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火红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亲(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到了九月十八日,此时早起工作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出门,威海卫的百姓就看到九个巨大的白色球体在威海卫上空晃动,一根粗壮的绳索拖拽着这九个白球,白球下是一个大的篓子。

时辰到了威海卫吴家门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同样作为宴请主场所的辛鲜坊也点燃了鞭炮,普通百姓和兴华公司的工人也都知道今天是吴家小少爷的婚礼。

但是也有人不知道,譬如五天前到达威海卫的沈有荣和徐光启,此时他们从兖州青州府一路步行,到达青州府,青州知府虽然热情款待,不过心情不咋滴。

辞别青州知府以后,他们也没有通报登莱巡抚陶朗先,而是轻装上路没有任何排场,在莱州待了七天,这七天可是让徐光启大为震惊,从水渠水库到灌溉设备,莱州府各种设备眼花缭乱。而沈有荣在进入莱州就没停下惊讶,宽敞的主道路和路过的县城让他叹为观止。在莱州府的辛鲜坊吃了一顿后两人对陶朗先对莱州府的治理赞不绝口。

就这样,九月十五沈有荣与徐光启成功到达登州府蓬莱,在这里登莱巡抚陶朗先接待了他们,不过面对远道而来的沈有荣和徐光启,陶朗先先是安排了他们休息了一天后,才接待了他们。

虽然这么现得陶朗先有些摆谱,不过两人也比较理解,毕竟陶朗先现在身为登莱巡抚,治理登莱现在这个情况,事情也是繁琐的多。

两人先是在蓬莱待了一晚后,第二天陶朗先中午在家里摆了一桌家宴接待了两人。随后陶朗先给两人安排了住所后又去忙着其他事情了。

九月十七,徐光启和沈有荣开始在登州府巡视,第一站就到了威海卫,此时威海卫百姓正在准备玉米大豆的收割工作,沈有荣徐光启一身便衣正在看着农场正在用牛拉收割机收大豆,两头牛带着收割机一行行的把大豆砍刀,而等待许久的农人把割到在地的大豆一摞摞的打包后丢在牛车上,牛车把打包好的大豆晃晃悠悠的拉走,看着熟练的农人徐光启无奈的说到:“会农活的百姓和会读书的百姓一样难得。”

听到徐光启的话沈有荣一愣,随后无奈的说到“确实如此,有些百姓总觉得把种地丢进地里就可能收获,不过却不懂得如何侍候。我看这些农人也是学习过的。干起活来干净利落。”

“这位老当家,你们是要把大豆运到那里?”徐光启走到正在赶着马车的老人身边边走边问到。

“嘿嘿。”老汉拉了一把牛车的缰绳减速后又重新询问了一遍徐光启的问题。“噢!!去打谷场!”老汉刚刚回答一声清脆的皮鞭声从身后传来。“老郑头!麻溜走。挡路了!”

“走喽!”老汉乐呵呵得拍了牛屁股一鞭子然后摆摆手表示先去忙着了。

沈有荣和徐光启也没有直接跟着他们去打谷场,不过他们俩依旧在农田里忙活。左右两侧有大片土地已经收割结束,俩人就向着更靠近威海卫的方向走去,此时越靠近威海卫,看到田地里的人就越多。

已经收割结束的土地,两头耕牛拉着铁犁正在翻土,身后推着小车的人将一捧捧的黑色土撒进翻出的沟里,不远处哨子声夹杂着听不清楚的话语。好奇的两个人快步上前想要听一下。

“伙计们,干的快!超过十二,红花带!”离得越近听的也就越清楚,这是他们才留意到,田地里耕牛正在类似比赛一样。

沈有荣对身旁一个正在忙着给水壶灌水的妇人询问:“这位娘子,你们这是在比赛么?”

“那可不!今年耕田我们农场肯定得排到前20!”妇人下意识回答后才看向两人,随后停止说话反而一脸警惕的表情。“听口音你们可不是我们登莱的人。”

“呵呵,确实我们从福建来的,这次来登莱也是行商。”一脸儒雅的徐光启解释到。

“厂长!厂长!”妇人没有回答反而头稍稍一扭对身后喊道。妇人喊完很快扭头注视着两人。

沈有荣和徐光启就看到不远处一个人正在整备铁犁的精壮汉子跑过来,在他身后还有两个拿着铁锄头的年轻人紧随其次。沈有荣身后的护卫也是一惊讶警惕的摸向腰间的短刀。

“两位有甚么事么?”一口带着福建口音的官话让沈有荣很亲切。不过虽然听着亲切不过脸上了没有什么亲切的表情。

“这位兄弟,听口音你是福建的么?”沈有荣率先开口。

“两位到我们农场有什么事情么?”虽然听到了沈有荣的福建口音不过厂长却没有什么特殊的心情,反而继续询问。

“我们是从福建来的行商,听说兴华公司在威海卫有办事处所以想来看看。”徐光启解释起来。“我在这里停了很久,你们仿佛是在比赛,所以我等很好奇,不知这位小兄弟能不能解答我等的疑惑。”

