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贪崇祯 > 第242章 穷的只剩下信心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着宋献策的插科打诨,朱由检又好气又好笑,但也冷静了些许。叹了口气说道:

“唉...起身吧。如今之计当如何?”

宋献策道:

“陛下,我大明积弊日久,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何其难也,这粮食贪腐案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虽然京师七大仓出了问题,但好在咱新建的十个仓库没有出问题,如今局面尚能支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陛下,新一批的皇庄学院的生员就快毕业了,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将咱们的人都安排上...”

朱由检也听明白了,如今的大明,就像一艘破船,漏风漏雨又漏水。事情已经发生,再死揪着不放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整顿一下粮仓。

“可!让徐光启尽快自此届生员中择优者补入京师七大仓。即日起,京师十七个粮库全部划归内帑统一管理,由内卫监察。侯恂亲自督办!

将仓场总督苏飞以下所有相关人员全部革职,夺去功名,贬为庶人,着三法司严加审理。着内卫将一应涉案官员家产全部查抄,充入内帑,该追缴的赃款须如数追缴,其余按律执行吧。”

施鳯来:“老臣遵旨。”

就见这时候,一直挺尸装死的袁可立突然冒了一句道:

“陛下,如此看来,朝廷百官未必就和咱们一条心啊。”

朱由检想了一下,向着袁可立问道:

“此话何解?还请老师教朕。”

袁可立摸着胡须,浑浊的眼珠之中似有精光闪过。顿了一下,老头子娓娓说道:

“这个苏飞,京察不但过了竟然还得了个良等,他苏飞一个小小的粮官,能在李长庚眼皮子底下搞出来这个事,陛下难道不奇怪吗?恐怕不止吏部,兵部和户部都不干净啊。”

宋献策补充道:

“陛下,太师所言甚是。臣发现,从去年至今,中央和地方各处官员,对于一五计划的执行大多流于表面,除了内廷各部和咱们实际控制的地方在认真执行之外,其余皆成绩寥寥。所谓未算胜先算败,陛下当做好一五计划失败的准备...”

二人的意思很明确,朝臣还是那个朝臣,表面上大家陪着你玩,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想的,也没有那么听话。朱由检闻言本就不好看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玛德,我以为自己王霸之气一开万人景从呢,你却告诉我其实是人家在陪我玩过家家...

施鳯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诸事不宜操之过急。如今局势堪忧,前有建奴犯边,辽东战事方兴未艾,陕西民变未止,后有西南土司复叛,番夷觊觎我台湾之心不死,东南沿海战事频频,偏偏我大明又天灾不止,虽然这些年来我等大力推广高产作物,局面略有好转,但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袁可立复又道:

“若是未算胜先算败的话,恐怕这后来接受改编的宣大军,延绥军也未必可靠。陛下对张晓和洪承畴二人了解多少?对于郑芝龙又了解多少?”

朱由检:“...”

朱由检一颗小心脏被干了个稀碎,他有种拿了个内忧外患四面楚歌的剧本的感觉,现在就差个乌江自刎了。不过没关系,谁叫咱穷的只剩下信心了呢。郁闷了一下,朱由检再度雄起道:

“为今之计当如何?还请老师教朕。”

袁可立见朱由检并未因逆境颓废,反而越挫越勇,心下对这个半路捡到的学生更加满意。心下乐呵呵,表面却古井无波的答道:

“老臣建议此次商战过后,应当着重对张晓的第五军,和洪承畴的第六军进行再次整编,只要陛下您将军队彻底掌控在手中,便不惧这天下之魑魅魍魉。”

袁可立思考了一下,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陛下,我大明如今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便是皇权不下乡,中央的政令只能传达到县一级别,之后便是士绅的天下了,因此才有人喊出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句话。若要破局,必要先打破整个结构,使政令能够通达地方。因此,老臣以为咱们接下来应先巩固手里的势力,彻底掌控住大运河,,蓟州,顺天,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之后,再图南下。”

施鳯来等人闻之,脸色尽皆深沉下来。袁可立这话是彻底站在朱由检一边,开始引导皇帝打击士绅阶层的根基了。在场几人都出身士绅地主之家,深知士绅豪强在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像施鳯来出身的平湖施家,如今俨然已成了一方土豪,施家在平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平湖县官,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随着袁可立的目光投向他们,几人便明白此时他们已经别无选择。首先是施鳯来,他现在不但是人尽皆知的帝党,而且趋炎媚上,毫无节操的美名早已传遍士林,可以说是举世皆敌。他现在除了依靠皇帝,已经没有了退路。而李长庚,侯恂,王在晋几人,别的不说,就单单是知道的太多这一点,就注定他们没了退路。至于军部,他们吃的是朱由检的奶,自然认朱由检这个妈。

朱由检顺着袁可立的目光看向施鳯来几人,很快也明白了袁可立的意思。这攘外必先安内可不单单说的是国家和地方啊,这组织内部也适用。想通了这一点,朱由检从善如流道:

“善!诸卿还有何良策,尽管到来。”

毕自严倒也光棍,既然没了退路还反抗个啥,加入呗。于是咬咬牙一针见血道:

“陛下,这次商战体现出来的问题很大,臣以为粮税全部换成银钱的办法弊端很多。其一,百姓收成,丰年粮贱,卖不上价钱,百姓交同等的税需要付出更多的粮食,反之,灾年粮贵,然彼时百姓手中却是无粮或者少粮,交税尚且不够,如何过活?”

朱由检复又道:

“毕卿之言甚为有理,那依你之言,当如何解决?”

毕自严一看,这小子是让他纳投名状啊。银牙一咬,这特么两头总要占一头是吧,于是也豁出去了:

“陛下,臣以为全缴实物税或者全部折银缴税此时都不太划算,陛下可颁布法令通行全国,百姓可按当年粮价将部分粮税折钱上交,但折钱比例不得超过一半,亦可全部缴纳实物粮税,皇庄粮站的平价收粮政策改为向全境开放,同时成立督查司,监察检举不法。敢有贪赃枉法者,或发配矿监,或流放辽东,再委托四通商行转运粮食。如此架构完全,既可以防止官吏上下其手,又可让百姓免于盘剥,农税一块当无虞。”

“善!”

朱由检听完感觉这方法挺合理,心下暗自呢喃道:既然都察院指望不上,那廉政公署也是时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