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五胡屠夫 > 第242章 单箭弩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只见从秦军的队伍后方推出18架单弓床弩来。

单弓床弩,不止是晋军有,同样秦军也有。

不过不同的是,晋军的床弩是诸葛连弩,一弦十箭;而秦军的床弩仅为单箭弩,一弩一箭。

但是,秦军的床弩大小足有一丈长宽,比晋军的多箭床弩大了不止一倍左右。

而且,秦军虽然是单箭弩,但是弩箭却有一杆长矛一般长短,一般粗细。

秦军的床弩早已上弦,弩箭也是早已安装完毕,搭于弦上。

在浐河的东岸,数百名百姓凭借着挡箭车的阻挡作用,将一根根的圆木快速立于河流之中,而后挥动铁锤,开始下砸。

“向挡箭车射击!”

太子姚苌大喝一声。

随着一声令下,18名将士抡起铁锤,砸向床弩下方的悬刀(扳机)。

“嗖——”“嗖——”“嗖——”

18支长矛般粗细的弩箭射出,直击挡箭车。

“嘭!”“嘭!”“嘭!”

有的弩箭钉于挡箭车的木板之上,而有的弩箭则直接刺穿挡箭车上的木板,继而射穿车后的百姓,一时惨叫连连,鲜血四射。

远处土台之上的桓温看罢,却是微微一笑。

一轮射击完毕,秦军的将士们紧急绞动绞盘,再次将弓弦拉开,扣于“牙”上。

而后,再将一支支长矛般长短粗细的弩箭放于箭槽之中。

“放箭——”

18名将士再次抡起铁锤,砸向床弩下方的悬刀。

“嗖——”“嗖——”“嗖——”

18支长矛般粗细的弩箭再次射出,直击挡箭车。

“嘭!”“嘭!”“嘭!”

有的弩箭钉于挡箭车的木板之上,而有的弩箭则直接刺穿挡箭车上的木板,继而射穿车后的百姓。

一时又是惨叫声起,鲜血四射。

单弓床弩能射150大步(即250米),而晋军的将士们一般只能射击70步之远。

因而晋军的众将士一个个地看着秦国的床弩发威,却是心中干着急,毫无办法。

“嗖——”“嗖——”“嗖——”

“嘭!”“嘭!”“嘭!”

……

如此数次,挡箭车的前挡板上已经插满了长矛般粗细的弩箭,一阵阵的“喀”“喀”之声不断地传来。

“咔嚓——”“咔嚓——”“咔嚓——”

随着最后一轮的射击,挡箭车的前挡板终于不堪重负,一个接一个地裂开,接连掉于河水之中。

挡箭车后的百姓见状,一个个吓得连忙向后跑去。

“当!”“当!”“当!”

金锣之声响起,晋军开始慢慢后退。

太子苻苌见罢,顿时松了一口气:晋军的第一波进攻终于被自己打败了,同时还击毁了十余架挡箭车。

然而,浐河对面的桓温见后,却是笑了笑,再次大声喊道:

“推出20架诸葛连弩来,跟他们玩玩。”

身后的一名传令兵得令,于是骑马快速向后跑去。

晋军休息了约一个时辰左右,震天的鼓声再次敲起。

“咚!”“咚!”“咚!”

晋军的将士们再次列成队形,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

在晋军方阵的中央,留下一道宽阔的通道,20架挡箭车被推出,后面跟随着20架诸葛连弩以及无数的身穿布衣的百姓。

“咚!”“咚!”“咚!”

战鼓继续响起,不过这一次晋军的将士却没有前冲,第一个发起前冲的是十余架挡箭车。

挡箭车在前,缓缓地向前推来,突出队伍的前沿。

在挡箭车后,跟随着20架诸葛连弩。

每架诸葛连弩,弓弦已经张开,十道箭槽之中分别装填着一支弩箭。

当弩车行至距离秦军前沿约150大步(约250米)时,20架诸葛连弩开始停下。

而挡箭车则继续向前进发。

浐河对面的秦军主帅太子苻苌见罢,迅速开始调集单箭床弩,集合在一起。

“太子殿下,他们的挡箭车后跟有床弩!”

站立在侧方的一名将军立即向太子苻苌报告道。

“什么,床弩?”

太子苻苌听后大惊,连忙骑马向一旁跑去。

来到侧面的一处高台上,太子苻苌这才看清,果然在挡箭车后跟随着数量不少的床弩。

“这可怎么办?”

晋军的床弩他可是知道,对方是多箭弩车,一次可以发射10支箭矢。

而且箭矢的速度惊人,力道很大,穿透力很强,可以轻松地射穿己方的盾牌。

但是,如今太子苻苌也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在浐河之上修建桥梁吧?

“命令中军后退100步,再令800名将士举起盾牌,保护弩车。”

命令下达,秦军的一线骑兵开始向后撤退,而18架单箭床弩却开始集中在一起,部署在晋军挡箭车的正前方。

此时,一旁的平昌王苻菁说道:

“太子,我观晋军的床弩虽然一弦十箭,威力强大。

但是,我观他们的床弩体型较小,没有我们的床弩大,因而我可以断定他们的射程必然没有我们的远。

我们可以适当地将床弩后撤,待他们发射箭矢之后再作比较,另行部署。”

平昌王苻菁,乃是苻苌伯父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堂哥哥。

太子苻苌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令己方的床弩向后撤退,待距离浐河约200大步时才停下。

桓温骑着战马,见秦军已经开始全线后退,并且已经开始调集床弩集合,部署在己方的正对面。

桓温问身旁的蔡顿将军,说道:

“你观对方的兵马距离浐河有多远?”

蔡顿举目眺望,左看右看,迟疑地说道:“至少在150大步开外。”

桓温点了点头,却是没有说话。

古代之时,哪有什么测距仪器,距离的远近只能靠肉眼去目测,所以误差很大。

桓温笑了笑,说道:“令挡箭车前出,百姓随后筑桥。”

蔡顿听令,于是骑马上前,来到前沿,大声喊道:

“挡箭车前出!”

“咕隆隆——”

20架挡箭车在百姓的推动之下,开始向前,来到河边。

而后百姓们藏在挡箭的木板之下,竖起木头,抡起大锤,开始向河岸边砸下木桩。

秦国太子苻苌见对方的多箭弩车并没有上前,于是心中高兴,大声喊道:

“床弩射击,测试距离!”

双方都有床弩,此时比拼的就是射程的远近。

但是,双方的床弩射程又相差不多,所以苻苌开始叫射手通过发射弩箭,一步一步地精确测距。

毕竟,己方的床弩体型更大,射程更远。

远一尺,远一寸,便能占尽距离上的优势,先发制人,取得战斗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