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孙景逸被留在了幽国境内,帮助商云寒一起收拾幽国的残局。

至于高世聪和侯天玑,则是率领自己的军队,在补齐了足够多的物资和设备后,便火急火燎的沿着李昭所走过的路追了上去。

他们害怕李昭出现意外,但也能猜到李昭此去西北的目的是什么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双方都在赶路。

他们军队一共有6万多人,如果加上后勤人员的话,一共是10万人。

想要和李昭的队伍会合,就必须得马不停蹄的赶路。

如果幽国灭亡的消息没有传出去,李昭他们的行军速度的确会很慢。

可当幽国灭亡的消息传出后,幽国境内就没有什么军队愿意和李昭硬碰硬了。

以至于李昭是没有任何阻拦的,就到了幽国的西北部。

因为高世聪和侯天玑担心李昭那边的物资不够充足,所以他们带的东西非常的多,导致他们的速度非常缓慢。

不过,让他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过去都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但他们发现,不管自己如何追赶,始终都没有看到李昭的军队。

以至于当他们到了周国边关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李昭的队伍早就已经打过了边关。

虽然这一路上都没有打仗,可高世聪和侯天玑,感觉自己都快累死了。

他们从未想过,极速行军是如此累人的事情。

现在李昭已经进入了周国境内,他们更是连歇息都不敢,生怕李昭在周国境内被包饺子。

所以,侯天玑和高世聪只能不断的催促自己的麾下士兵,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提升速度。

士兵们也是苦不堪言,他们现在几乎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连脚底下的鞋都已经破损了好几双。

“不愧是年轻人啊,行军速度就是快,我们这些老东西已经远远的被甩开了。”

哪怕侯天玑和高世聪的军队平均速度并不是很慢,可他们所带的物资还是比较多的。

因此,即便是他们在进入了周国境内之后,他们也依旧没有看到李昭军队的尾巴。

不过对于他们的军队士兵来说,不需要干仗,只需要赶路,也没有什么不好。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用担心迷失方向,因为只要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往往就能发现更多的痕迹。

毕竟李昭的军队人数也不少,走过之处或者是发生了战争,必然是有诸多的痕迹存在。

他们只需要沿着这个痕迹追踪上去即可。

也正是因为李昭放慢了前进的脚步,所以才最终让侯天玑和高世聪的军队赶上。

当李昭得知他们从幽国追到周国的时候,也都有些哭笑不得。

毕竟李昭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屁股后面还跟着足足10万大军。

如今他们两者进行会师,这支军队的总人数也正式接近了20万。

当然,真正的可战之兵大约是在14万左右,剩余的6万人基本上都是后勤人员。

如果不是担心李昭在大周期内出现意外,侯天玑和高世聪根本不会如此着急。

他们更不会选择与李昭来会师,因为只需要远远的跟着,就可以防备很多意外的事情发生。

但现在已经汇合,那这支强悍的军队在面对大周的反扑时,安全系数也会更高一些。

侯天玑和高世聪的孩子也都在军队当中,当他们得知了自己嫡系子孙的情况后,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喜色。

不管是侯波还是高嘉,他们两人在军中的表现都属于中上游的水准。

虽然在军中并不是很拔尖,但也绝对不是吊车尾的存在。

特别是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军功后,侯天玑和高世聪都老来欣慰。

以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他们完全是可以接过这支军队的掌兵权。

但在他们得知了李昭的做法后,立即就选择撒手不管。

因为他们想了想,觉得自己的掌权并不一定比李昭教的好。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为了培养这群孩子。

而李昭现在的这种模式,正好可以培育优秀的将领。

不过,高世聪和侯天玑也没有将自己的军队交给李昭,他们彼此还是分管着各自的军队,李昭也十分赞同这种做法。

自己的兵,自己才是最熟悉的那个人。

如果让李昭管这么多的人,他肯定是管不过来的。

在给他们几日的休整时间后,侯天玑和高世聪电左右出击一路横推,将有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给全部抹杀。

也算是为李昭消灭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而此时,周皇周龙云不断的调兵遣将,想要过来围攻李昭。

可大周境内的绝大多数的将领,军事造诣都很一般。

他们过来围剿招,无疑是以卵击石。

反倒是给这些年轻的将军们送来了赫赫军功。

李昭与高世聪和侯天玑商议,三方人马齐头并进,直奔周国京师。

彼此可以做到相互支援。

就在李昭他那一路势如破竹,快要打到周国京师的时候,周国东部战区的徐国安将军、左玉堂将军全部都会叫了回来。

国都都快沦陷了,哪怕东部战区再紧张,也必须叫人回来,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徐国安和左玉堂虽然已经被调遣回来了,但他们毕竟没有多少兵力。

现在周国的朝堂早就已经知道了李昭这边的主要兵力有多少,所以在没有绝对的人数优势情况下。

哪怕是徐国安和左玉堂这两位经验丰富的大将军,都不敢说自己有绝对的把握,能将李昭给拦下。

因此,在徐国安和左玉堂各自率领的五万军队赶到后,周国朝堂又给他们凑齐了10万大军。

当然,这所谓的十万大军只是号称十万而已,真正的上过战场的,可能大概也就两三万而已。

其余的六七万人,全部都是抓壮丁过来的,而且多半都是老弱病残。

不管如何,最起码二十万大军已经凑齐了。

在东部战区没有办法回来的情况下,这二十万大军就是所谓周国京师的主要守卫力量。

当然,拱卫周国的御林军其实还有三万之多。

但大家都很清楚,周皇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将这三万人给派出去的。

除非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