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341章 鸡娃?不如鸡自己!(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1章 鸡娃?不如鸡自己!(上)

王三说到这里,又看向了张志和:“你也去写檄文,课纲也可以参与,僧道终究属于中国文明的一部分,哪怕白莲教都算。

不管道纲、僧录、还是白莲教徒,都可以去。

朕不怕你们不去,都可以写,都可以将文章呈送上来,孤会看。

不管你怎么吹极乐世界的美好,实事求是一下,人只要做不到餐风饮露,就不可能真的让百姓脱离民间生活。

他们总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会思考往哪里去。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

只要劝人向善,不乱秩序法度,本朝甚至可以不禁止传教。

不过经书要审核,密宗之类的不准,必须全部明文铭典。

有典有册,宣扬真善美,不害国家祖宗,违法乱纪,都可以信。

反正在孤看来,信宗教不如信大同。

但凡信大同了,后世官吏君主不好好为民做主,那就可以拿着大同论造他的反。直接出来就是法理,不比你们瞎鼓捣的极乐世界好?”

王三说完,张志和张了张嘴,身上寒毛倒竖,越发觉得王三危险。

开国之君,怎么都是这种鸟德行,目空一切且威猛无匹,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就跟朱元璋一样,他一句话就把孟子一些话语给删了。

而王三一句话,就能将《大同论》作为后世野心家的造反法理。

往后,就算想要篡了新顺的法统,你也得给我先跳进《大同论》里去,否则你就算成功了,不用多久,也会有人举着《大同论》去反你。

而白莲教等,偏生就没有这样的理论基础,得自己生造。

但偏生王三给你道理了,还很有道理,不选择这个道理,你讲道理反而讲不过他!

开国之君教后世造反的道理?嘿!这叫什么道理啊!

“行了,今年的事儿就这么多,日头差不多了,早点回去休息,明日大朝会来一趟,表彰功勋之后,就好好放假。也不知道北京那边的战况如何,按照孤得来的情报,估摸还得打个两月,可以安排人去埋伏女真人一手了。

等他们从燕山通道出来,猛地被咱们和林丹汗一起坑一把,估计女真人会气得跳脚吧。”

王三一脸坏笑的看着下边的马元利。

马元利拱手执礼,等明日大朝结束,他就会带两个骑兵团出发,然后去找林丹汗,让他出兵。

林丹汗那个白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着实气到王三了。

王三越发觉得,历史上林丹汗只用几年光景就把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右翼蒙古全部败干净,也是该!

多好的战机,多少投给他的资料,他都不能把握!

不仅不能把握,他居然还北上揍了外喀尔喀蒙古和瓦剌的托辉特部,到处结仇。

再加上去年开始他一路暴打的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以及跑去了投奔女真其他左翼蒙古,要不是自己这边发展速度快,已经拿下了榆林,跟他接壤之后还需要合作,如果还是明朝控制西北三边,林丹汗如今早就四面皆敌了!

总之,这孙子一边应着跟王三的联盟,一边讨要钱粮贪得无厌就是不出兵,还跟王三推脱说,崇祯元年的时候,他林丹汗打了大同,虽然劫掠了不少,可塞外霜早,颗粒无收兼厉疫盛行,整个察哈尔部死得只剩下五万兵马,武器不到三万,还要对付敌人,实在是没多少精力。

但要他单独出兵也可以,要新顺国给他提供足够物资,至少武备能覆盖全军。

要不然就一起联合出兵。

王三能当冤大头?

所以,他宁愿一起出兵,顺道也看看林丹汗的实力。

而林丹汗也察觉了明廷的实力有点差劲,毕竟女真人都扣关杀进去了,女真人可以,他是不是也可以?

虽然他是被女真人打出来的,但他也只是觉得女真人讨巧了,走龙井关这种地方闯进来,或许三边之地他可以找地方下手,可以说是看得他也蠢蠢欲动。

不过在这之前,林丹汗需要知悉新顺国的实力如何,如果很强度一般,到时候劫掠完,完全可以跟明廷谈生意,他当雇佣兵,帮崇祯打仗。

要是势均力敌,那林丹汗就在新顺和大明之间左右逢源,不给钱粮那就来骚扰。

要是很强,那就得小心了,毕竟中原强势的时候,对漠南地区的蒙古人来说,还是很难受的。

总之,王三这边已经决定往马元利走一趟。

当然他还有后手,之前安排萧汝水返回宁夏,他已经联系上了一批持有女真家丁的家伙,生生凑了三千多人,已经进入林丹汗地界寻找林丹汗。

挂的是镶蓝旗,正在找他的动向,准备偷袭一次,要是能成功引走他,还能让林丹汗在前头杵着给他探路,要是不成那也没啥损失,反正不是他的势力,只是选择投诚他的家族所谓罢了。

还能顺道削弱这些家族的力量。

总之,王三只希望马元利上路的时候,试试草原上的深浅,如果林丹汗真的一般,那他就不客气了,居延海和黑河流域,他要了!必须在河西走廊北面撑起一片缓冲带,否则西域的计划,也会有不少变数。

下朝,王三回到了王府后院。

稍微坐了一下,下边送来了一些书信,其中包括了路青禾的医案。

路青禾有孕,现在四个月了,明显显怀,不过她的身体素质不错,吃嘛嘛香,居然是到了显怀之前,一点孕吐的迹象都没有。

“去,让青禾卸了旧职,命杨阿妹接管女兵营。”

王三写了封敕书,让下边人去安排。

如今女兵营从一开始只收容民间寡妇,小女孩,到现在只要算得上号的官吏家属,都必须出人进入女兵营内接受操练。

王三实在是没有多少心思让下边联姻,勾心斗角,所以干脆一点,将她们一箩筐丢进去,哪怕是前明投靠过来的官眷也一样,都得进去,从小开始习武、读书。

既然是习武读书,那么缠足就不能推行,否则进入其中不能得到好成绩,还得被王三跟其他的大臣鄙视,这算是一个入场券。

当然,女兵营也不是一定会死死不让出去的地方,一半十八岁之后,就能离开女兵营。

谈婚论嫁也是由王三这边安排,想要联姻,那也得看女兵巾帼们能不能瞧得上对方。

社会风气,可以说是全然饱含了西北大地的苍莽之感。

当然这也是被逼无奈居多,但凡如今不是小冰期,王三也不会这么费尽心思想办法拉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效率。

接下来新顺国未来五年内,需要应对的战争方向太多了。

虽然要划为东西两个军区。

但西部军区要半农半牧,同时搞建设往西一路踏出去,这一路可以说兵威战凶,不论男女,都要能扛得动刀枪,可以上战场。

就算不上战场,也需要学习医疗、护理,尽可能降低伤亡。

顺道未来这些女兵,也能嫁出去的同时,镇守一地,组织生产建设,让前线扩张的士兵安心。

但想要下边都跟着一起做,上层就必须以身作则。

王三自己就两个婆娘,两人轮流进去女兵营操训,他都这么做了,其他人还能怎么反对?

于是乎,家中庶女,大多都被放进来,嫡女则是会进行别的安排。

不过王三懒得管这群投靠过来的家伙怎么想,反正将军家的姑子、妹子、甚至来寻亲的亲属家人,也都投入了女兵营。

也包括了杨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