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轻捻青须,脸上闪过一丝忧虑,沉声道:“帝炎皇朝的帝子先到了。据说他获得逆天机缘,近来功力突飞猛进,已臻无拘境后期,在会试中将是八大明王的劲敌。”
成白讶然道:“以帝子之尊,也需要通过会试才能前往帝星么?”
李夫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缓声道:“自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帝子参与会考历练,名义上遵循礼制,实则一举数得。其一,以身作则,于生死搏杀中磨炼帝道,树立领袖榜样。其二,借此良机,提前为帝朝遴选栋梁。须知每届会试脱颖而出的天才,都会受到各大势力的竞相招揽。”
成白恍然道:“若是拖到殿试结束再行动,只怕仅剩平庸之辈了。”
贝廷君怀着几分谨慎,附和道:“各方势力是押宝还是观望,个中门道十分讲究。选对站队,便能赢得千秋万代气运。一旦选错,可能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谈话间,成白、贝廷君跟随李夫子出了停鹤台,朝着书院幽深处走去。
沿途路人稀疏,人人服饰各异,似乎来自不同地域,却都气度非凡,见到李夫子时纷纷躬身行礼,口称:“学生见过老师。”
李夫子一一还礼,态度谦和,尽显儒雅。
途中,李夫子对成白指明路线:“此路僻静,可绕过洗砚池,直抵书院的青云楼。比从外面的‘驻马坡’,再经‘槐荫里’到这里,要近得多了。”
路旁池塘水波微漾,偶见金鳞鲤鱼游弋,池中亭台雅致。岸上梅树错落有致,枝头盛开的花瓣绿如翠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成白遥望对岸,只见梼杌书院内街巷齐全,比起当初的猎人学院,规模大了不知多少倍,不禁赋诗一首:
“洗砚池深墨色晕,游鱼拨碎玉壶清。
虬枝探影默入禅,欲借幽香渡空灵。”
李夫子笑道:“此诗借有形之池,寄无形之意,暗合修行大道,引人步入幽静澄澈的高远境界!不妨名为《临池》。”
成白的灵眼留意脚下石板隐含元气微光,赞叹道:“好一块风水宝地,尤其是从洗砚池到前面那座山岭,毫不逊色于葬骨剑冢,而元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贝廷君轻嗅梅香,低声道:“绿璎梅,二阶妙品灵根,对炼气、解毒都有好处。”
一行人有说有笑,沿着洗砚池漫步,继而往山巅拾阶而上。前方云雾散处,雄伟楼宇高耸,便是梼杌书院的中枢要地——青云楼,为本地诸楼之冠。
它看似只有三层,内部却别有壶天,实为数重空间交叠。檐角的琉璃铃铛感应到有客来访,遂无风自响。缥缈乐声回荡于山间,闻者神清气爽。
一名身着青衣的老者正在楼前清扫。他手中扫帚,亢木为柄,九变天蚕丝为绺,只需轻轻拂过,地面落花飘叶悉数不见踪影。
“绿璎梅,花蕾可解毒消肿、调和气血,果实能敛肺生津、养颜美容。还差两味……炼成香璎丹,包管益寿延年!”老者佝偻着身躯喃喃自语,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痴迷。
李夫子对成白介绍道:“那位是书院六先生包有川。他终日埋首忙碌,潜心钻研新丹方,实乃灵药宗师。”
包有川闻声抬头,收起扫帚施礼,举手投足逸出淡淡药香,恭声道:“学生恭迎夫子仙驾归来。”
李夫子微笑道:“有川不必拘礼,快来见过白帝、贝长老两位道友。”
包有川目光灼灼停留在成白身上,面带异色问道:“这位小友身怀微微药材气息,近日是否接触过宝药灵根?比方说,彼岸花。”
成白心中暗惊:“我昨晚刚得手一株彼岸花,收进生命圣殿,按理说外界无从感知。包六先生眼光高明,竟能通玄至此!”
李夫子恰到好处地打断他们对话,吩咐道:“有川,去把老七叫到青云楼,就说他有一位故人前来探访。”
成白略感诧异,心想:“故人?夫子说的是谁呢?”
“学生马上去。”包有川躬身疾退,倏地踏入梅林阴影,消失无踪。
李夫子率先走进一楼厅堂,成白带着贝廷君紧随其后。
眼前景象玄妙,楼内空间竟比外界看到的大了好几倍。
月莹石灯下,数不清的典籍如灵蝶悬浮半空,书页自行翻卷,字句化作道道流光在梁柱间盘桓游走。
一名玄衣儒士独坐于书海之间,身前棋盘大若餐桌。其上黑白两色棋子随他神念引动,演化出玄奥阵势,变幻难测。
成白凝视棋局演变轨迹,心生凛然:“那是《乾坤奇门》记载的五阶妙品阵法‘迷天洞玄阵’,在他手里能够化入棋子,运转随心,非大家不能企及!”
李夫子轻声道:“五先生伍旭,是书院的两位阵法宗师之一,擅长以棋道演练阵局,进而推衍天机。”
“拜见夫子。”伍旭见是李夫子到来,立即起身见礼,衣袍飘动间泛起熠熠星辉,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容,“棋局显示,本届仙缘雅会恐生变数,诸星忽明忽暗,远比以往难窥天机。”
李夫子抚须斟酌道:“仙师道一向积极此事,却突然宣布不参与盛会,莫非知晓了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仙师道掌门玉箫真人前日发来符信,说帝星故人相邀在先,委实无法脱身。”伍旭稍作迟疑,接上话头,“据闻是为兑现早年对一位德高望重前辈的旧诺,这才推辞不得。”
李夫子略有惋惜,叹道:“老三不与你一起推敲棋局么?”
伍旭实话实说道:“萧三先生今日坐镇潇湘馆,正为各方学子讲解剑道。”
李夫子颔首道:“眼下仅知将有仙师道一人缺席,好在事先准备充分,诸天骄已陆续到场,无碍大局。”
走到二楼,成白放眼望去,又见到另一番瑰丽景象。
四壁高悬着一幅幅精美画卷,宛如一个个独立的世界。但见壁间千里江山流转,百花恣意争艳,飞禽走兽呼之欲出。
成白以灵眼探视,不由得深感惊讶:“这些图卷暗蕴精妙法诀,将秘笈宝典尽数融于其中,自成一方乾坤!神游画境以悟道,收获远胜一楼苦读。”
一位淡绿衣衫的丽人正临窗伏案,笔尖彩墨氤氲着灵气,恍若凝成液体的月华,落纸即翩翩起舞,充满灵性。
在她笔下,《九龙图》逐渐成形,画中之龙形神兼备,神态各异,或威严古朴,或气势磅礴,灵动气韵扑面而来。
画龙点睛之际,楼内陡然风雷大作,霜花与火花交织迸发,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威严力量,充斥整个楼层。
“四先生苏恬静,不愧是书院最多才多艺的人物之一。”
李夫子端详那幅如精灵般在纸上跃动的画,大加赞赏:“恬静的画道又精进了,神韵超然,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都是夫子教导有方的缘故。”苏恬静谦和笑道,随即秋波转向成白和贝廷君,“一位是翩翩少年,一位是灵秀妖仙,能够直上青云楼,定然才华卓绝,深得夫子赏识。”
“这是吞天宗白帝圣主,还有贝长老。”李夫子寒暄着介绍后,便话锋一转,“兰大和熊二在三楼么?”
苏恬静应声道:“大师姐和二师兄正在楼上筹备近期的各项事务。”
李夫子神色凝重,沉声叮嘱道:“你们在此稍候片刻,我先上楼看看情况。”
成白客气道:“夫子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