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要!不要杀我!”孙嬷嬷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

顾斯年面无表情地对小厮们道:“没听见张嬷嬷的话?”

棍子再次落下,直到孙嬷嬷彻底没了声息,张嬷嬷才满意地离开了。

顾斯年看着满院吓得瑟瑟发抖的下人,冷冷开口:“方才动手的留下,其余人,全送去管家那里发卖。”

下人们“噗通”跪倒一片,哭着求饶。顾斯年却毫不动容,转身回了房——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留着这些见风使舵的奴才,迟早是祸害。

换好一身宝蓝色的锦袍,顾斯年带着两个留下的小厮出了府,直奔温泉山庄。他没有去见母亲昭华,而是径直去了长公主的院子。

“外祖母安。”他规规矩矩地行了礼,从袖中取出一个蓝布封皮的本子,“这是孙儿写的话本,想请您帮忙在京城传开。”

长公主翻开一看,竟是本讲述大将军平定四方、收复失地,最终受万民敬仰的传奇故事。

她何等精明,只看了两页就明白了顾斯年的用意——陛下虽倚重武将,却最忌惮“功高盖主”。如今顾彻正好得胜归来,这书一传开,岂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你这孩子……”长公主看向顾斯年,眼中满是忧虑。

顾斯年却眼神坚定,小大人似的开口:“外祖母放心,孙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看着他眼底的沉稳,长公主忽然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外祖母就帮你一把,我倒要看看,你这孩子能闹出多大动静!”

“已经来了,要不要去看看你母亲?”长公主将话本收好,看着顾斯年紧绷的小脸,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

她知道昭华有心结,但若是能和自己的孩子缓和关系,总是好的。

“不必了。”顾斯年摇摇头,小手攥着袖口的玉佩,“让母亲安心休养吧。”

“你这孩子……”长公主无奈地叹了口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终究还是忍不住想劝,“你母亲她……这些年在顾家,也难……”

“孙儿明白。”顾斯年抬起头,目光清亮,打断了长公主的话。

长公主看着他眼底的执拗,便知再多说无益,只得作罢,转而吩咐侍女:“去备些点心来,斯年定是饿了。”

就在祖孙二人说着话时,京城南门外,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队玄甲骑兵簇拥着几辆马车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身披亮银甲,腰悬虎头枪,正是刚从边关凯旋的顾彻。

队伍行至宫门前,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铠甲上的冰棱在夕阳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吁——”他抬手示意队伍停下,走到最中间那辆马车旁,伸手撩开车帘。

车内铺着厚厚的锦垫,一个身着月白襦裙的女子正低头哄着身侧的孩童。

她眉眼温婉,鬓边斜插一支素银簪,正是顾彻在边关的妻子柳娘。

见顾彻探头进来,她连忙将孩子往前推了推,柔声笑道:“夫君。”

那孩子便是顾念北,今年七岁,眉眼像极了顾彻,只是多了几分稚气。

此刻他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鼻尖贴着车窗,好奇地打量着外头朱红宫墙与鎏金瓦当,小手还在窗棂上轻轻敲着。

“柳娘,你带着念北在此等候。”顾彻的声音褪去了沙场的凛冽,添了几分难得的柔和,指腹轻轻碰了碰儿子的脸颊,“我去见陛下复命,顶多一个时辰,便带你们回府。”

柳娘温顺地点头,将孩子往怀里又紧了紧,轻声道:“夫君放心去吧,我等你回来。”

顾彻又转头对护卫统领叮嘱了几句,无非是看好马车、莫让闲杂人等靠近,这才转身大步走向宫门。

玄色朝靴踏在白玉阶上,每一步都透着凯旋的意气风发。

金銮殿上的召见比预想中久了许多。直到日头西斜,天边染出一片橘红,连宫墙上的琉璃瓦都浸在暖光里,顾彻才大步流星地走出来。

身上的战袍已换成了宝蓝色常服,腰间系着玉带,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红光——显然是得了陛下的重赏与夸赞,连眉梢都扬着得意。

“走,回府!”顾彻翻身上马,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笑意,“母亲和泽儿月前就该收到捷报了,此刻定是在府里盼得坐不住了。”

他回头望了眼马车,扬声道:“这个时辰,府里的接风宴该早就备好了!顾府可比边关那简陋的临时府邸富丽堂皇多了,雕梁画栋,锦衣玉食,你们啊,定会喜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