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7章 寻找密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人越说越兴奋,最后决定二次去探访阅江楼。

他们深信,在阅江楼里一定有一个密室,里面藏着珍贵的东西,那个密室有可能在底层的西部。

在第一次探访阅江楼过后不到五天,二人决定再次去阅江楼去探访。

上次虽然失败了,却给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这次除了准备足够用的蜡烛外,他们还准备了一把铁锹和一把锤子。

铁锹是用来挖掘地面的,锺子是用来敲打地面墙壁的。

他们对阅江楼做了足够多的研究,认为这次一定能成功。

他们选择出行的时间,当然还是夜间,只不过比上次早了一会。

宫里还有人没睡,他们便出发了。小心翼翼他避开有灯光的地方,来到了阅江楼下。

上次破屋行动中,他们把锁已经扭坏了。所以虽然看似锁着门,只需轻轻一拽,门便开了。

他们进了楼,点燃了蜡烛。

他们分工明确:客氏拿蜡烛负责照明。

魏忠贤则负责寻找可疑点。

他们先从中堂找起,魏忠贤仔细敲打着地面,墙壁,从声音判断哪儿有空洞的声音,这就意味着他们成功了。

中堂没有任何发现。

不过他们并没有着急,中堂没有发现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他们认为有密室的地方,最大的可能是西厢房。

因为故事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进了西厢房之后,魏忠贤的呼吸急促起来,检验的也更仔细了。

他从南部下手,向北逐步敲打,有一半的面积过后,仍没一点发现。

这时,持蜡烛的客氏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她小声说:“难道是我们估计错了,其实这儿什么也没有。”

“别说话,”魏忠贤说道。

“怎么啦?”客氏问。

“你听这里的声音,是不是与别外的不一样,”魏忠贤用小锤砸着地面,说道。

客氏侧耳听了一下,这地面的声音确实变了,有些异常。

以前砸击地面,会发出当当的声音,听起来地面很坚实的样子。

而从这地方起,地面是空鼓的声音,在锤子敲击下,会发出扑扑的音响。

魏忠贤围着这片区域继续敲打,发现出现空鼓声音的地方,它的方圆约在一丈左右。

魏忠贤初步怀疑它的下方就是密室。

从勘探的结果来看,下边如果是密室,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如果要是存放珍贵东西的话,这无疑足够称得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小金库了。

“发财了,”魏忠贤抹了一口流到口外的流水,说道。

但接下来问题又出现了。

如果下面是密室,但它的进出口在哪?

如何进入,成了难题。

整个一楼的地面,都是用长三尺,宽二尺的标准铺地石做的地面,一样的规格大小,但到底那块石头是洞口,实在是真假难辨。

考验人智慧的时候到了。

魏忠贤脑子到底灵光,他通过观察,发现有一块石板上,有一个小小的启字。

很小,不刻意寻找,你根本不会发现它。

而纵视整个地面,留下显微特征的几乎没有。

这是不是进入地下的洞口,很值得期待。

魏忠贤决定试一下。

由于石板和石板之间缝隙很小,魏忠贤把铁锹的薄刃一点一点地插进缝隙,再用力压动锹把,慢慢地,那块石头脱离了地面。

魏忠贤不失时机地伸出手,猛地一用力,把那块石板掀了起来。

奇异的一幕出现了,下边露出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魏忠贤和客氏对视了一眼,都会心地笑了。

他们知道,找到了洞口,意味着什么。

“让我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魏忠贤说道,并从客氏手里接过了蜡烛。

他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俯下身来,把蜡烛伸进洞里,细细地观看。

他先看到的是楼梯,从这个口向下面延伸,大约十来层阶梯,便到底里,下面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当看到下边的情况时,魏忠贤一下子泄了气。

下面除了北墙放着一张八仙桌外,什么也没有。

用四壁徒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下边什么也没有,足个空的,”魏忠是说道。

之前抱多大希望,现在就有多失望。

“难道都被转移了?”

“谁这么坏啊,一点不留。”

“别急,说不定下边这个有密室。”

“但愿如此吧,”客氏说道。

既然眼睛看到的什么也没有,那就只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看不到的地方。

只有这样,希望才不会破灭。

魏忠贤决定到下边去看看。

客氏不愿意一个人呆在上边,他也很想看看几百年前修的密室,是个什么样子。

魏忠贤拿着蜡烛,客氏紧紧抱住他,二人一前一后,经过十几步楼梯后,终于下到了地面。

密室的大小,和他们在上面探明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一个正方体。至于高度,一个人站着刚好不碰头。

地面是用青石做的,看不出地下再有地下室的痕迹。

周边墙也都是用石头砌的,魏忠贤用锤粗略地敲打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发现。

现在,他们的注意力被室内的八仙桌所吸引了。

这是一张二百余年前的桌子,虽在地下这么多年,除了颜色变得更淡之外,桌面并没存发现起鼓和下沉现象,四条腿也没有发现变形。

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工匠的技艺高超,另一方面说明皇家的富有。小小一方桌子,都是用上等树木做的,凸显了皇家的经济实力。

桌子上放着两盏蜡台,中间是一个小型香炉。

蜡台上有蜡油流淌的痕迹。

香炉里积满了灰烬。

在这二者的后边,是一座如来佛的坐像,全铜,二尺来高,法相庄严,造型精美,也是一件宝物。

身后便是墙壁。

有了这尊佛像,这屋里的摆设便有了很好的解释。

放这张桌子,是为了佛祖有个被敬拜的地方。

而蜡台和香炉自然也是敬拜佛祖的。

可以想象,有一段时期,这儿烛光闪烁,香雾缭绕。

永乐大帝面对无所不能的佛祖,默默地祷告,虔诚地叩拜。

这间密室里肯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

只是时光流逝,当年的场景人们己无法看到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拜佛念经的地方那么多,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人们是不会选择把佛祖摆放在这儿。

佛祖在这儿坐镇,是为了保护这儿的财产吗?

从室内地上鼓起很厚的带有碱质的土来看,这地方已经多年未进人了。

而且尘土很干净,并没有任何东西放上面的压痕。

给人的印象是,自从修好这间密室后,随之就封闭了,之后再没人进来过。

既然什么东西都没存放,那永乐大帝修建这个密室的初衷是什么?

并且还一再交代,这所楼一定要好好地保护。

自他之后,他并不希望他之后的任何子孙,到这儿来游玩,好像这儿成为一个圣洁的地方,一个不可替代的纪念地似的。

还有,那个世代流传于帝王间的藏宝的传说,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