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风紧 > 第379章 劝说周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排好舟山的事情,原本还想待一天,在收到了周秉政被弹劾,然后提议调定边军南下剿寇的消息后,苏圣平就在第二天一早,和刘天瑞等人乘船前往余姚。

鉴于舟山的情形需要有人坐镇,陈继平临时取消随行北上,留在舟山负责统筹相应事宜。六日晚,一行人进入余姚县,周舟、王国云、高琦明等人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一行人径直回到县衙,苏圣平按着礼数拜见周舟的夫人和孩子,然后两人才来到书房。

两人入座后,周舟率先开口道:“圣平,为何突然北上?”

苏圣平没有明说,答道:“在泉州静极思动,趁着这次海军北上剿寇,就跟着过来看看。”

周舟问道:“舟山那边如何?”

苏圣平点点头,道:“马马虎虎,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海盗四散进入浙江,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周舟点点头,道:“宁波倒是不错,你手下那些人当真了得,短短时间就能练出民团,海盗已经不敢来宁波了。可是,其他府县就遭殃了。”

苏圣平哼的一声,道:“这能怪谁?是该怪周先生编练民团的政策有误,还是朝廷官军无能保护民众,又或者是海盗没有人性?”

周舟接过话,目光炯炯的盯着苏圣平,道:“说到底还是朝廷官军无能,按照圣平你书中所说,百姓交了赋税、接受管理,就是已经和朝廷立约,朝廷有了保护民众的责任,如今这朝廷尽不到自己的责任,百姓该怎么办?”

苏圣平微微一笑,看来周舟看过自己的书,已经有了思考,这样就好,如果越来越多的人看过自己的书,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想法呢?看来《新知》上发表的文章要加快速度,不过现在还不是和周舟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赶紧转移话题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浙江这么多官员,全省上下这么多官军,他们不去忧心,朝中还有江浙党一干大佬可以操心。不过,周先生在朝中的压力恐怕很大吧?”

周舟摇摇头,无奈的说:“朝中竟有御史弹劾家父,说他为了给我这个儿子赚取政绩、名声,不惜把大量军饷军械大量拨给宁波民团,以致其他府县的官军、民团无军饷军械可用。真他娘的笑话,余姚民团从未用过朝廷一分饷银,其他五县民团成立才三四月时间,所用的也都是当地士绅大户筹集,何曾用过朝廷一分银钱,那狗屁御史当真是该杀,更可气的是皇上竟然把这份弹劾明发朝堂,真是......”

苏圣平心道:周舟看来是真急了,不然也不会说粗话。那御史显然就是有人授意才会如此,皇帝的作为更不用说,还不是要周秉政背锅。除了宁波和浙南一些地方,沿海府县屡屡遭到抢掠,苏南沿江各府也是损失惨重。江浙党老巢屡遭海盗袭扰,好些个官员的家中直接受害,皇帝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如今江苏富庶地区也遭了海盗,都快到江宁城了,不赶紧找个人背锅,皇帝怎么受得了。

心里想着,嘴上赶紧劝道:“没事,先生这是在帮皇帝背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关键是先生不该提议调定边军南下啊!”苏圣平之所以急着来余姚,就是因为这个。

周舟疑惑的看着苏圣平,道:“圣平,为何这么说?编练民团一策,有崇武民团和宁波民团这个样板在,说不上是错的。但事实上除了这两个地方,或者说除了你手下来做这些事情,其他地方都等同于失败了。父亲这么提议等于是自打嘴巴,也是不得不为之。”

苏圣平摇摇头,道:“哪有这么难!无非是宁波这边的民团,那些士绅大族、官员不仅要出钱,还插不上手了,所以不愿意了,否则等明年再编练一些民团就是。现在海盗团伙中还有实力的,其实就是这次躲过一劫的王隆涛,这龟孙倒是会跑,这次不仅没有受损,反倒吸纳了不少小团伙,实力壮大不少,如今盘踞在长江出海口一带,我想他现在是在观望,如果海军北上的话,他就又会逃跑。等海军扫清了浙东沿海,就会北上,到时他要不跑就有他好看。”

“先生和孙思源交好,出于职责也好,出于东南党的利益也罢,我不反对,但是走的太近了,绝对不是好事,尤其是这次提议调定边军南下。我曾经去看过定边军,虽说只是走马观花,可也能看出一二。”

周舟听苏圣平的语气,似乎对定边军不以为然,心里想着不会是怕定边军抢了民团的风头吧,嘴上还是问到:“你觉得定边军也不是海盗的对手?”

