯了下来,让他们都不得不收起自己高傲的心,带着不甘和羞愧离开了。

环视一圈,确认没有任何人再有任何异议,徐令就让人继续颁布成绩,再把没有达到及格率的人清退。

要知道,对徐令他们来说,这第一场考核的内容,简直是入门级中的最基本的考核了!

如果不是为了考虑到,在场有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学西医出身的,并且还有几个还没有从学校毕业的医学生们,徐令都想直接把正确率提高到百分百了!

但等所有人的成绩出来后,徐令就觉得,他们后续的考核已经不用再考虑那些医学生们了……

因为,第一场考核,除了寥寥几个因为粗心大意写错字亦或是字体习惯性的写得十分潦草,让判卷的人直接判错之外,其他被淘汰的,正是各个队伍里的医学生们。

当然,除了乔茵、李林晋和李林蔓三人。

而他们三人的试卷,不管是正确率还是字体工整度,都足以让徐令将那些试卷贴起来,给所有人围观了。

至于那几个因为字体潦草而被判错的人则还想闹一闹,毕竟他们都自认为自己没有答错!

可徐令却直接将试卷最前面标注的需要字体工整的注意事项指出来,再让他们看一下自己在试卷上写的那些字……

那让那些人顿时就都有些哑口无言。

对此,徐令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很清楚,这是每个在临床工作的医生都会形成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在临床干的越久,字体就会越潦草……

毕竟在临床干活,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跟死神、病魔做斗争,尤其是急诊科,那更是跟死神在争分夺秒的抢业绩啊!

算下来也只有住院部会稍微好一点,尤其是现在住院部的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都是用电脑输入,归档操作。

但在以前,当所有的病历都需要人工手写的时候,住院部医生的那些字迹,也绝对是就算是医生本人都未必能认出来自己写的每个字都是什么的程度!

所以,徐令对于这次试卷书写工整的要求也只要能看出是什么字就行,但这几个人……那字是真的……

就算他们自己说自己写对了,也没人认得出来啊!

自然只能判错了!

而徐令的严格要求也警示了其他人,毕竟他们接下来可还不止一次笔试考核啊!

看到留下来的名单,徐令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人准备开始第二场实操考核,也是中西医并行。

这一次,出错的人就不单单有医疗队的人了,还包括了中医世家里的几个小少年们。

对于医疗队里学西医出身的人来说,他们想要在短短的时间里充分掌握中医的四诊,以及各种中医检查手段,还是有些难度的。

而对于中医世家的小少年们,想要快速的掌握西医的检查办法并不算太难,可难的是要让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将一堆十分相似,且检查办法也大差不差的病理反射都对应起来,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像是babinski(巴彬斯基)征、oppenheim(奥本海姆)征、Gordon(戈登)征、chaddock(查多克)征……

光是记住这些中文名,以及相对应的检查办法,那些少年们都花了不少的时间,更别提这次比试,全程还都得用中文和英文来讲解每个操作,以及操作后的表现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如果出现了阳性表现时,又代表了什么,还需要延伸出来讲解这样的病症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

这些,就算是用中文回答,这些少年们可能都会回答得磕磕绊绊,更别提还得全程用英文回答了!

直到这个时候,不少人才意识到,他们之前上的那两个小时的纯英语课程都是为了什么……

原来都是为了给这些少年们补课啊!

有一些人心底里当即就浮现了几分不服气,但等他们看到中医世家的那些少年们稚嫩的脸庞时,那些不服气的情绪就都消散了……

别的不说,他们这段时间跟这些小少年们一起学习,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努力跟付出。

不管是天赋出众与否,这次被挑选进来的每一个人在这段时间里的学习状态都是一般无二的……

每一个人,都是拼尽了自己十二分努力,竭尽全力的学习着。

明明是学西医出身的人,在这段时间里则都努力的学着中医的知识,练习着各种中医技能,努力的去理解中医里那些让人有些云里雾里的各种学说。

还要将这些学说应用到各种病症里,并且将其跟西医对应结合……

而学中医出身的人也是一样,拼命的往自己的脑子里去记忆西医的知识内容跟各种临床技能。

但相比于像乔茵这样是从正规医学院出来的中医师们,从小就待在各自家族里,由各自家族里的中医大佬们手把手进行教导的中医世家少年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则更多。

因为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跟乔茵等人都完全不一样。

医学院的学生们,学习的都是课本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中医系统知识,且他们学的也并非是纯粹、绝对的中医知识。

他们依旧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西医知识,甚至中医的课本里,都有一些西医的专业术语。

所以从医学院出来的中医师们,对西医的相关知识都有一定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