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84章 朱棣悟了:原来苏先生是想让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朱棣悟了:原来苏先生是想让俺……

“二、纵容贪官污吏,加剧社会矛盾”

“乾隆在位期间,虽然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一定的打击和惩治,但总体上仍然纵容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尤其是晚年时期,

他更是任用了众多贪官污吏,例如巨贪和珅等人。”

“和珅本是一名普通的官学生,

他虽学识不深,却拥有俊美的面容和非凡的记忆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

和珅由于应对称旨,而得到乾隆帝的赏识和青睐。

此后,

和珅的仕途便一帆风顺,青云直上,

短短几年时间,便迅速攀升至户部尚书、大学士,乃至军机大臣等高位。”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

和珅不仅掌控了朝廷大权,

还通过门生故吏遍布内外官职,形成了庞大的权力网络。

这种局面导致贪污之风愈演愈烈,

外有贪婪的地方官员,

内有聚敛财富的朝臣,

他们相互勾结,贪腐之风愈演愈烈。

事实上,

乾隆后期发生的许多重大贪污案件,

如国泰、王亶望、陈辉祖等案,都与和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他并未被最终揭露,但其在背后的影子却清晰可见。”

“晚年乾隆对这些奸臣和贪官的纵容,

使得以和珅为首的政治集团,不仅牢牢控制了朝政和外省事务,还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

他们层层剥削,致使各地府库空虚,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贪腐腐败一直是百姓最深恶痛绝,却又无法根除的社会顽疾。

不仅是清朝,其实各个朝代都深受其害。

看到乾隆后期纵容奸臣和贪官污吏,无数观众无不摇头叹息。

“当一个国家贪污横行,却又无人制止时,这个国家其实就已经从上到下烂到骨子里了。”

“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我等身为百姓,何时能见到一个清明盛世?”

“唉……不知道苏先生知不知道如何才能根治贪污腐败?”

很可惜,

贪污腐败就便是后世也依旧无法根除,

只能勉力压制而已。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盘点到了乾隆的第三条过失,

“三、文化毁灭,思想禁锢!”

“在之前的解说里,

我曾提及有人将乾隆帝视为华夏步入百年黑暗、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便在于他的文化毁灭政策与固步自封的态度。”

“谈到文化毁灭和精神禁锢,我们不得不提及乾隆帝时期的一大奇观——文字狱。

在清朝以前,华夏历史上的文字狱相对较少。

然而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文字狱却呈现出了爆发性的增长。

康熙年间,文字狱的数量尚不到十起;

雍正年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近二十起;

而到了乾隆年间,更是激增至一百多起!并且每件都判罚极重,差不多都是死刑。”

“清代的文字狱不仅摧残了大量的人才,

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堵塞了言路和信息流通。

这一政策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极度紧张,迫使广大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自我压抑、自我审查。

这无疑是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阻碍和打击。

可以说,

文字狱是导致近代ZG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深远影响至后世仍然不容忽视。”

“同时,

乾隆帝在文化领域还有另一个不光彩的记录,

那便是他销毁无数书籍的举动。

尽管乾隆朝在文化传播上有些成就,例如修撰了四库全书等。

但事实上,他也借此机会销毁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图书。

据史书记载,乾隆帝销毁的书籍数量高达六、七万卷以上,同时许多书籍也被他偷偷改动。

这种行为是对天下士子的巨大打击,

也导致清朝国内敢于创新者,近乎绝迹。

这无疑是华夏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之一!

也是乾隆一生中最大的过失之一!”

看到乾隆帝大兴文字狱,并焚烧众多书籍,

人们不禁回想起秦始皇那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这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化分歧,维护了统治者的权威和思想的统一,

但也极大压制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扼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这种压制不仅阻碍了当时的文化进步,

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得ZG文化和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了活力和创新的动力。

古时候的百姓长时间都处于这样的统治之中,其中大多数人或许并未深刻意识到这种体制的严重问题。

他们习惯于既定的秩序,往往对现状持以接受甚至认同的态度。

而一些崇尚古法、怀念上古盛世的士子和官员,甚至还认为这样的统治方式是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在有识之士的眼中,这样的统治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

过度的思想控制和文化压制,不仅扼杀了社会的创新活力,还可能导致文化的僵化和社会的停滞。

而社会一旦停滞不前,那就有被颠覆的危机!

在众人低沉压抑的议论声中,苏治继续讲解道,

“四、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乾隆皇帝于公元1735年继位,

在乾隆皇帝执掌大清朝整整二十年之后,

同时期的英国才开始出现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兴起,机器制造业、机械化时代,也正在悄然来临。”

看到这儿,百姓官员们忍不住开始议论起来,

“工业革命?这是何意?”

“机器制造业、机械化时代……这些又是什么意思?”

“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总感觉,乾隆皇帝好像错过了极为重要的东西!”

视频里,苏治继续解说道,

“当英国率先迈入跨时代发展,引领起工业革命的浪潮时,

清朝的百姓却仍处于传统手工制作产品阶段。

与英国纺纱机、蒸汽机的轰鸣相比,

清朝的技术水平已显得落后不堪,甚至呈现出与时代脱节的代差。”

“此后的欧洲,更是进入了改革创新的黄金时期。

新武器、新战舰层出不穷,科技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固步自封的清朝被西方强国迅速超越,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然而,乾隆帝在面对世界巨变时,

却依旧无动于衷,

还整日沉醉于天朝上国的幻梦之中,

将异邦之民一概视为蛮夷。

他却不知,在那些所谓“蛮夷”的眼中,

大清朝早已成为了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西方列强正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雍正看到此处,顿时痛心疾首的拍着大腿,说道:“我大清,危矣!!!”

而朱元璋则再次陷入了沉思,心中暗道:

“这便是苏先生之前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吧!!

苏先生的教诲,咱不敢忘,不能忘!”

朱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嘴里一直在嘟囔着“新武器”、“新战舰”。

他回想起了苏治在他和朱元璋面前,说的那些深奥而又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语句,

“清朝的祸,俺大明不能重演!”

“不!俺就不能让大明被满清取代!!!”

“朱棣在此起誓,一定谨记先生教诲,全力发展科技!”

“俺会让大明的旗帜,早日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多谢!先生指点!”

朱棣对着光幕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