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之泛娱乐帝国 > 第290章 会德丰真正大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沈弼这番话,三人如释重负,心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紧接着,他们开始商议应对之策。

沈弼提议道:“马登,你把会德丰目前的具体状况详细说明一下,大家共同探讨分析。”

有了沈弼在资金方面的强力后盾,马登也不再有任何保留。

一五一十地将当下的严峻形势全盘托出。

听完这些,在场的三位巨头无不为之惊愕。

“马登,你真是糊涂透顶!为何不早点与我们联络?”施怀雅毫不客气地指责道。

众人皆知会德丰面临资金困境,但谁也未曾料到公司账目如今竟已空空如也!

由于缺乏巨额资金参与竞购,此刻股市完全成了李明轩的天下,其肆意收购大量股票,局势对我方愈发不利。

“此时此刻,追责并非关键所在,我们应群策群力,共谋应对良策。”

相比之下,纽壁坚显得较为镇定自若。

沈弼稍作沉思后发言:“资金方面无需担忧,由我负责筹措。

当前首要任务是尽快与那些小股东取得联系,切勿让他们将手中股份轻易出让。”

马登频频颔首,表示赞同:“甚好!此前因资金匮乏,无力收购他们的股权。

现今有了汇丰的强力支撑,相信这一难题定能迎刃而解。”

就在马登他们紧锣密鼓地商讨应对之策的时候。

李明轩与李超人、包玉冈、霍鹰东四位大佬再度相聚一堂。

这几日来,他们可谓是硕果累累。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将各自手头的战果一一展示并盘算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包玉冈和霍鹰东都展现出了强大的人脉实力。

各自成功斩获 8%的股份。

李超人同样表现不俗,紧随其后拿下了 6%。

相比之下,李明轩稍显逊色,仅收购到 5%的股份。

如今的股市行情异常严峻,许多股民都紧紧攥着自己手中的股票不肯松手。

经过一番仔细梳理,四人目前总共持有 37%的股份,但距离绝对控股仍有一定差距。

眼看着目标越来越近,李明轩四人虽然都是一方大佬,还是忍不住兴奋起来。

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搓着手,跃跃欲试。

准备再次发动攻击,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收购计划。

可是李明轩很清楚,李超人等人靠人脉收购的股份已经到极限。

还卖卖的,应该都卖了。

接下来就的靠硬实力收购了。

就在这个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其他鹰资企业相继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会德丰收购战已经彻底演变成了鹰资阵营和华资阵营的较量?

原本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局面变得更加白热化、错综复杂起来。

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负难料啊!

此刻的马登、沈弼、纽壁坚等鹰资阵营全都行动起来。

只见他们不停地拨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跟那些持有少量股份的股东们反复沟通交流。

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千万不要草率地卖掉手中的股权。

而另一边的李明轩在得知有其他鹰资企业介入此事之后,心中并无半分慌乱或茫然失措之感。

毕竟,他深知欲在此战中取胜,关键便在于精准地抓住时机,并拟定出天衣无缝、令人惊叹不已的战略与战术。

于是乎,李明轩毅然决然地选择采用更为激进而果敢的措施。

他凭借自身雄厚的财力及巨大的影响力,开始于市场之中大肆散播各类对会德丰有利的消息,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入其股票。

与此同时,他亦派遣麾下那帮精明强干的精英团队,全神贯注地紧盯着股市的风吹草动,时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变故。

在这场惊心动魄且异常激烈的角力之中,人人皆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

胜败的天平如秋千般来回摆动不停,那么最终到底花落谁家,谁又能够成功登顶。

成为会德丰名副其实的掌控者呢?一切尚未可知……

………

“李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张玉梁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

恐怕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张家才是会德丰真正的大股东!”

郑海全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李明轩递给他的那份调查报告。

若不是这场惊心动魄的会德丰大战。

或许永远没有人会知晓这个惊人的秘密——原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张家竟是会德丰洋行背后的主宰者!

在收购股市中散户们的股票时,李明轩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流通股数量稀少得离谱。

这种情况显然极不寻常。

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才发现张家的秘密。

李超人、包玉冈和霍鹰东三位商界巨头凭借着广泛的人脉关系,成功收购了大部分股东手中的股票。

然而,当李明轩将所有这些股票汇总计算后,却惊奇地发现,接近 30% 的会德丰股票竟被一些海外匿名账户所持有。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李明轩陷入沉思。

他努力回忆起自己前世的经历和知识,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关于香江的模糊印象。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苦苦寻觅,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个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低调作风的华人家族——张竹珊家族身上。

这个家族最初是依靠进口西药发家致富的,并逐渐垄断了香香江西部地区的西药贸易市场。

五十年代末期,张竹珊的第四个儿子张玉梁接替父亲成为家族掌权者后,便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涉足房地产领域。

然而,直到六十年代初期,当张玉梁利用家族企业的资金。

兴建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两座摩天大楼时。

他才意识到房地产业,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量简直如同无底洞一般。

仅仅依靠自身家族的资金来推动业务发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玉梁产生了将公司推向股市、寻求更多资本支持的念头。

那个时候的香江证券交易所只有一家名为“香江会”的存在。

可以说华资公司想要在此地上市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面对如此困境,为了让自己的公司成功上市,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