苏圣平笑笑,道:“那还不至于吧,怎么说也是最强的官军,打一群海盗,不至于像现在的官军那样,连最起码的胆气都没有。我想,为了平息众怒,皇帝会答应定边军南下的,怎么着也派个一两万吧!定边军来不来宁波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他们来了,我希望你小心应对,尤其是他们的军纪。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定边军真的来宁波,而且和民团产生冲突,请你看在我的份上,制止冲突,让民团解散,让愿意走的人离开宁波。”

周舟看着苏圣平,道:“圣平,不至于吧?”

苏圣平摇头苦笑,心道自己当初北上时看过定边军那些军将的模样,加上孙思源恐怕也不会把海盗放在眼里,岂能调手中不多的精锐南下。那南下的必然是那些本事不大,口气不小,胃口也大的军将,到时江浙会不会鸡飞狗跳,自己不敢肯定,这时候提起来只是跟周舟打个预防针,见他如此,也不再多言,到时再应对就是了。道:“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但是,我还是很担心!”

周舟见苏圣平欲言又止,有些恼怒的说:“圣平,我们是什么关系?当初父亲虽然生气,你也闹了别扭,可你与父亲是师生,我俩是兄弟,再不济还有莹莹这层关系在,有什么话不能说?”

苏圣平道:“唉!只怕我说了你不相信啊!”

周舟呵呵一笑,道:“这可和你苏圣平以往的性格不一样。你做的很多事情还不够胆大包天,你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就是。”

苏圣平也知道自己很多事情瞒不过周舟,后者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深究。道:“周舟,你想过明后年,元人会南侵嘛?”

周舟猛的站起来,惊道:“你这话从何说起,这几十年了不是都好好的,南边两朝每年四百万两银、四百万石粮,他们还不知足?”

苏圣平朝他肩膀一按,道:“你先别急,这只是我的猜测。”

周舟道:“这种事情也能胡乱猜测的?”

苏圣平摸摸鼻子,这自己的情报系统又不能在周舟面前暴露,这小子现在能对自己所做之事睁一眼闭一只眼,那是念着情谊,但是对朝廷还是忠心的,此时完全坦露心中所想的话,恐怕不妥。只能笑道:“你就当我是胡言乱语。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个时候先生提议让定边军南下,万一元人在明后年南侵。你千万不要指望定边军能拦得住,你先不用争辩,事实是什么,我相信自己亲自看过的。一旦定边军拦不住,江宁就危险了,甚至浙江也危险。但是我猜,这一次元人是不会直接灭亡越朝的。到时,元人达到了目的退回去之后,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定边军负责?还是定边军以兵力被抽调南下才不足以抵挡元人为由另外找人负责?”

苏圣平说到这里,周舟也已经明白了他担心的是什么。不过,发生这一切的前提是,元人会南侵,定边军会挡不住,可定边军都挡了几十年了,果真会挡不住吗?刚想开口说什么,苏圣平接着说:“既然先生已经提议了,这是他兵部尚书的职责,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我觉得还是可以稍微弥补:一来通过私信让孙思源派遣手中部分精锐南下,至少在江浙对付海盗也要有点成绩,免得到时两头受罪。再者万一将来真的发生元人南下,江宁朝中会不会跑路?到时说不定还能依靠他们保护圣驾;二来,请孙思源加强防备,筹集军械粮饷,以备不时只需;三是,制定江宁的应对措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样,做一个确实可行的方案总没有坏处,先生也有这样的能力。”说到这里,才定睛看着周舟。

见苏圣平说的郑重,周舟点点头,道:“我会把你的意思告诉父亲的,一切让他老人家自己定夺。”

苏圣平接着说:“周舟,到时请你一定跟先生说,万一皇帝又想让他背锅,别的地方不敢说,泉州那里总有先生一席之地,我可以护着你们一家人免受牢狱之灾。”周舟听了这话,心头猛的一震,不是怀疑苏圣平的能力,而是担心到时真有那么一天,一家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