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我带全家躺平 > 第367章 背后的算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一会儿,岳朝城过来拜见新主子。谢淮舟也难得给了他一个好脸色道:“之前王妃的嗓子多亏了岳先生。”

岳朝城脸上立即就带来几分得意道:“属下早就对王妃说过,那些大夫的医术都不如我。”

顾怡站在沈梦身后,微微皱眉看了岳朝城一眼。这个人,只听一句话就知道不是个有规矩的人。真不明白蜀王送这么个人过来是什么意思。平王府难道会缺了大夫?她自己就是下毒解毒制毒的好手。

岳朝城的东西很不少,其中大部分是药材和医书,他没将蜀王府的侍女带来,就厚脸皮跟沈梦开口想借了玉兰过去帮他收拾屋子。

沈梦问道:“岳先生要是觉得缺人伺候就告诉孙管家,先生之前在蜀王府有四个丫头服侍,不如也让孙管家帮先生挑选四名侍女好了。”

不想岳朝城连连摆手道:“不要不要,女人麻烦死了。我只要我的小药童服侍就成了。”

“哦?”沈梦眼珠子一转,奇怪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遍道,“既然女人麻烦死了,你还让玉兰去帮你收拾屋子?难道玉兰不是女人?”

说着,沈梦侧头看了低着头红着脸的玉兰一眼,对岳朝城道:“岳先生,你这样说可是很伤人的。”

“我,这个……我可没说她不好……”之前沈梦是不能说话,等到她嗓子好些了,也不能多说,因此岳朝城一点不知道原来这位王妃看着温婉可人,其实一张嘴这样利索不饶人。

沈梦的目光又在两人身上转来转去看了看,依稀看出点端倪来。可是,岳先生和玉兰,他们似乎也不熟吧?而且,岳先生的年纪也大了点,如何配得上玉兰?

“玉兰,岳先生想麻烦你帮他收拾屋子,你可愿意?”沈梦试探着玉兰道,“你要是没空,我可以安排其他人去帮忙的。”

玉兰偷偷抬头看了岳朝城一眼,红着脸道:“岳先生治好了王妃,奴婢心里感激不尽,如今先生来到平王府,奴婢理当帮着先生安置妥当才是。”

这么说,玉兰竟然也有意?这奸情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她怎么就一点没看出来呢?

沈梦虽然心里疑惑,但当事人自己都乐意,她自然是顺水推舟答应下来。沈梦让岳先生先离开,将玉兰叫到里间去说话,玉兰以为沈梦要问她和岳先生的事情,正想着如何回答才好,不想沈梦说的跟她想的半点都不搭边。

沈梦悄悄对玉兰道:“你找个机会替我悄悄问问岳先生,问他蜀王殿下脸上的疤痕有没有淡化的可能。别的我也不敢想,只想着能不能将那些疤痕淡化一些,看着不那么吓人就行了。”

玉兰在沈家那么多年,对沈嘉齐的身形声音也是熟悉的,虽然沈梦没有明说蜀王的身份,只告诉她关于蜀王的事情,若有人问起,一个字都不能说。但她心里是有数的,自然也分得清轻重,因而慎重点头道:“王妃放心,奴婢明白了,会慎重行事的。”

晚饭后,玉兰回来,气呼呼地回报说:“奴婢悄悄跟他说了,他只说知道了。王妃您说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究竟行还是不行啊?”

沈梦失笑地看着气呼呼的玉兰,反而安慰她道:“既然岳先生这么回,必然是有几分把握的。我们只需等着就好。”

这天晚上,平王府依旧是喜气盈盈,而刚刚从尚书一职上退下来的周正谦周老爷府上就不同了。午圣旨下来,下午得到消息的人就不断上门探问情况,到了傍晚,从朝中下来的周氏一党的官员们都齐聚一堂,商讨办法。人虽然多,却始终充斥着一种不安和恐慌。

安王午后得到消息,又惊又怒,当即带着首席谋士蒋少立赶了过来,知道是平王使坏,气得他当场骂了平王一盏茶的时间,但骂来骂去左不过就是“卑鄙无耻,不能人道,生不出儿子”之类的话。

周正谦暗自叹气。安王比起平王来差的的确不是一点半点,要是他选继承人,有了平王珠玉在前也不会选他。早知道这样,当初让皇后将平王养在名下,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可惜当初大皇子聪明伶俐,皇后自己总是生不出孩子来,又急于争宠,就将二皇子养在名下。当时三皇子刚刚出生,哪里就能想到会有今天?

现在已经都这样了,安王就是骂上三天三夜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扭转局面的。

而蒋少立也不愧为安王第一谋士,他很快抓住要点,问道:“大人说当时在勤政殿时平王妃也在?”

安王总算是醒悟过来,立即抓住这一点,带着几分兴奋道:“平王妃一个女人竟然在勤政殿呆这么久,探听父皇和大臣议事,岂不是牝鸡司晨?明日朝堂上让人弹劾老三去!他们夫妻到底要做什么?难道老三不行,让自己的媳妇讨好父皇不成?”

“王爷慎言!”周正谦严厉地斥责一句,又见大堂里没有多余的人,都是自己的心腹,这才松了口气道,“别说事情绝不可能是这样,就算这是真的,也不能说!王爷要打击平王,怎么做都行,但万万不可捎带上皇上,不然……”

不然什么周正谦没有说,不过安王也明白过来。他刚才就是太兴奋了,其实只要稍微静下来,他自己也能发现这事不妥当。

“舅父说得是!”安王讪讪地笑笑,但继而又坚决道,“不过这事一定要在朝上参平王一本才行!”

到了晚上,在各部任职的各级官员都到了,相互打听清楚了情况,商议了一个时辰,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虽然谁都知道皇上这是有意下了周尚书的职,可毕竟皇上明面上的理由找得好,说是体恤老臣年老,精力不济,让回家荣养,倒叫人不好说话。要是皇上以周尚书办事不力为由革他的职,他们还能帮着求情,毕竟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就不会糊涂一次?看在周尚书为国尽忠这么多年,也要劝得皇上网开一面原谅周尚书才是。

“要不然,大人过几日再大张旗鼓纳一房妾侍吧!”有人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