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小秋看得很明白,她倒是不在意这个,只要不扯上她就行。

刘桂香和王春萍两人就这么在易家院子吵了起来。

“要吵出去吵!”

易妈见状,顿时不耐烦了。

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院子门外。

易冬庭见状站在门边,一副赶紧走人的架势。

两人扯不明白,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易家院子。

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感情刘桂香急哄哄跑过来是为了要好处来着!

可惜,她大伯家的便宜占不到了,王春萍那老娘们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估计巷子里又有热闹瞧了。

看热闹的人见刘桂香扯着王春萍离开,一伙人也呼啦啦地跟着离开了。

易家院子顿时安静了下来。

易国栋关上院门,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老二家的是越来越不像回事了,事都没问明白就闹着要赔偿,她这是掉钱眼子里去了,老二也不管管。”

易妈冲他翻了个白眼。

“怎么管?老二跟她就是一样的人,老话不是说了吗?一个被窝睡不出来两种人。”

刘桂香有没有得到赔偿,易小秋不知道,但经过这事,她不想出门再被人当热闹看了。

天天宅在家里,有啥跑腿的事,就交给易冬庭。

易小梅小产,这段时间没出门,周建军没少在易小秋家那块转悠。

易冬庭从外面回来看到了好几次,回来跟易小秋说。

易小秋可不想再惹麻烦,一次都没有出去。

时间一晃易小秋回来都三天了。

这才接到男方那边的电话。

电话是老爷子接的。

转述过来就是男方在一个星期后过来接人,到时候直接把易小秋接到部队,在部队上举行婚礼仪式。

紧随着电话后面来的,是一张500元的汇款。

接到电话后,易妈急得不行了。

男方一个星期后就来接人,她还什么准备都没有呢!

易小秋也没想到会这么赶,要不是为了任务,她才不想就这么匆匆忙忙地把自己给嫁了。

易妈慌慌忙忙地备起了易小秋的嫁妆。

至于男方拿过来的那五百块钱的彩礼,易妈私底下给了易小秋,这事也只有自家人知道,连二叔一家也没说。

在七零年代,五百块钱的彩礼,说出去,都是让别人眼红的那种。

易小秋不想要。

她手上有不少钱,是真的不缺。

更何况,她这一结婚,就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市,以后想回来也不容易,这钱就留给易爸易妈防身用。

可易妈愣是不收。

老大是娶媳妇那就不说了。

老二易夏柒出嫁,家里也给准备了二百块钱的嫁妆。

轮到易小秋这儿也是一样。

易小秋想了下,最后还是收下那五百块钱。

但心里暗自打算在离开之前,给家里留些钱。

易小秋嫁的地方远,大件是不方便带过去了,可一些常用的东西还是要添置的。

这天周三,易妈请了半天假带着易小秋上百货大楼买嫁妆。

这个时候的嫁妆,说简单,跟后世比起来确实是简单。

说复杂,也因为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凑齐一副体面的嫁妆,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准备好的。

幸好,买东西的票啥的,易妈这段时间没少找人换。

再加上二姐是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买东西也很方便,一些紧俏的货,也给留着。

“妈,买这些就够了,再多了,我就不好拿了。”易小秋跟在易妈身后,看着她往二姐柜台上拿东西,满脸无奈。

东西买了不少,易妈都送到二姐这边柜台放着。

“哪里多了?大件的咱们带不过去,这些零碎的日用品,都得备齐了,我们跟京市比起来,就是那城里跟乡下,可不能让对方小瞧咱们家。”

易妈眼神都没有给易小秋一个,目光不停的在柜台上扫荡着,心里一个劲儿地琢磨还缺点儿啥?

“妈,缺啥去那边买就是了,买那么多,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拿!”

这年代结婚,近点还好,远了是真的不方便,还不如把钱带足实惠。

“你懂什么?那可是京市,什么东西不比咱们穷乡僻壤来得贵?我们都买齐了,去了那边都不用花钱了。”

易妈一边说着,一边扯着易小秋来到布料区。

易小秋还能说啥?

这年头的人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着来的,她还真没法反驳。

东西买得多,她有农场,多少都能装,可这些嫁妆到时候都是放在明面上的,人来人往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想做点啥儿,还真不方便。

易小秋最后只能跟在易妈后面把百货大楼逛了个遍。

什么热水瓶,军用水壶,布料,不仅是做衣服的,还有那种大红绸缎被面就有两块,镜子,梳子,锅碗瓢盆,红双喜的搪瓷盆,搪瓷缸,痰盂,收音机……

但凡易小秋婚后用得上的,易妈和二姐都给备上了。

红双喜的痰盂和搪瓷缸是二姐买的,这是给易小秋结婚的礼物。

至于自行车和缝纫机,怕到时候不好拿,易妈就没拉着易小秋看了。

“这些东西,你要是用得上,还是在那边买吧,票我给你攒着呢!”

易小秋是真的觉得东西已经不老少了。

这些嫁妆,拿出去都会让人眼红。

但,易妈还觉得不够。

女儿在乡下吃了那么多苦,回来才几天,就要出嫁了。

她觉得准备再多东西她都觉得不够。

易妈又拉着易小秋往卖手表的柜台上去。

易小秋发现易妈的意图,赶紧拉住了她。

“妈,我有手表了,不用买了。”

她连忙将手腕上的梅花手表拿了出来。

易妈看了眼儿女手上的手表,见还有六成新,只好打消了念头。

最后易妈买了一斤水果糖,一斤大白兔,才准备打道回府。

母女俩大包小包地坐公交回家。

两人刚进巷子口,就遇到了那天帮易小秋说话的婶子余小兰。

“哟!咋买这么多东西?这是……”余小兰眼里满是八卦。

这红双喜的痰盂和搪瓷盆,不得不让人多想。

易妈觉得女伢儿马上都要出门了,就没啥好瞒着了,还不如借着她的嘴把女伢儿结婚的事给宣传出去。

”嗨!也没啥事,就是我小女伢儿快结婚了,这不,给她准备嫁妆么?“

余小兰,顿时一惊,“什么!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