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给你答案!你难道不怕我现在就出去捅出来吗?”

朱识鋐脸色难看的来到了外边,对着走到了亭子中的朱起垄怒声。

愤怒的话语,并没有引起朱起垄太多反应,他挑眉说:“倘若你有这个胆量,就不会从去年开始,不停的上书崇祯,让崇祯出钱恢复你的三护卫以及加强兰州城墙、王府城墙了。”

朱识鋐黑着脸,没说话。

他确实怕死,很怕死。

但这能怎么办?

大同军的发展势头太快了,陕西都司那边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平贼拼到最后,居然被到处渗透,甚至外边还被摸进来了。

朱识鋐喊来了亲随,让他调查一些内容。

不管接下来局面如何,朱识鋐很清楚,如果朱起垄真的有心替王三安抚明廷宗亲,他这个藩王,或许真的有机会活下来。

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他肃王府内,还有不少宝贝。

想到这里,朱识鋐孤身走向档案库。

接着来到了一堆尘土覆盖的档案前,将鸡毛掸子抄来,很快打扫了一番。

接着从档案库内搬出了一堆文件。

文件之中细细打开,里头有数份陕西行都司一直到成化年之前所有的堡垒、边防、卫所、地理等等图纸。

虽然时移世易,这里头或许有些许不同。

但这些图册里,最重要的还是地理环境。

至于城防,就算是千百年前,甘肃地界还是和古代几乎一样,因为祖宗开发的时间太早了,本地最核心的好地,都在城防控制之下。

所以变化不会太大。

当然,除了地理环境,还有肃王府两百多年下来的载录:陕西行都司境内大部分矿藏、水文等。

想来朱起垄一门心思想要拉拢自己,要的应该就是自己手中这些。

明初的肃王,那可是控制着整个陕西行都司的存在,能有这些也是祖宗花费了不少心思,这才收集了这些内容。

而这些,就是自己接下来保命的根本。

如果真的事不可为……

想到这里,肃王让人将这些资料搬进他的书房。

接着等待他派出去的人传来消息。

大体过了半个时辰,黄昏了。

肃王府外猛地爆发嘶吼之声,接着传来刀兵相接的声音。

肃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传话的人, 以及听到了外边传来的怒吼声,因而叹息道:“竟然是真的。”

“报,大王!兰州知州、同知等观礼于校场,为传令使所捕,他们似乎正在朝着咱们这里来。”

肃王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然后走到了院子中。

只是一眼,就看到了靠在柱子后,一脸无所谓的朱起垄道:“只要你能保我全族安全,我愿意配合。当然,若是你能做到,我还有另一份礼物可以给你。陕西行都司境内所有的舆图。”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起垄缓缓抬起头,看向肃王笑道:“你还真是跟搁我讨价环节。”

“我现在能求的,只剩下家人性命了不是吗?”朱识鋐又不是傻子,新顺国可不是流民军,对放能让朱起垄这样的宗亲来一趟,就说明了准备要对朱明宗亲区分清算。

实在是明代的朱元璋留下来的宗亲问题有点老大难。

全杀不合适,不杀也不合适,那就只能挑着干掉一些,然后分化瓦解。

破落宗亲可以改换字辈,但藩王大户,就要细数过往罪过,再来清账。

肃王绝对算是藩王一脉破落的那一种,一字亲王,混得甚至不如一些郡王。

甚至在宣德朝的时候,当时的老肃王只有一个儿子,封淳化郡王,俸禄两千石,而肃王的俸禄只有一千石,老子的俸禄还不如儿子的。

接着老肃王一死,淳化郡王要继承亲王位,朝廷居然不是给补到两千石,而是免掉了淳化郡王的俸禄,依然按照肃王当时一千石的俸禄给,简直就是欺负人。

回想这些不公,再对比一下外边的混乱,以及开始跑进来叫喊的家仆,朱识鋐也知道他不做出选择,死的肯定会是他了。

最终,狠下决心。

再不做决定,哪怕逃出去了,能不能去凤阳高墙还是两说,甚至很可能就死在路上了,或者被抓住处死。

反正都是死,朝廷败得这么快,他也没办法,真叫他死难,他可舍不得,毕竟朱识鋐生于万历三十三年,如今也不过才崇祯二年,他才二十五六岁!

他还年轻,他还不想死!

朱起垄看着他做出了选择,笑道:“好,都是聪明人,立刻挂上这面旗帜。”

朱起垄摸出了一卷布面:“只要挂上了,短时间内,你是安然无虞,接下来就是我去帮你疏通关节。总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守住门口,只要不乱,局面能得到控制就成。”

朱识鋐应着,立刻着人安排。

外边,乱了一阵,李光极兴奋的看着兰州城内校场、衙门、府库、粮仓全部被控制,如今只剩下唯一一个地方了。

肃王府!只要拿下,就成功了!

“走!立刻跟我去包围肃王府!”

李光极御马扬鞭,迅速带着众人冲到了肃王府外。

还没进去,就看到了一个穿着一伙人站着,而肃王府门前、墙头,挂着大同军的旗帜。

“乖乖,这不是大王的别部大纛吗?”

看到镶边稻穗齿轮王字旗,李光极立刻拉住了缰绳,放慢了马速死死盯着别部大纛。

“前面的,是哪家帐下?这兰州城,可是我等夺得,你这后来居上,不地道吧。”

李光极身边的副将莫灿冷哼。

他就是一个相对火爆的脾气。

之前他就是兰州廪生,读过几年书,但因为这个火爆性子,看肃王府长史掠夺民田不爽,于是胖揍了一顿肃王府长史,在天启三年被削了廪生。

之后,更是被肃王府没少报复,从家道中落直接破家而逃,到处流落。

现在,是他报复回来的机会,结果还没开始清算肃王,对方居然投了?

不地道!太不地道了!

“喂!问你话……”莫灿怒吼。

带着斗笠的朱起垄抬起头,笑盈盈看向举着火把的李光极他们:“李四儿,莫小子,好久不见。”

“朱大……”莫灿一愣,接着更是愤怒道,“好你个朱大!虽然知道你是朱明宗亲,但你也知道肃王府与我有仇,你竟然还如此袒护他们!别部大纛,这玩意儿可是大王亲信才给的,你挂在肃王府是几个意思?”

“放心,除了肃王和肃王妃,其他的人都会进行甄别。而且,我比你早来这里,也调查了你家当年的事情,只是长史用肃王府的名头干的是,但实际上那个时候肃王还在守孝,他可没空对付你家。毕竟,天启元年,一年崩了两个皇帝,他按礼法要居府内,不妄动弹。”

朱起垄说完,对身后招呼一声,几个捆得跟粽子一样的家伙被丢在众人面前。

莫灿看到了仇人,再看看眼前的朱起垄,深吸一口气,“所以,你劝降了肃王?”

“是。”朱起垄颔首笑道,“肃王投诚陛下,兰州克定,西北大靖。哪怕肃王再废,他家也跟本地土司、土府、乃至吐蕃高原上的高僧们有所联系。

杀一个肃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的目的始终是土地和财产再分配。

一个投诚的藩王分量,可比我们这些破落宗亲的分量高太多了!”

莫灿抿着唇不言然后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李光极。

李光极笑道:“既然是朱大你作保,那这个面子我老李卖你。不过,要肃王配合莫灿清账本地田亩,我好抽身赶去甘州。”

“应该的。”朱大笑道,“既然我拿出了别部大纛,就意味着我现在由暗转明,西北的任务也基本完成。这一次多谢配合,回头请你们吃酒。”

“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