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陛下,码头这里往京城方向,大致沿通惠河北面3里开外铺设了10里长的距离。配套的马车来来回回已经走了十天,很快,很平稳,负重也大。只是速度不能太快,奔马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侧翻。”

“普通4匹驮马拉2节车厢的粮食上万斤,走10里只需要一刻钟,如果此去京城都是这样的道路,也就一个时辰,比马车快,主要载重的多。”

柳巧一如既往的简单明了的说完,带着丝丝的激动。

这样的道路出来,对以后的运输方式有着非常大的改变,更快更多是最基本的。

轨道路完全能取代通惠河朝京城运输粮食物资等,一趟车多挂几节车厢,一次运输几百人都不成问题。

一条路上没有其他人,只有有轨马车行驶,感觉就是大明门中间的那一条御道一样,只有中间才是皇帝能走。

啊呸。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真是该死。

“陛下,小的建议这样的道路需要铺设2条直通京城朝阳门外。京城如今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繁华,人口多,需要的生活物资有了这马车轨道运输起来,完全不是问题。”

朱厚照点头,肯定是要铺开的,先用木头的运行2年时间过渡一下,总结其中一套运行之法,而后再更换使用铁轨。

也许那时朕期盼的蒸汽火车也能出现在大家面前。

“只用了2节车厢?没有多挂几个?测试出最大的载重量。”

“陛下,不能太重,运行过程中,轨道硬木的消耗极大,有的地方3天就需要更换一根,这样下去,加上后期维修,成本会太高。”

“磨损很快?”

成本高不是问题,也不需要关注。总结经验出来,成本自然而然的就低下去了。

几千万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相对繁华的地方,到时的税收就是一大笔收入。物流可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大生意。

“是的!来来回回磨损是个大问题。”

“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你看能不能在木头上面钉上一层薄铁皮,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是不是耐用一些?”

柳巧眼前一亮,他只考虑损耗太大,绞尽脑汁的看去哪里找尽量硬的木头,从来没有想过用其他东西来替代木头。

包铁皮应该有用,遂问道:“陛下,那何不直接使用铁轨呢?设计好尺寸,铸好模型,往道路上铺就是,这么大一根铁,想要磨损掉,那日子就长了。”

朱厚照摇头,这个直接上铁轨,肯定不行,各种运行经验都没有,用铁的成本太高,以后稍做调整的话,前期铺设的就全部要改,纯粹是劳心劳力加浪费。

损耗几根木头,就说成本高,你直接用铁,合着不是自己出钱,断然拒绝,轻笑起来:“木头的最少要用上2到三年,遇到问题,大小之类的好调节,用铁的不好调整,后期肯定需要用铁铺设。”

“以后要全国铺开,这个急不来,开不得半点玩笑。”

“全国铺开?陛下,这铁铺在地上,有人烟的地方还好,那少人烟,会不会有人惦记来偷?”

朱厚照的笑容里包含着尴尬,这个时代,还真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去偷铁。

铁也是一种高级的生产物资,挺值钱的,铺在道路上,没有人眼红那就奇怪了。

不过应该随着铁产量的增加,价格下降,还有严酷的惩罚,敢去偷盗铁轨的人,估计不多。

各站之间可以设立护路队之类的人去看守,正好把各地卫所兵转为铁路看护兵。

只有铁路的好处展现出来,经过各州府辖地,他们也需要收取一定的税收。为了税银相信有的是人会,也有办法对付这样偷盗的小事。

现在行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个是道路不行,物流不畅通。

另外一个就是各地设置的税卡,多如牛毛,经过一地,就要交税。往往运输成本比货物本身要高的多,运过去已经失去了盈利的意义。

边军的粮草都是用盐引与各大粮商兑换的,要是靠朝廷转运,路上就能给他消耗掉七七八八。

江南那些大世家,世代豪商,发现有了这样便捷而且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工具,对他们而言,这就是移动的银子,能给他们降低不知道多少成本,好处不言而喻。

对朝廷来说,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各地物品的流通,加快工业,农业的发展,也是个巨大的机会。

应该把轨道的事情广而告之,集合天下人之智慧来推进,改进。

货运码头,矿山应该会是最先使用这个的人。

短距离,小成本,高效率,唯一反对的也许就是码头上的力夫,轨道的运用,这就是抢了他们的饭碗。

“敢来偷,抓住了就把人流放万里之外。这些都是小事,确保畅通安全才是大事。”

柳巧连连点头:“陛下说的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尽量不能出事,一车人那么多,翻车就是大事。”

“所以,朕需要用这条轨道路先运行几年,把已经发生的,可能发生的都要做好预案,加以改正,后面才能让人都放心。”

柳巧拱拱手,“陛下悲天悯人,时刻想着天下臣民,实在是......”看到皇帝面色有变化,知道自己拍马屁拍错地方了,连忙改口。

“一个时辰能跑五十里,到站了就换马,一天跑6个时辰就有三百里,这可是神速,关键是人还不怎么累。”

“柳巧啊,这个你要想着,晚上也要运行。马车轮子和轨道只要不偏离,晚上不需要多少亮光也是行得通的。”

“12个时辰起码得跑个500里,京城去江南你老家也就六天时间,你想想,到那时,天下会是一个什么光景。”

柳巧呵呵的傻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