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 > 第293章 调整大幕拉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丰年去学习的第二个月已经过了一半,局里面人心浮动,李民生要走的消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无人不知。

但这不是让局里人心浮动的原因,因为李民生在平山县已经待了十年以上,而五六年前就说他要被提拔走了。

在全县产生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据说李民生要在临走前,进行一次全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事调整,几乎所有的乡镇所有的部门,不论正职副职,都在调整的范围之内。

李民生要在这次调整中,将自己所有的想法统统实现,这些年来,他对很多人的认识都在加深,前期提拔错的,后期有想提拔没位置的人,都要借这个机会一起解决。

据说组织部那边已经连夜加班一个星期了,天天晚上灯火通明,据县委食堂的厨师透露,每天晚上都送近三十份的夜宵过去,把他们累的够呛。

而能够掌握实际名单的那几位,甚至连组织部都没有出过,让人想打听消息都做不到。

杨辰想找张婉如打听一下,但也联系不上,于是只好联系肖思华: “老李这次会有大动作,但这个我们没法打听,这是他县委书记的权力。”

“那李书记是真的要走了?”这个是杨辰最感兴趣的,因为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消息,都是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

有说他要去其它县当县委书记的,这个最没有可能,李民生在平山县辛辛苦苦十来年,那怕只是酬功呢,也不能继续让他当县委书记。

还有说他要去当个副市长的,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但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市长,除了级别上去了,实际权力却下降了,李民生的年龄,当个普通的副市长,基本上仕途也就到头了。

还有一个可能,说他要一步登天晋常委的,担任统战部长或宣传部长,这个比较符合大家对李民生的印象,因为他要去当副市长的话,早就去了。

但这个难度也是最大的,而且现在的统战部长和宣传部长都有人,而且他们两个没有要动的意思。

“老李再不动就没有机会了,国家那边下了规定,他再大一岁就不符合提拔重要的条件了。”肖思华的语气很是古怪,好像对此有点不满。

“李书记要去当副市长吗?” 如果只是个副市长,除非他分管的领域,不然对平山县的影响就会大幅消退。

“不,他要过来市委当秘书长。”肖思华的语气古怪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往她对李民生还有一定的心理优势,但这样人话,李民生直接成了她的顶头上司。

更关键的是,她的目标也是瞄着秘书长这个位置,两个人的目标是重合的,而她却是输的一方。

“那现在的秘书长呢?”如果真的是去当秘书长,杨辰反而有些放心,虽然这个是距离市委书记最近的位置,但只是一个协调性职务,并没有多大的实权。

“现在的高秘书长是省里当时为了调解秦书记和赵市长的关系,特意选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但上个月高秘书长突然查出了癌症,已经向省里打了报告要求休养,所以秦书记才想把李民生调过来。”这番话肖思华一直想找人倾诉的,但没有合适人选。

不说出来的话,她心里是特别难受的。

不管老李去干啥吧,当秘书长也好,当副市长也跟,都跟杨辰没多大关系,他在平山县的时候,都不把杨辰怎么样,难道说提拔走了还要对付杨辰。

他在平山县的任务是压制杨家的发展,而经过这十来年的打压,杨家的势力确实出现了断档,这就够了,他又不是要把杨家整个拨起,那样反击的力量,连秦知林都承受不起。

肖思华也再三保证,杨辰的实职正科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去哪不好说,所有的盘子,都在李民生一个人的脑海里,谁也不知道具体变动情况。

打听消息没打听来自己的,却把李民生的打听出来了,不过肖思华能告诉杨辰,杨辰却不能告诉别人,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越少,泄露的话越容易锁定泄露者。

别人不能说,张红霞却没问题,两个人光是打电话的费用,每个月至少几千块钱。

听了杨辰的介绍后,张红霞对杨辰说道:“不管他要提拔去那里,你最好不要招惹他,你现在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拿到实职正科,五六年换两个岗位,你就能操作升副处了,到时候你才三十出头 ,临退休最低也是个正厅,省部级也不是没有可能,等你的职务超过了老爷子,杨家就是你的了。”

对杨家,杨辰倒是没有什么兴趣,就像抹布一样,用就用了,用完就扔,也没见有什么得力人手,关系藏着掖着的也让人雾里看花,反正杨辰是没觉得有多大用。

到接张丰年那天,本来所有班子成员都要去接张丰年的,可是县里通知当天上午要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水利局必须出一个人参加,那杨辰就当仁不让了。

本来他就对接张丰年没什么兴趣,能不去接最好了。

然后这个会议的时间一直往后推,从上午九点推到上午十点,又到十一点,又推到下午两点。

杨辰这才知道,县里的常委会从七点开始召开,本来预计时间两小时,结果到了十一点都还没有结束 .

这次常委会就一个议题,那就是人事调整,但这次的调整保密性非常,到现在依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来。

张丰年下午一点多就回来了,据说是听到消息后,连饭都没有吃,就赶了回来。

然后不顾劳累,非要参加这次领导干部大会,杨辰也懒得跟他一般见识,你愿意参加就参加,杨辰就打算回家休息了。

结果于成朋提醒他,他也有资格参加这个大会,而县委县政府的通知名单里,也确实有他的名字。

到了会场,张丰年的名字在前五层,杨辰的名字在最后两排,这里基本上都是非正职的正科,但即使是这样,杨辰坐在这里依然很显眼。

会议开始后,先是由范副书记介绍这次调整的意义,然后由张婉如宣读调整名单,其实这个时候,调整名单已经泄露出来了。

据说动了十七个局长、六个乡党委书记,两办和县委各部门也调整了六七个人。

每个人的调整,都代表着另一个人的提拔上位,而这些人的替补,则是要放到第二批的调整名单里。

李民生最后做了强调讲话,在他的话里,这次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将更符合要求干部提拔上去。

这次调整,是多批次的,按照“酝酿一批、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到位一批”的原则,分批次进行,同次,这样的调整也是根据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要求,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针,将德才兼备、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过硬的干部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