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175章 大明柱石救时宰相——张居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大明柱石救时宰相——张居正

“事实的发展总会有些出人意料。

就在寇凖与刘娥势力僵持不下、势均力敌的关键时刻,

一个戏剧性的事件,突然打破了这种平衡。

当时,有一位名叫周怀政的太监,

因与丁谓等人结有私怨,

便密谋发动政变。

他计划尊宋真宗赵恒为太上皇,

推举寇凖为宰相,

并助太子登基。

结果政变还没来得及发动,这事就意外败露了。”

“事情败露之后,掌权的丁谓自然不会放过周怀政。

同时,他也不会放过事先对此毫不知情的寇凖。

丁谓诬陷寇凖也参与了谋反,

尽管后来经查并无实据,

但由于周怀政曾打算推举寇凖为相,寇凖依然难逃干系。

最终,

寇凖被贬谪出京,流放到边疆任职。”

有人难以置信的说道:“寇凖这口锅,背的那才叫一个冤啊!!”

“飞来横祸,躲都躲不了。”

“或许,这就是寇凖的命数吧!”

“寇凖一生清廉正直,为国鞠躬尽瘁,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这朝廷里的斗争,真是太可怕了。”

“是啊,好像他最后就是死在了边关……真是可悲、可叹。”

“……”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

寇凖被朝廷最后一次驱逐出京师。

自此之后,

他再也未能重返那座繁华的都城。

晚年的寇凖,生活凄凉,孤苦无依。

终于在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九月,

这位曾经的朝廷重臣,

在他乡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尽管寇凖因言辞直接,且时常触怒皇帝与同僚,

但他对宋朝的贡献却是无法抹杀的。”

“正是以他为首的抵抗派们坚决而顽强的抗争,

才为宋朝赢得了宝贵的‘檀渊之盟’,

从而大大延长了宋朝的国祚。

寇凖一生虽在小节上有所欠缺,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始终坚守道义。

排名历史十大名相第十之位,算是实至名归。

【历史十大名相第十位:辅弼良才寇凖,盘点完毕!!】”

……

看完寇凖的盘点视频后,

唐玄宗李隆基颇为感慨地说:“被人诬陷,未得善终,这似乎是历来有才能的文臣武将都难以逃脱的命运。”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禁深感惋惜,叹息道:“寇凖这般大才,若生在我唐朝,定能成就非凡功业。只可惜,他生错了年代。”

巧合的是,武则天也叹息道:“寇凖若生在我武周,恐怕又是一个狄老般的人物啊!”

永乐帝朱棣,也少有的赞叹道:“宋朝还是有能人的,只是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了。

也不知道朱由检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与此同时,

一直沉默观看着自己视频的寇凖本人(魂),

此刻终于长叹一声,开口说道:

“老夫能得到如此评价,也算死得其所了。”

“只是老夫心有不甘呐,不知大宋将来会被他们糟蹋成什么样……”

“还有,那苏治究竟是何方神圣?”

“把老夫魂魄困在这里,又意欲何为?”

寇凖的晚年确实凄凉,

被贬至边疆,最终客死他乡。

更令人唏嘘的是,

他的尸骨等了整整十年才得以归葬家乡,落叶归根。

即便如此,寇凖却依然心系家国。

他恨自己当年未能坚持抗辽,签下了耻辱的澶渊之盟。

这份遗憾似乎已成为他一生的心病,

即便在死后也难以释怀。

……

寇凖的事迹盘点完毕了,无数人为他的遭遇唏嘘不已。

经过短暂的休息过后,

下一期视频很快便拉开了序幕。

视频里,很快出现了变化。

与此同时,明朝万历十年。

张居正在新政推行之际,

因长期操劳国事,终于积劳成疾,

身染重病,不幸逝世,

享年五十八岁。

自李善长之后两百多年来,

首位生受三公封号的文臣,

拥有“太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头衔的首辅张居正,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一死,

也就意味着大明王朝的顶梁柱倒了,

这大厦,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倾圮塌毁下去。

就在万历皇帝朱翊钧,

准备派出使者前往张府查抄家产之际,

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异象!

一座金色的光柱从天而降,恰巧落在张居正的卧房里。

金色光柱散发出耀眼的金光,将已经死去的张居正,整个笼罩其中。

同时,京城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光幕!

光幕里各种画面闪过,

让无数大明百姓、官员惊呼不已。

“天啊!!这是神迹吗?!”

“看!张相府上出现了一道金光!!”

“张相一生为国为民,功绩卓着!定是他感动了上天,才会降下如此神迹!”

“陛下!万万不可抄张先生的家啊!”

“是啊陛下!天降异象,庇护张家!若贸然行事,恐会触怒老天爷的!”

朝臣们纷纷进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

朱翊钧在看到太空和张府的异象时,心里也充满了震惊和敬畏。

他再也坐不住了,急忙起身说道:“朕亲自去看看!”

很快,

皇帝带领着一众宫人匆匆赶到了张府。

当他们到达现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金色光柱贯穿了张居正的卧房,散发出威严而神秘的气息。

光柱底部,是张居正安详的尸体。

但在光柱内距离地面三五米的地方,

竟然还有一个半透明的张居正!!!

“魂……魂…魂魄!!!”

不只是朱翊钧被吓到了,

跟他前来的官员,还有张居正的家眷、仆人,都被吓得不轻。

唯有张居正本人,

此刻却安安静静的盯着半空中的光幕,

他似乎预感到了有什么特殊的事件,即将到来。

很快,视频直播正式开始。

但第一个出现的人却不是他张居正,

而是前宋朝的宰相,寇凖。

看完了寇凖的盘点视频后,

“历史十大名相排行榜……”

张居正喃喃自语道,

“看来,我没有辜负大明。”

……

视频画面里,出现了一个中年人。

他身着华丽官服,

端坐在书桌前,

神态庄重而深沉。

随后,一首诗缓缓出现在了中年人身旁,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咏竹】

【张居正】

此时,苏治的声音从光幕中传出,

“以竹自喻,又展示了自己内心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写得有些狂,

但却非常符合那时年仅十三岁少年郎,

也符合他那不知天高地厚和勇往无畏的精神!”

“我称他为大明柱石,救时宰相,不过分吧?”

苏治开头两三句话,

让张居正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被人认可的感觉,真好。

被历史认可的感觉,好之不能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