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74章 盛极而衰,一摔到底的唐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盛极而衰,一摔到底的唐朝

“在开始盘点唐玄宗李隆基的过失之前,

让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那个曾经光芒万丈的盛世大唐。

唯有深入理解了大唐如何从巅峰坠落,再一路跌至谷底,

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晚年李隆基,对唐朝所造成的伤害,

是何等的深重!

是何等的铭心刻骨!”

随着苏治的娓娓道来,

视频中的画面也逐渐回溯到了李隆基青春年少的时光。

那时的李隆基仪表堂堂,风采照人,

“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

一眼望去,便知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必将是人中龙凤!

“唐玄宗李隆基凭借两次政变,

一举铲除了韦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主要的政治对手后,

成功将皇权重新夺回并牢牢握在手中。

而经历了一连串政变动荡的大唐,

也终于在李隆基的稳固统治下,重振旗鼓,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世民看到这儿,不由得眉头微皱,心生疑惑:“怎么李隆基的政敌竟都是女子?”

不仅是李世民,

嬴政、刘邦、刘彻、刘秀等历代帝王,此刻也同样是满脸困惑。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

女子又怎会有资格成为皇子的政敌呢?

不过他们更加想不到的是,

女子不仅能够成为皇子的强劲对手,

甚至还真正的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成为了一代女皇!

视频继续播放,

“早年的玄宗皇帝,胆识过人,魄力非凡。

他深谙治国之道,

善于识别并提拔人才,

所任命的宰相多是精通国政、鞠躬尽瘁的名臣良相。

在这些贤臣的辅佐下,以及玄宗皇帝本人的励精图治,

大唐在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局稳固,社会和谐!”

“在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的良好氛围,

唐玄宗李隆基在早年便完成了开创‘开元盛世’的伟大成就!”

“都说开元盛世是华夏历史的巅峰时期,

那么,

这个盛世究竟有多么辉煌?”

苏治的话音一转,把所有人的胃口都吊了起来。

“咱们具体列举几个例子,大家或许就会有个初步的概念了。”

“我们都知道,

在封建社会时期,农业乃国家的根基,

各朝各代,均视农业为重中之重。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便极力推崇农业生产,甚至亲耕籍田以示重视。

至玄宗时期,

唐朝的耕地面积更是已高达八百多万公顷,粮食产量激增,长安城的米价每斗仅需十余文钱。

粮食的丰收带动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同时,因为粮食价格的低廉,

唐朝民众得以将钱财用以到其它消费中去,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就在这时,

来自某个时空的皇帝,忍不住摩挲着下巴,喃喃自语起来:“李世民?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啊!!”

……

“随后便是商业。

唐朝的商业氛围可谓非常的开放、包容。

当时的长安城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前来交易。

在长安的街头巷尾,

你可以看到来各种肤色、发色的外国人,

能够见到来自西域、中东、欧洲等地的珍奇异宝。

这些远道而来的商人们带来了各种香料、皮毛等特产,

与唐朝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进行交易,

使得唐朝的商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也将唐朝的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说起文化,

盛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盛唐体诗歌底蕴深厚,气象万千,被誉为‘盛唐气象’。

同时,唐朝的书法也达到了巅峰状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盛唐文化的璀璨光芒,不仅照耀了整个唐代,

还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辐射范围,甚至一度扩展到了整个东亚地区,影响不可谓不大。”

“最后,是政治方面。

唐玄宗继位后,他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能力。

当时的大唐政局稳定、法制健全、官员廉洁奉公,

唐朝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

“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愿景啊!”

“不仅能吃饱,还有多余的钱去添置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生活,真是再美好不过了!”

苏治的声音渐渐落下,视频中的画面也随之暗淡下来。

然而,视频里关于开元时期的辉煌的历史,

却在观众们的心中,久久挥散不去。

有人忍不住感叹道:“那时的人们,想必是生活在一片祥和之中吧!”

“是啊!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有人附和道。

“唉,若是我们能生活在那样的时代,该有多好啊!”

“可是别忘了,盛极必衰,李隆基的盛世大唐不就是这样吗?”但也有人提醒道。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向往,有希冀,也有感慨和遗憾。

停顿了片刻后,苏治开始继续讲解道,

“然而,

在这个看似繁荣昌盛的时代背后,

却也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

“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沉醉于自己过去的辉煌成就之中,

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励精图治和虚心纳谏的精神。

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听信谗言,将三个儿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赐死开始,

李隆基便开始变得昏聩庸碌、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起来。

他甚至不顾礼法地将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宫中封为贵妃。

这一举动不仅败坏了朝纲,更引发了天下人的效仿。

大唐的风气因此而迅速败坏,

潜在的危机和矛盾也不断激化,祸乱已经近在眼前!”

“李隆基晚年还先后宠信了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

这些奸臣把持朝政、打击异己、排挤忠良,

使得原本清明的朝政迅速腐败。

朝纲的紊乱更加加剧了政事的败坏,

‘开元盛世’也因此逐渐演变为了‘天宝中衰’。“

“由于经济发展过快,

土地兼并开始加剧,农户们纷纷逃亡。

朝廷的稳定基础——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全都面临着崩溃的结果。

而玄宗大力推行的‘节度使’制度,

更是使得边境的武将们,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中枢的军备却日渐废弛!

结果便是:内轻外重,强枝弱干。

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于是开始有了自立、反叛之心,

国家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

看到李隆基搞完儿子又搞儿媳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傻眼儿了。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并痛惜道:

“这混蛋玩意儿,怎会如此昏庸无道?

连基本的伦理纲常都不顾了!”

“阿嚏!!”

就在李世民痛骂李隆基的时候,

站在李世民身后不远处的李治,

突然忍不住打了一声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