“我们确实是在比赛。”听完徐光启的话,厂长才漏出笑容回答道。

“这耕田种地有什么好赛的。”沈有荣反而好奇了。

“这位先生,老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这耕田种地怎么不可以有个赛的。”厂长反倒疑惑起来。

“种田耕地本就是靠天吃饭,这有耕牛农具,本就比人快,这时间是来得及的嘛。”沈有荣更好奇了。

“那可不行,这早一点晚一点可差着远了,早一天耕种,咱们就能早一天干完农活。”厂长也很好奇了,这俩做生意的看来根本不懂种地吧。

“这秋收春耕,冬小麦都有固定的耕种日子,况且南北两地温度差别大,北方麦子也就一年一熟,这农活早早做完,到那还有其他事情忙活呢?”徐光启好奇的询问。

“哪儿有闲的时间,这耕完地就要种麦子,种完麦子就要去种蔬菜,这冬天官府还组织咱们农场修路挖渠建水库。事情排的满满当当的。”厂长一件件的说到。

“这么繁重的事情加上官府税收能吃的上东西么?”沈有荣听着厂长的话,不由想到大明朝的现状,这么多的差事,大明对百姓徭役的待遇可是很差的。

“呵呵!”厂长的笑声中有些嘲讽。“待遇差那可不行,农场得工人但凡少收了一粒工米,我这个厂长可就没了。”

“噢?这里修桥铺路建水库官府都会黑发放工食粮么?”厂长略带嘲讽得语气让徐光启好奇心更重了。

“那是必须的!你们来的一路上也看到了,这登莱两地的主干道,沟通桥梁,灌溉水渠。几个答应水库,那个不是我们在冬季时候搞出来的,就这大桥大路,不要说放眼大明,你就是整个山东都没有这么好的,而且这么大的工程量为的就是咱登莱百姓吃的饱饭,走的畅快,这路这水渠水库修的就心甘情愿,这官府也是要材料给材料,要吃食给吃食,上了工地可是七天一开荤,三天一颗蛋,顿顿吃饱饭。我们就盼着登莱修水库修水渠,这今年水利大会战我们都得夺个名次,过的痛快年。”厂长越说越兴奋。

“对的唻!去年我们农场就夺了个前二十,那年三十到初五开工我家吃的都是肉馅饺子,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刚才的妇女也接茬了,眼神里都是自豪的神情。

“那你们这次耕地比赛,夺了名次能得到啥奖励?”徐光启询问。

“去年我们农场没干好,今年要是得了前二十可是有风力磨坊的!有了这风力的磨坊,我我们农场了就不用等着公司安排鼓风机给我们脱皮磨面了!”妇人眉飞色舞的说到。“要不是咱们十八号农场不在河道边,要是在河道边那咱们早就用上水力磨坊了,也不用这么麻烦。”

“你们这个农场有多大规模?”沈有荣询问。

“两位。如果前往威海卫的话这几天公司几位主管还在,如果错过了那就的很久时间才能和负责人碰头了。”厂长岔开了话题。

“咚咚咚!”此时清脆的锣声在地头响起,此时已经临近中午。

“几位有兴趣可以在我们农场吃个饭。”厂长扭过头礼貌的询问。

“这……不太方便吧。”沈有荣犹豫的说到?

“既然来和我们公司合作那么就是我们的客人,再说了你们一共也就不到八个人,不差你们的几口。”厂长热情的邀请到。

“走吧走吧。”妇人说着就要拉着两人随从中最年轻的护卫。

“那我们就失礼了。”徐光启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快快快,给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盛上饭菜。”地头支起来的帐篷内,工人们正在排队领饭,厂长,对负责打饭的工人说道。“这几位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让他们先吃。”厂长解释到。

不一会儿两个妇人和厂长端着饭菜就上了桌子,简易的折叠长条桌子和折叠马扎上,八个人和厂长就开始吃饭,中午的饭菜很简单,大碗的米饭刚刚蒸出来的还是热气腾腾。除了每人手中捧的米饭碗之外,米饭上还有一个油汪汪的咸鸭蛋,还有一个大盘子中间盛的是炒土豆丝,另一碗是咸鱼熬的汤。

“今天你们来的不凑巧,我们昨天才刚刚吃过,土豆炖鸡。”厂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

“打紧不打紧,你们能吃到这么好的食物,实在是让我等有些惊讶。”徐光启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